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教育类论文】中学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8-02-21 16:37:13

 摘要:数学教学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创造性思维又是数学思维的品质,是未来的高科技信息社会中,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开创性人才所必须具有的思维品质。因此,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教学提出的必然要求。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思维品质;创造思维能力 
  1. 引言 
  传统的课堂教学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丧失了自由表现的机会,抑制了创造思维的发展,要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使其创造潜能得到较大程度的发挥,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智力的磨刀石。"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数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又是数学思维的品质。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高级过程,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培养创造性思维对培养创造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和发展,动机的形成,知识的获得,智能的提高,都离不开一定的数学情境。所以,精心设计数学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2.启迪直觉思�S,培养创造机智 
  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人脑对感知记忆的信息进行加工改造,并得出创造性结果的过程。这里的创造性有双重含义,一是结果具有社会价值,是前所未有的;二是结果没有社会价值,但对个体而言则有新意。从教育的意义上说,对已知事物的再发现也是创造。对于创造性思维应从以上两个方面去理解。什么是数学创造性思维呢?在了解数学创造性思维之前,先来理解数学思维,它是以数和行为思维对象,以数学语言为载体,以认识和发展数学规律为目的的一种思维活动。数学思维的独特形态,主要表现在数学思维中意识力求抽象概括化,对象力求形式化,背景力求直观化,过程力求逻辑化,结果力求应用化。思维是指不受固定的逻辑规则的约束,对于事物的一种迅速的识别,敏锐而深入的洞察,直接的本质理解和综合的整体判断,也就是直接领悟的思维或认知。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四种方法: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收敛思维、发散思维。逻辑思维和收敛性思维是再造性思维的基本形式,它习惯于将新事物纳入已有的理论框架,思想方法简单、窄小、平稳、属于被动性、封闭性思维。而非逻辑思维与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形式,它属于主动性、突破性、开放性思维。它善于由此及彼产生连贯思索,由一类联想到别一类,由一个思路到多个思路,由正向到逆向、由纵向到横向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体现出灵活、变通及流畅性。这些思维方式,只有在实践中反复尝试应用,才能逐步树立培养起来。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其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属性,其功能差异是由于两者神经活动方式不同,左半球是记忆、逻辑推理,分析和求同思维等智力活动的控制中枢,而右半球是视觉、知觉、空间关系、身体活动、知觉、综合和求异思维的智力基础,右半球的思维是创造性的基础。求同思维是再现;求异思维称为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在再现性思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再现思维更高一级的思维形式,创造性思维活动是复杂的客观显示所引起,又总是在现实问题的探索中进行,所以这种思维活动又是探索和发现新问题、新事物的心理过程。 
  3. 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造思维能力 
  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教育、训练等实践中有意识的锻炼,培养的结果。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面寻求答案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发散思维富于联想,思路宽阔,善于分解组合和引申推广,善于采用各种变通方法。发散思维具有三个特征: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都是前人创造思维的成果,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题处于再发现的地位,其学习的活动仍具有数学发现和创造的价值,揭示数学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重走数学知识的发现之路,实质上是对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过程。数学教学实质上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而显示教学中作为知识载体的数学教材,是一个相对完善的逻辑演绎体系,在很大程度上隐去了数学知识产生的思维过程,在数学中常采用典型例题的解题教学及解题训练,尤其是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及多题归一等变式训练,达到使学生巩固与深化所学知识,提高解题技巧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的目的。 
  4.从"模式教学"观念转变为"开放教学"观念 
  传统课堂教学深受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影响,课堂教学多是5个固定的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或是更为简练的"复习、新授、作业"三段式教学模式。这种在实践中形成的较稳定的传统模式,因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为主要任务,兼有较明了的操作程序,其稳定性和简易性易被教师吸收与传承。这种固定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学缺乏生动性,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这种在以"知识为核心"和"教师为本位"的观念指导下"开会式"的学习给学生留下深刻的"上课印象"就是:枯燥、呆板、无可奈何。所以,现在数学课堂教学应在"创新精神为核心"和"学生为主体"观念的指导下,打破原有教学模式的束缚,树立"开放教学"观念,根据学生创造性学习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教学内容,开放的教学空间,开放的教学时间等等,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教学环境,师生平等、教学相长,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自由度,让每个学生的创造个性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数学开放题又称数学开放型题,它一般具有下列特征:问题的答案,常常是不确定的;没有现成的解题模式;在寻求解答的过程中可促进主体的认知结构改进;特别是因为答案多,入门不难,全体学生都可以参与;由于思维发散度大,教师不会采用注入式教学;最后,因为求解过程的发散性,往往题中有题,可以不断引出新的问题。因此,它的含义,应该是条件开放或是结论开放的问题。 
  1.由于数学开放题的结构包含了条件不完备或结论不确定这样一个特点,所以在教学中会向学生提出"这个问题的结论会有多少?还有没有更好的形式?"等问题,这样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数学解题中出现的思维定势现象,实现了思维的灵活性。开放题没有改变逻辑推理方法,但改变了逻辑推理的结果,题目的答案特别多,入门不难,全体学生都可以参与,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带来了新的突破。 
  2.数学开放题的特点之一是它没有固定的思维模式强加给眼前的事实,这就意味着将推翻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要求学生学会如何另辟蹊径。然而,数学开放题因为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而具备研究的条件,使课堂讨论成为可能;也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师生对开放题的讨论的深度思考的方式也就各不相同,从而有利于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数学开放题的结构特征决定了教师不能过分强调学生学习和思维方式的统一性,以避免掩盖学生学习和认知方式的独特性。它也决定了在其创造的开放性教学环境中,学生容易摆脱被动状态,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发现者和探索者,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若能时时注意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但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也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培养出具有"高创造力"的大批创造性人才。这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数学教育改革的步子迈得更大、更快、更坚实;数学教学内容又吐故纳新,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学习和教授更有时代气息的数学知识,就能培养出更多、更专、更尖的人才。 

责编:杨盛昌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