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摘 要: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体育新课程拓宽了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使得体育教师的教育思想、课程观念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也促使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致特别浓厚。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协调互动是体育教学中最为基本的组织方式。协调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既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致,还可以将小学生的大脑思维激活,真真正正地实现体育教学过程的多维目标。
关键词:协调互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兴致激发
协调互动是指在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友好相处,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睦相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创建协调互动的体育课堂教学氛围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师生、学生之间的协调与互动,就可以促进小学生参与到体育学习中来,充分实现体育教学过程的多维目标,使小学生真正理解体育,爱上体育,学会体育。
一、协调互动的小学体育课堂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作为师者都明白,兴趣是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内动力,只有学生对所学的学科产生了兴致之后,他们才能积极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中来。体育学科是小学生比较喜欢的学科,但是想让所有孩子都喜欢,必须为小学生创建协调互动的小学体育课堂,这样就可以全面地激发小学生参与体育课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课程学习中来。创建协调互动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氛围,可以使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促使学生间、师生间的协调互动,让学生的学习兴致大大增加。
例如,在学习纵箱分腿腾跃这个体育动作时,我们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充分采取协调互动、共同参与的模式,利用讲解、演示、问答、自练、比比的互动模式进行授课。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不必马上去为小学生进行演示和指导,可以先给学生以提示的方式,让学生仔细�^察他们所面对的是什么体育器材,如何能够跳跃过去,自己以前是否玩过与之相似的游戏,等等,而后,再让学生小组之间讨论一下如何去跳,练习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是什么。当学生小组讨论完之后,就可以小组活动进行练习。当练习到一定程度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评比。看一看各个小组在练习过程中是否注重了安全意识,成员间团结互助,是否有创新意识等方面。这样的练习模式,学生的参与兴致特别浓厚,以往沉闷的情境不见了踪迹,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天性全部展现出来,课堂教学效果特别理想。
二、协调互动的小学体育课堂可以有效激活小学生的运动思维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需要有学生自身的肢体的参与,更有学生自己运动思维和个人情感的参与,思维与运动紧密结合。在学生的体育学习中,一方面可以有效增强小学生的身体体能,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发展小学生的运动思维,正确形成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育教师都知晓,体育课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身体训练,但是要注意的一点是学生的身体训练,也需要有学生运动思维的共同参与才行。我们在指导小学生学习某一项运动技术时,会带领学生进行训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指挥中心还归属于学生个人的大脑。学生体育学习既受运动场地的影响,也受训练难度及运动次数的影响,更受体育学习兴致的影响,但是最终是受学生个人思维的束缚。而协调互动的小学体育课堂就可以有效激活小学生的运动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体育课学习的"障碍跑"内容,教学时,我们体育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平时走在上学的小路上是否遇到过什么障碍?"学生会立刻抢着进行回答:"老师,当然有。有石块、水沟、倒木,等等。"这时我们教师可以继续发问:"你们当时是如何安全通过这些障碍的呢?"同学们答道:"遇到石块和水沟我们直接就可以跳过去,遇到倒木我们就可以翻过去。""好,请同学们充分利用垫子、标杆自己来设置各种障碍,并由你们自己选择合适的方式通过障碍。"体育教师的一番引导,能有效激发学生全身心投入,自觉主动地动脑动手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自己的运动思维也得到了锻炼。
三、协调互动的小学体育课堂可以有效增强小学生的安全意识
小学体育课有着与其他课不一样的特点,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它是学校所有学科中危险系数最大的,这就给体育教师带来了难题,所以我们体育教师对小学生的安全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才行,以避免或减少小学生受到伤害。
在体育课教学中,会有一些竞争较为激烈的游戏,我们教师在组织时一定要严密,游戏规则讲解必须明确,教师的指导演示必须规范,以此来加强小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受到安全教育,懂得只有安全地进行游戏活动,才能取得学生与游戏的"双丰收",才能让学生顺利完成游戏任务。
比如游戏"开火车""蜈蚣行""牵手跑"等集体项目,教师应讲明游戏规则――以中途无同学脱手、无同学摔倒,安全抵达终点为胜利的先决条件,以此督促学生小心"开车",增强同学间的合作和责任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提高游戏活动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