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错误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必然、正常的现象,教育心理学认为: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是通向成功的桥梁。错误资源一旦被捕捉,它的有效利用就将成为促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错误资源的利用,教学中可以采用如下使用策略。
一、各抒己见法
教师在发现学生出错后,不能简单纠错了事,而应该给出错的学生展示思维过程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答案与错误答案的对比,分析出自己错误的原因,帮助他们获得正确的认知。
如在教学《环形面积》中的一个片断:在推导出环形面积公式S=πR2-πr2或S=π(R2-r2)之后,我布置了一个求环形面积的练习题:一个环形光盘的外半径是6厘米,内半径是2厘米,求环形的面积。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了以下几种计算方法:
(1)3.14×(62-22) (2)3.14×(62-22) (3)3.14×(62-22)
=3.1×(12-4) =3.14×42 =3.14×(36-4)
=3.14×8 =3.14×16 =3.14×32
=25.12(平方厘米) =50.24(平方厘米) =102.48(平方厘米)
显然,第一、二种是错误的,而且是学生解决此类题常出现的错误,是值得辨析的错误资源。教师当即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为什么同样的列式产生不同的计算结果?哪一种是正确的?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不仅加深了对平方含义的理解,而且使数学课堂充满了生机活力。
二、循序深入法
对于日常学生出现的具有典型意义的错误,教师不可以轻描淡写地不了了之,有必要抓住此类错误资源采用变式练习的形式,运用循序深入的方法,对这样的错误进行分析研究,势必对全班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如《分数除法练习课》中有这样一个判断题:王东比李刚高 米,李刚就比王东矮 米。此题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判断错误,主要是对分数表示分率和数量两种含义的混淆。这一错误资源值得深入探究,教师是这样运用的:第一步,纠错: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弄清此题出错的原因。第二步,延伸:教师将此题改为"王东比李刚高 ,李刚就比王东矮 ",再让学生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通过第二步练习,学生能分辨出 米和 的不同,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深入的理解。第三步,拓深:教��继续深入改判断题为填空题:王东比李刚高 ,李刚就比王东矮( )。此题既是对第二题结论的有力证明,又是发展学生思维深度的载体,通过连续解决这三个问题,学生对此类典型题的认知势必印象深刻,记忆久远。
三、变错为宝法
学生出错其实也是其个性张扬的一种体现。教学中,教师不应回避或遮掩学生的错误,反而可以故意暴露错误,然后精心安排,通过错误求知,通过错误反思,在师生、生生对话与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如《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在练习环节教师设计了一个基本练习,要求是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列出方程,不用计算。此题共设计了三个小题:1.白兔有50只,是黑兔的 ,黑兔有多少只?2.白兔只数的 等于黑兔的只数,黑兔有40只,白兔有多少只?3.白兔有60只,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 ,黑兔有多少只?前两题是巩固用方程法解决单位"1"未知的一般问题,而第三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不需用方程解答,如果学生真正理解此题的数量关系就会发现此题要求是错误的。在教学实践中,解到第三题时果然有些学生发出"错了"的声音,学生思维在交流碰撞后达成一致。
四、穿针引线法
教师在发现学生出现错误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手段来验证自己的各种想法,有时学生暴露和呈现出来的错误,只要教师精心地穿引,往往能够成为教学真正的起点。
如《用方程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先抛给学生一个解决生活中的鸡兔同笼问题:今天长白山机场迎来了32位外国朋友,白山宾馆安排了2人间和3人间共14个房间,2人间和3人间各几间?在巡视时教师把学生的两种答案记录在黑板上:(1)2人间10间,3人间4间;(2)2人间4间,3人间10间;请同学们进行检验,并把检验的算式写下来,然后教师乘胜追击:谁能用文字叙述验证结论的等量关系?紧接着教师就可以水到渠成导入新课。
学生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飞扬着他们的智慧,错误也是学生智慧的结晶。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选择和利用一些有价值的错误资源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让错误成为课堂教学的优质教育资源。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