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和核心人物程少堂老师是改革开放后我国语文教学界"新生代"名师代表,2001年上半年他正式提出"语文味"这一理念后,语文味就受到我国语文教学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
程老师认为: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与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文化氛围和审美快感。"语文味"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主要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凭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
根据笔者的理解,语文教师的课堂应该是洋溢着浓浓"语文味"的,而一堂有"语文味"的课应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引领学生实实在在地接触文本,接触言语,以词语、句子为抓手,以语感训练为重点,通过生动、扎实的言语实践活动,走进文本世界,进而深入感悟文章背后的形象、感情、气韵,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下面,就以郁达夫先生《故都的秋》为例,谈谈笔者对"语文味"操作层面的认识。
一、课前准备
《故都的秋》是一篇辞意兼美的现代散文名作,独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散文风骚。但由于年龄、时代的界限,学生不一定能理解先生情有独钟的故都之秋――"清、净、悲凉"的美学意味,所以课前笔者和学生欣赏了一组悲秋主题的音乐(《红楼梦》插曲《秋窗风雨夕》,民乐合奏《秋怨》),创设出"秋风秋雨使人愁,令人怨"的教学氛围,引导他们逐渐走近文本。接着布置学生充分自读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①读完这篇文章,你最喜欢哪一段,说说理由;②理解起来有难度吗,困惑在哪儿,以期在自读的基础上发现学习的难点。根据作业反馈统计:大家最喜欢第4段,描写槐花的落蕊细腻传神,扫帚在地上的丝纹让人感觉出那种落寞、清闲;结尾一段,对秋的向往令人心头油然涌上一阵悲凉(感觉得他们写得很好);而理解有难度的是:为何强调牵牛花的花色,为何加入熟人互答,为何以"清、净、悲凉"为美?
二、上课流程
由于有较为充分的预习,课堂上先播放《故都的秋》配乐朗诵,让学生整体感知全文,进而理清文章脉络:这篇写景抒情散文向我们展示了五幅优美的秋景图,即秋晨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和秋实图,按"思秋――绘秋――议秋――恋秋"总分总的结构传达给我们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与挚爱。接着针对疑问较多的段落(第3节和第6到10节)即秋晨图、秋雨图进行重点品析,抓住"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一句,通过"阅读,思考,品味"的反复涵泳,体味文字背后所蕴藉的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恋与挚爱,超越时空与郁达夫产生共鸣,无形中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力。最后提供作业展示的平台,交流学习心得。
三、重点片段
请学生朗读课文最后一节"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将切入点选在文章感情色彩最重的结尾部分,然后导入:
师:其实,"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对于秋天,郁达夫都是喜爱的,但让他甘愿用生命的三分之二换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却只有故都的秋,原因何在?
生(异口同声):因为故都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师:好,现在我们就一起跟着郁达夫先生走进那故都的秋,用心去饱尝一尝那故都"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秋味。请一个同学朗读第3节,别的同学边听边用笔划下你认为最能体现故都之秋特点的词句……
朗读不只是简单地念,它是理解文本的方式,是一种读者表现与传达理解的方式,是读者与文本的情感交融方式。而划出的词句则属于思考、品味的产物,让学生关注到语言本身,通过反复审视、掂量、咀嚼、玩味,自然地深入到文本,自觉地去感悟文章背后的形象、感情、气韵。果然,学生的分享令人欣喜,他们说"皇城人海"中的"破屋"一下有种破败、凄清、冷寂、沧桑的味道,"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说明天色清、明净,"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能清楚地听到是周围很静,"漏下来的日光""牵牛花"的蓝朵也是"清、净"的体现,很快,本段的词句分门别类地被找了出来,但接着就有声音质疑,这些"清、净、悲凉"和我们的生活有代沟,一下子将学习的矛头触碰到散文的形与神关系上来。
诚如叶圣陶先生说:"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罗里罗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我们日常教学最核心的任务就是引领学生走进鲜活的文本,感悟文本的语言魅力和丰富的人文精神,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丰富他们的情感。
在这里就是需要教师把课文本身所蕴含的生命感悟、情感精华有机地转化为自己的审美体验,再将这种体验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引起共鸣。于是,笔者示意学生安静,嘱咐其闭上眼睛,静心想象一幅画,一幅郁达夫式的秋晨图。初始还有些学生发出"吃吃"的笑声,但随着叙述声音逐渐降低,教室里静得只剩下微微的呼吸声。
"很高很高的天空,碧青澄净,一个着长衫的男子,捧一碗刚泡好的茶,浓茶,来不及抿一口,却往院子里槐树底下一坐,他的目光逡巡,顺着视线望去,竟是在数一丝一丝树叶底漏下的日光,秋日和暖的阳光支离破碎地掉在地上;再抬眼,破旧的墙腰上,点缀着两三朵蓝白色的牵牛花,小小的喇叭定格在细细的藤蔓间,心形的叶子不多见,花底下却有几根细长细长的秋草,弱不禁风的样子。耳畔隐隐是驯鸽飞过的声音,整幅画,惟有那茶袅袅有热气升腾……"
其实只是将他们刚才提供的词句稍稍整合了一下,但直到好一会儿,一个人重重吁了一口气出来,大家才陆续缓过神来。就这样,隔了七十二年,在一堂语文课上,我们清楚地感受到郁达夫先生落寞的心境以及他所崇尚的唯美雅趣。接着,笔者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体味来朗诵该段,并配以背景音乐,效果出奇的好,读的人读出了故都的秋味,听的人听到了心里不可名状的感动。语文味自然地流淌在课堂上。
同理,"秋雨图"中笔者和学生通过反复揣摩熟人互答,感受到那浓郁的京腔里那丝入骨的悲凉。在一场秋雨一场凉中,时光流逝,一年将尽了,联系写作背景,当时的郁达夫不得不由上海隐居杭州,不得不寄情山水却又排遣不掉苦闷,于是本来平淡的一句问答,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就直直叹进了作者的心坎,凉在了他的身上,正是"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无奈。基于对故都的爱,作者才品出这不为人轻易察觉的秋味,而本质上记忆里那声悠悠的叹息实在是他的故都情思、生命之味啊,情景、形神完美地统一。
至此,另外的几幅图已不需要教师代劳,学生跃跃欲试要求完成素质拓展题(横线为填写的内容):
故都的秋是如此的清、静、悲凉,清、静、悲凉在陶然亭灰白的芦花里,在钓鱼台清冷的柳影里,在玉泉无声的冷月里,在潭柘寺悠远的钟声里;
故都的秋是如此的清、静、悲凉,清、静、悲凉在寒蝉衰弱的残声里,在灰土上扫帚留下的丝纹里,在秋枣淡绿微黄的颜色里……
故都的秋就像一首诗,深沉而又含蓄;
故都的秋就像一幅画,美丽而又落寞;
故都的秋就像一杯茶,苦涩而又清醇……
四、后记
应该说,通过准确深入地理解课文,这堂课上学生已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表达。
而通过这堂课,笔者觉得无论应试与否,散文的学习重在体验文学美。只有注重语文的文学性,注重情感的熏陶,语言的品味,才能够让我们真正进入语文味的圣殿,让语文课真正姓"语"。
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愿我们诗意地享受有"语文味"的每堂课。
责编:杨盛昌
上一篇:【教育类论文】文言文教学的创新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