-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老师要"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思考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笔者认为,学生学会了观察,有了详实的材料,在习作时就不会苦思瞑想、东拼西凑、胡编乱造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习作的技能。
一、观察景与物
观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和起点,是获得写作材料的重要方法。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但由于缺少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用心去体会,因而学生作文时往往无米下锅。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是智慧的能源"。在学生平时写作文的时候,老师布置描写景物的作文,有些学生感到头疼,无话可说,提笔忘字,甚至有些学生东抄一句西抄一句,也不会留心观察周围的世界。其实生活中处处有美的事物,只要我们细心去观察就不难发现,春天到了,小草发芽了,树上的叶子变绿了,麦苗返青了,为什么一条鱼儿在水里能够快活的游来游去?一尾鱼因为什么而欢腾跳跃?一根草为什么婀娜多姿?一颗在荷叶上滚动的晶莹的露珠在破碎之前为什么还要作最后一次流连的闪耀?一只小鸟在天空中快乐的飞来飞去想要倾诉什么?为什么松柏一年四季常青?因此,只要学生善于观察思考,他们就会发现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都是有情有意的,习作中就不会出现语言贫乏的现象。
二、观察人与事
写人写事是学生习作中最基本的内容,可是有些学生的习作中常常会出现写人没有人物的外貌描写,没有个性,写事不具体缺乏时代气息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缺乏留心观察周围人和事的意识与能力。这就要求老师要多引导学生去多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积累周围美好的具有特色的人和事。当你在听课时你会发现老师最近脸上的皱纹为什么又多了?当你还在晨睡时你会发现妈妈清晨起床为什么要蹑手蹑脚?当你在复习阶段,你会发现爸爸这个"电视迷"却为什么"抛弃"了电视?这些都值得学生仔细体味。
作观察生活的有心人,才能捕捉到"貌不惊人"却又"异彩闪耀"的生活素材。不少范文,所写者小,所见者大。教师若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就可以唤起学生对生活中的小事平常事的重视。一天清晨,丁铃铃丁铃铃的电话铃声响了,有个同学上学经过听到有个老传达员打电话问供电所街上的路灯为什么没有关?这是不是太浪费了?是谁这么不负责任?这个同学听了以后,他心里想:是不是这个老传达员"爱管闲事"管到供电所了,又为什么要"叫"是不是态度不好?他为什么把误时关灯说成"浪费""不负责任"?同学讨论得很热烈,课后,有些同学采访了老传达员,作文写的很真实感人。
三、学会积累材料
作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观察作为获取材料的手段和来源,远不是作文教学的目的和终结,所以观察之后更应引导学生积累材料。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华罗庚说:"天才在于勤奋,聪明在于积累",也有"蜂采百花酿成蜜,人破万卷知深理"。在作文教学中,应提倡学生多渠道积累,积累字词、积累语音材料、积累生活感悟。
1、积累字词。在语文教学中,经常指导学生积累生字生词。做卡片是一种好的方法,笔者常让学生把书面语、方言、连绵词等归纳,通过造句、仿写练习,转化成话,以便在写作文时运用。
2、积累语言材料。唐代文学家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菜"。人常说:"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要想写好作文,必须在多读的基础上多写。学完课文后让学生挑选优美词句,反复朗读,反复咀嚼,经常背诵,内化成自己的能力,在写作文时运用。学课文时,笔者经常引导课外拓展,让学生在课外阅读后,养成抄写优美语句的习惯,抄写背诵名言警句,写简单观察日记、读后感等,通过多种方式积累语言材料。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积累,引导学生热爱作文、学会作文、乐于作文,使学生在作文实践中陶冶情操,升华思想,提高习作技能。
责编:杨盛昌
上一篇:【教育类论文】让语文与美育同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