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对经济周期理论的基本认识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8-16 23:21:43

 一、对经济周期概念的理解 
  当前社会的经济活动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变化而发生阶段性的波动的,扩张和收缩接替出现,这种现象就是经济周期现象。由各经济学家总结为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 
  根据我自身对经济周期的理解,它是如下的一个变化过程:当整体的经济处于繁荣时期时,也就处于经济波动的波峰阶段,经济活动活跃,就业增多,人们生活水平较高,市场发达,但是这种状态不会一直持续下去,而是只持续一个阶段,过了这个阶段之后,市场上的经济活动就减缓,整体的经济下滑,刺激投资者降低投资,进而生产者生产的产品滞销积压,由于市场供求关系,商品的价格就会下跌,反过来影响生产者的生产,最终的结果是导致了经济的回落直到进入萧条阶段。到了萧条时期,经济发展就已经在减缓,但萧条时期也不会一直持续下去,一段时间之后,厂商的设备损耗和产品堆积会刺激投资者再度投资,这时就反过来刺激生产者的生产,进而增加就业,经济活动又开始逐步活跃起来,这就逐渐进入了复苏阶段。在复苏阶段,这些良好的经济现象还没有发展到顶峰,所以会继续发展,在生产不断扩大,投资不断增加,就业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整个经济又回到了繁荣阶段,此时为一个经济周期,这就是一整个经济周期的过程。 
  二、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 
  我们普遍认同的一种划分方式是按照时间的长短来划分的,也就是分为长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 
  时间最长的,平均在50年左右的,称作长周期,或者长波,是由原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耶夫于1926年发表的《经济生活中的长波》一文中首先提出的,所以又称为康德拉耶夫周期。 
  时间趋于中间的,平均为8-10年的,称为中周期,或者中波。由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在《论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商业危机及其发生周期》中系统的分析了这种周期,所以又称为朱格拉周期。 
  时间最短的,平均为40个月的,称为短周期,或者短波。由美国经济学家基钦提出,所以又称为基钦周期。 
  三、经济周期的形成缘由的各种理论 
  (1)外部因素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是受世间万物的变化波动的影响才产生的,比如太阳黑子、星象变化、革命或战争的发生、政局的动荡、人口的变化和人口的流动等等。 
  (2)纯货币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经济周期和货币有关,是一种货币现象,经济周期的进程根据货币数量的变化而变化。在每个国家,都有货币供给弹性,货币供给根据经济的变化不断的发生变化。而经济周期的变化是由货币的这种变化而引起的。货币供给增加时,会刺激市场上信用的扩大,但是信用不会无限扩大,到一定程度央行会采取一定的货币政策来抑制信用扩张,当信用被抑制时,就引起生产的削弱,加之市场各因素的影响,进而引发各种经济衰退的现象。换句话说,即使市场各因素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货币供给的变动是不可以被忽视的影响因素。 
  (3)投资过度理论 
  这种理论的观点是说经济周期是受生产结构的影响,固定资本和消费品之间如果出现不平衡,那么就会引发经济周期。我们都知道,储蓄和消费构成了收入的总体,储蓄又包含通过一些手段方式而流入其他企业手中的部分,也就是投资,如果投资增加,那么由于供求关系的影响,投资的产品的价格就会提高,进而刺激投资,激起经济活动的活力,但是这种状况是不会持续很久的,因为它牺牲了消费品的生产,使消费品的生产萎缩,这种不平衡的状态会激发经济衰退的进程。 
  (4)消费不足理论 
  这种理论着重强调了经济周期中两个经济回落的过程和阶段,即经济衰退和经济萧条。而它所信奉的观点是,由于消费不足,进而导致消费品供大于求,也就发生了产品堆积,刺激了生产者,使生产者减少了生产,从而导致经济的衰退。同时它也认为,生存率和消费者收入是成正比的,该理论对当今的形势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5)心理理论 
  人们的行为通常会受心理作用的影响,基于此,该理论就认为,人们的心理预期对经济周期起到至关重要的意义。在经济繁荣的阶段,人们就会对经济形势持乐观看好态度,由于每个人都不是纯理性的,因此很容易在这种乐观的态度下对自身对商品的需求等方面进行错误的估计,比如高估了需求,或者忽略了成本。而且人类是群居的生物,每个人的心理都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因此这也是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当周围很多人对经济持错误估计时,往往会影响自身的判断,而是选择随主流。该理论就认为在人们普遍在繁荣阶段高估了经济形势时,往往会预示着衰退的到来。 
  (6)创新理论 
  熊彼特提出的创新理论主要观点是认为经济周期的进程是受生产者以及投资者的创新活动的影响而产生的。由于市场是又生产者消费者等组成,因此生产者投资者的活动就直接影响到市场的经济状况,从这一点来看,该理论是有据可依的。他的理论分为三个进程:发明、创新和模仿。这是每一个新商品产生的必经之路。首先由发明者发明出来,在人类智慧的带动下,总是会有新发明层出不穷,因此发明是不断出现的。新商品的雏形被发明出来之后,会经历市场的考验,在市场的磨练下,不断创新,不断适应消费者的需求,这些都是能够给生产厂商带来利益的发展动向,因此生产厂商为了增加利润就会加大投入。当一个产品经过了发明和创新之后,基本适应了市场的需求,此时别的厂商会看到该产品所能带来的利益空间,因此刺激了其他生产厂商模仿该产品。以上的过程会导致生产者不断加大投资,从而促进了整个市场的经济发展。由于生产者不断加大生产,导致供过于求,继而产品的价格下跌,刺激生产者减少投入,影响整个市场的经济衰退,逐步进入下一个周期阶段。 
  (7)政治周期理论 
  每个国家的政局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政局的动荡,政府所采取的财政政策的变化以及央行的货币政策的变化,自然导致经济会受到影响。政府虽然在努力维持市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但影响市场的因素太过于复杂,政府依靠交替使用扩张或紧缩的财政政策来维持市场秩序的稳定,这时也就是政府干预下的经济繁荣或衰退状态。因为充分就业和价格水平的稳定从根本上就不可能同时实现,只能权衡下取其相对较好的组合。

四、预测经济周期的指标 
  根据以下指标与经济周期变动的时间先后,分为:先行指标、同步指标、滞后指标。 
  (1)先行指标 
  这类指标顾名思义就是指先于经济周期变化的指标,它们反应的通常是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例如:货币供应量、股票价格指数等等。 
  当很多种先行指标都出现了下降的状态时,就预测了经济衰退阶段的开始,反之亦然。 
  (2)同步指标 
  和先行指标的理解一样,同步指标就是指与经济周期的变化呈现出同样趋势的指标。像是:GDP、个人收入等都属于同步指标的范畴。 
  在先行指标的预测下,同步指标可以检验先行指标预测的准确与否,与先行指标共同预测经济走向。 
  (3)滞后指标 
  以上我们理解了先行指标和同步指标,同理,滞后指标就是落后于经济周期变化的指标。物价指数、失业的平均期限、生产成本等等都是滞后指标的代表。 
  在先行指标和同步指标的预测下,滞后指标起到了呈现经济变化幅度大小的作用,同时也是对先行指标和同步指标的检验。 
  五、我国经济周期的概况 
  "十二五"计划之前,我国在经历了十个五年计划后,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经历了经济周期的变化。我国普遍的划分方式,是把从1953年到2004年划分成9个经济周期。当然,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的区别还是很大的,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大幅度增长,而且发展的更加平稳,稳中求进,避免了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大幅增长或是大幅跌落。分析改革开放前后的数据对比,可以大胆预测今后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也许会出现一种新的状态,即经济周期的界限不再明显,而出现了微调的状态,更加平稳的增长和回落,最终使经济达到高位稳定的局面。

责编:杨盛昌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