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随着以ICT为代表的电子信息技术革命不断发展,信息化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信息化水平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科研实力的重要方面。全世界范围内,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不断地增加对信息化的投入,希望能够抓住信息化的革命浪潮,实现经济的腾飞。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前期,因为土地、人口、政策的红利,使得经济增长中的众多因素在发展中得到极大的刺激,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原有的诸多红利即将耗尽,如何在新一轮的产业竞争中抓住信息化的机遇实现经济的增长变得尤为重要。因此,中国必须加大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投入,增强自我研发的同时,加强与发达国家的交流,找到我国的比较优势,实现后来居上。
本文通过简要介绍了信息化经济学的发展,阐述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回顾了国内学者对信息化与经济增长的二者关系和其他信息化建设上研究,提出在我国目前的信息化水平下加大在信息化上的投入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
一、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内涵研究
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一直随着人们对市场和现实环境的认知变化而发生改变,经济学家对经济运行过程的思考在不断深入,从古典西方经济学到包括制度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等等衍生出众多的经济学科目,它们使得整个经济学体系变得更加完整。其中,信息经济学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也逐渐得到许多经济学家的重视。
美国和日本两国是较早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信息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弗里兹·马克卢普是信息经济学的早起研究者,他1962年发表的一篇专著《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中提到了知识产权问题,1980年,他又将文章扩展,陆续发表《知识:它的生产、分配和经济意义》。同时,1977年,斯坦福大学的马克·尤里·波拉特完成《信息经济》,对美国的信息经济进行了测算,之后的保罗霍肯在《下一代经济》中又进一步指出,信息经济是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揭示了工业化经济向信息化经济转变的历史趋势。
"信息化"该词其正式出现是在日本,1963年日本学者梅倬忠夫在《信息产业论》一书中描绘了"信息革命"和"信息化社会"的前景,预见到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会引起一场全面的社会变革,并将人类社会推入"信息化社会"。1967年,日本政府的一个经济研究小组在研究经济发展问题时,依照"工业化"概念,正式提出了"信息化"概念,并从经济学角度下了一个定义:信息化是向信息产业高度发达且在产业结构中占优势地位的社会--信息社会前进的动态过程,它反映了由可触摸的物质产品起主导作用向难以捉摸的信息产品起主导作用的根本性转变。我国大陆对"信息化"的定义,一般参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的定义--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对于"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定义和内涵。杨大楷则在《国民经济学》一书中指出国民经济信息化是指以信息作为基本的生产要素,提高物质、能源的使用效率和劳动、资本的投入产出效益,是国民经济更加有效发展的历史进程。金允汶在其文章《国民经济信息化及其阶段划分初探》中更强调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全面性,认为国民经济信息化,应该体现为信息产业高度发达,社会信息利用非常广泛,科技、知识和信息已成为当代生产力的主要动力,从而形成信息生产力。
二、信息化与国民经济增长的二者关系研究
早在2003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就委托林毅夫和董先安等从相对宏观的角度探讨了信息化对经济增长与社会转型的相关关系。在他们的研究结果,即论文《信息化、经济增长与社会转型》中,他们通过分别介绍全球特别是发达国家的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经验与事实,对比我国现有阶段下信息化的发展约束条件和比较优势,认为,在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化趋势下,一方面,信息化对社会结构稳定诸多方面带来挑战;另一方面,信息化赋予了发展巨大的机遇。信息化改变了过去我们所面临的一些约束条件,也就是说在,我国可能在促进技术扩散与应用、组织结构创新等方面,发挥追赶者的后发优势。
同样是信息化与经济增长,靖飞和俞立平就在文章《信息化与经济增长--中国存在生产率悖论吗》抛出这样一个疑问,中国存在信息的生产率悖论吗?所谓生产率悖论就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学者查斯曼在调查了292个企业后,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些企业的IT投资和投资回报率(ROI)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1987年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Robert·Solow)将这种现象称为"生产率悖论"(productivity paradox)"我们到处都看得见计算机,就是在生产率统计方面却看不见计算机"。即虽然企业在IT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然而从生产率的角度看,收效甚微。
在文章中,他们采用状态空间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研究信息化与其他人的研究方向一样,都在探讨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的是徐瑾更多的强调的是,区域范围内的信息化对经济的增长影响,在她的文章《地区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中,从总指数和分类指数两方面分析了地区信息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结论认为信息化差距直接影响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产生地区差距的重要原因;总指数影响分析结果说明,信息化对地区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而且"十五"比"九五"的正向效应明显增大,一些西部地区信息化尤为显著;分类指数影响分析结果说明,使用指数提高较快,环境与效果指数增长较慢。
三篇文章的研究结果并不太一致,对信息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大小上观点不一,但是他们都认为信息化对经济的增长是有影响的,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对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国民经济信息化其他相关方面的研究
在政务信息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分析上,福州大学的丁建新、中国华和陈章旺在他们的《我国政务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其对国民经济影响分析》文章中认为,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与政务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加拿大和美国相比较,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并总结了政务信息化对国民经济的四个方面影响,包括行政环境的影响、行政决策的影响、行政绩效的影响和政府创新的影响。对于正在不断强调将我国政府从管理型政府转型为服务型政府的当下来说,文章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的公报中已经明确"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也就是说,如何在接下来的经济建设中建成一个服务性的政府就显得极为关键。行政单位的政务信息化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关键的一步。
信息化的确关键,在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中,怎样实现则更加务实,因此黎孟军和施晓琳两人就将研究重点放在了信息化的实现工具IC卡上,探讨了IC卡作为一种标准化的工具在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中的作用,他们的文章《浅谈组织机构代码证IC卡在国民经济及信息化中的作用》介绍了目前我国以IC卡为主要代表的代码证电子副卡的发展现状及其明显的优势和功能。他们认为,IC卡的功能巨大,可以防范利用假证照、假公章等进行诈骗经济犯罪,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进而有利于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市场环境。
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欠发达地区的信息化水平,进而促进经济水平的发展也成为很多学者研究重点。杜艾虹以云南省为例,研究了信息化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研究,对信息化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在文章《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云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中,作者在作为生产要素的信息成为、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化推动产业和消费结构可持续优化以及信息化推动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四个方面说明信息技术在经济增长中重要性。
对于欠发达地区,农村是整个大局中的关键,如何在农村的经济发展中利用信息化自然也很是关键。欧阳欣燚就针对这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欧阳欣燚在其硕士论文《农村信息化发展初探》中单独就农村的信息化问题进行探讨。文章认为,在我国农业发展的大方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下,加强基础农业地位,推进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加强农业市场的竞争力,必须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加快农业信息化的进程。农业的信息化和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对于发现农业现代化、整合农村信息资源、参与国际竞争有着重大的意义。
四、我国信息化水平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为了检测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水平,2013年国家统计局有关部门在国家"十一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的综合性指标--信息化发展指数(I)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信息化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完善统计监测方法而研究制定的国家"十二五"规划信息化综合评价指数(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所信息化统计评价研究组,2011),该指数从"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应用消费、知识支撑、发展效果"5个方面测量国家信息化的总体水平,对国家信息化发展状况做出综合性评价。并进一步,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信息化统计评价研究组推出《2013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Ⅱ)研究报告》。
报告给出了我国从2000年到2012年间的信息化发展指数与分类指数及分阶段的增长速度比较。(见表1和表2)
从表中可见,我国2012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Ⅱ)达到0.756。较2011年增长了8.78%,相比2000年的0.494来说,更是有一个飞速增长,在这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是取得了很大成就的。就具体的分类指数看。产业技术指数最高,知识支撑指数居其次,之后依次为发展效果指数、应用消费指数和基础设施指数。在时间纵上,5个分类中,产业技术指数保持较高增速,增长18.25%:应用消费指数、基础设施指数和发展效果指数较快增长,分别增长10.92%、6.97%和6.62%:知识支撑指数增速稳定,增1.13%。
除此,报告还根据全国内陆的31个省级行政区的信息化水平分为了五个类别区。(见表3)
注:其中第一类地区(信息化发展高水平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江苏,共6个省市。第二类地区(信息化发展中高水平地区):包括福建、辽宁、陕西、山东、重庆、湖北,共6个省市。第三类地区(信息化发展中等水平地区):包括山西、宁夏、吉林、安徽、黑龙江、海南、内蒙古、湖南、四川和河北,共10个省份。第四类地区(信息化发展中低水平地区):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广西、江西、贵州和河南,共7个省份。第五类地区(信息化发展低水平地区):包括云南和西藏。
很明显,各地区的信息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基本是一致的,东部沿海地区的信息化水平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对这份报告做出简要分析后,再回到前文中林毅夫等人的研究,可见,当年他们的研究结果的前瞻性很强,指导意义十分明显,就我国整个信息化发展的步伐,来说整个过程大致和他们的预测相吻合。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变化,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0多年当中,由于生产率悖论,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负,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我国生产率悖论消失。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上小于劳动力和资本,而经济增长对信息化的带动作用比较显著。而且,他们认为,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包括两个部分首先信息化通过改善传统产业,提高效率等来促进经济增长。其次信息化派生出一个新兴产业--信息产业,吸引了大量的从业人员,创造了巨大的财富。状态空间模型主要反映的前者的贡献,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则反映了两者的综合贡献。信息化的地位首先是作为一个产业存在的,其次才是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单纯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能被高估了。
在这十年的时间里,正如林毅夫等人的文章所分析的一样,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的确在促进社会就业结构转型、深化国际分工、改变个人生活方式和政府行为方式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大大节约了信息成本,结构小型化的组织不断出现、组织层次扁平化的趋势明显。这些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市场交易成本的缩减,市场主体的负担减轻,地区间的交流更加频繁,生产要素的流通成本降低,整体市场活力的释放。
尤其是在IT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整个产业发展上,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全国在信息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都有了相当大的增加,这自然为整个产业的提速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这种作用又相当明显的反映在了地区之间的信息化指数上,东部沿海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实力积累过程中对信息化的投入不断增加,大大提高了地区的信息化水平。相对中西部而言,信息化和东部地区依然有一大截的差距,这当然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在改革开放后这些地区在经济上的积累和地区政府在发展中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而当年林毅夫等人的研究中并没有提到一点,他们缺下的一部分由杜艾虹等人的最新研究所补充,结合表3,以云南省为例。
云南省2012年的GDP为10310亿元,在31个省中排行第二十四,并不是十分靠后,然而在信息化指数中却属于第五类的信息化发展低水平地区。GDP排行中在云南之下的除了西藏以外,其他地区的信息化水平都高于云南。由此带来了新问题,就是,虽然我国整体的信息化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信息化差距依然明显,如何在新型城镇化这样的大局下缩减这样的差距,为信息化不发达的中东部地区和基础薄弱的农村地区提出政策指导,以此缩减已经形成的数字鸿沟。
随着对信息化对经济增长和在制度变革中发挥的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化,以及我国当前信息化发展的存在的问题,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国民经济的信息化水平。在2011年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第十三章就明确指出,我国需要全面提高信息化的水平,并从信息基础设施、经济社会信息化、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三个方面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指导。
纲要中提出,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其中的基础自然也是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对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卫星通信等设施建设的布局,以此形成超高速、大容量、高智能国家干线传输网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建设宽带无线城市,推进城市光纤入户,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全面提高宽带普及率和接入带宽。推动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在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加强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以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为重点,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实现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促进网络互联互通和业务融合。
在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方面。纲要中指出,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服务,推动面向全社会的信用服务、网上支付、物流配送等支撑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推动重要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建设和完善网络行政审批、信息公开、网上信访、电子监察和审计体系。加强市场监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地理、人口、法人、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体系,强化信息资源的整合,规范采集和发布,加强社会化综合开发利用。
硬件设施的完善并不能完全保证信息化的顺利发展,还需要在法律法规等"软条件"上去保证环境的和谐。纲要中就这方面做出了要求,需要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完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等制度。加快推进安全可控关键软硬件应用试点示范和推广,加强信息网络监测、管控能力建设,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点信息系统安全。推进信息安全保密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信息安全保密防护体系。加强互联网管理,确保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目标和道路都已经十分的明确,具体的路需要踏踏实实的走,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每一步都肯定不是简单容易的,国民经济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很多的困难,因此需要所有人的努力。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