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体育教育专业是国内许多高校最传统、最重要的专业之一,从国内恢复高考以来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体育教师,为国家的体育教育事业做出了显著贡献。自1999年我国高等学校扩招以来,体育教育专业招收学生的数量也大幅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步人了快速发展轨道,然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近年来,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学生就业面临极大的困境,改革迫在眉睫,而改革的根本就是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问题。国家教育部门高度重视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从1980到2003年相继出台了5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或方案,这5份教学计划或方案是国内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参考依据。目前,多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参照2003年的课程方案进行的。10多年来,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转变,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质量和结构等方面均发生了较大改变,社会对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在2014年国务院提出要引导一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的大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也要找准市场需求进行转型发展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进行了大量研究,达成了一系列共识,但多数只是笼统的建议和意见。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相结合对国内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一些具体意见与建议,希望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1 体育教育专业的起源与发展
自1804年"丹麦体操师范学院"成立并开始培养体育教师以来,体育教育专业应运而生。1814年成立的瑞典"皇家中央体操学院",1848年成立的德国"中央体操教师养成所"等进一步确立了体育教育专业的形成。在欧洲工业革命后,教育中强调"三育并重",体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师资有着较为广泛而稳定的社会需求。一个多世纪后,随着体育事业的进步,尤其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快速发展,体育专业单一的状况逐步得到改善,体育行业的内容逐步扩展和外延,社会上对运动员、教练员、体育利一技工作者、体育新闻工作者和体育管理工作者等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体育专业的门类大大增多,体育专业的学校逐渐兴起和发展。但总的来说,体育教育专业是体育类众多专业中发展最早的一个以身体活动为主要特征的专业
我国的体育教育源于1917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建的体育专修利一,从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以后,国内的许多师范院校、高等体育专业院校和综合性大学成为了招收体育教育专业的主要阵地。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和批量学校升格为本利一,许多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数量明显提高。目前,国内许多高职高专院校、民族类院校甚至农业、林业等专业院校都开设体育类专业,尤其是体育教育专业更是得到许多高校的青睐。不可否认,各大高校招收体育教育类学生,为中国各地大、中、小学校培养了大量的体育教师,组建了一支适合各级各地学校发展的、业务水平精、教学能力强的体育教师队伍,为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做出了显著的贡献。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进程的有力推进,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越来越与社会脱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形势十分严峻。据麦可思数据统计,2011年度就业前景最不看好的10个本利一专业中体育教育专业排在第6位。2012年体育教育专业因就业率和薪资低而被红牌警告。总之,目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规模增长过快,超出社会的总体需求,重复建设现象普遍存在,同时严峻的就业形势又迫使毕业生被动改行较多。
2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
2.1 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关系密切,二者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发展[3]。按照国家相关文件的规定,体育教育专业主要培养的是中、小学的体育教师。目前,城市和部分发达地区的中、小学体育教师的需要量极其有限,而乡村体育教师虽然缺口较大,但是多数学校对体育课程的重视度较低,兼职体育教师普遍,同时,大部分学生又不愿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就业,这就导致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式十分严峻
1997年和2003年颁布实施的课程方案中均规定,体育教育专业的主项提高项目有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体操和武术6项,国内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须要认真学完并要考试通过的主干课程,这些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专业性比较强,学习起来难度较大且不实用,只有从事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才会用到一些,但这些课程占的学时却很多。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体育的认识越来越深人和对健康的追求,体育的主流已经从竞技体育逐步过渡到大众体育的方向上来,于是,集健身、娱乐和休闲为一体的大众体育项目受到人们的追捧与喜爱。l}p拳道、散打、防身术、游泳、乒乓球、街舞、体育舞蹈、网球等项目教练和健身教练、素质拓展培训师等职业有着较大的人才需求缺口。而目前许多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主项提高项目都没有开设上述体育项目,这就造成了学生所学的与社会的需要脱节
2.2 理论课时占比太高,内容繁杂、重复现象严重
2003年颁布实施的课程方案将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分为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运动人体利一学类、田径类、球类、体操类与武术类6大领域。同时,该课程方案又一次提高了学利一的比例,体育人文社会学类126学时、运动人体科学类162学时、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144学时,而技术类课程的学时则相对较低,田径与户外运动126学时、球类与游戏126学时、体操与健美运动90学时以及民族传统体育72学时。而公共必修课大多数都是建立在同一个平台上,且多以理论课程的形式呈现。综合来看,2003年颁布的方案理论课时的比例达到65.7,而术利一仅占到34.3%}'},这就导致国内多数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理论课时比例较大,而术利一比例相对较低
在理论课程设置方面出现了课程内容重复现象。在不少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中开设的教育类课程有《学校体育学》、《中小学体育教材教法》和《体育教学论》等课程,这些课程存在着明显的内容重复,造成了课时的浪费。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中,《体育概论》和《体育史》、《奥林匹克运动》等课程存在一定程度的内容重复;《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社会学》等课程内容过于笼统。在运动人体利一学类课程中,《体育保健学》与《运动损伤与预防》、《运动营养学》也存在着内容重复现象。另外,《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等课程的学时较多综上可见,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学时比例太高,课程内容重复较多,内容繁杂,应及时调整才能够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2.3 选修课比例增加,随意性大,偏离培养目标
选修课是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个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许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时都在提高选修课的比例['」,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致使选修课只是能够得到学分,而真正学到东西的课程却太少。根据国家相关文件要求,学校列出了名目繁多的待选课程,而实际上许多课程因为选修人数、师资、场地设施等问题根本开不起来,而有些学生并不喜欢的课程最后却强制性的开课。另外,教师在上选修课程时在内容方面有较大的随意性,选修课程的教学效果还有待提高,选修课程的管理尚需进一步加强
3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策略
3.1 根据社会需求进一步调整体育术利一的学时与门类
由于体育教育专业主要培养的是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因此,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体操和武术这6门主项提高项目均为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但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少田径、排球和体操等项目在专业必修课体系中的学时数。多开设并适时增加社会需求较高的l}p拳道、散打、防身术、游泳、乒乓球、街舞、体育舞蹈等体育运动项目的学时,鼓励学生获取相关项目的裁判员证书、运动员级别证书,为学生的就业拓宽渠道和路径,体育教育专业应增加体育术利一的学时数,减少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的学时,增加开设新兴的、时尚的、社会需求度的高的运动项目。同时,学校可结合当地资源优势,积极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3.2 调整理论课程的结构,避免课程重复现象发生
体育教育专业在理论课程设置方面出现课程内容重复现象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如何调整目前的意见尚不统一。但总的来说,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中,《体育概论》、《体育史》、《奥林匹克运动》、《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和《体育经济学》等课程建议整合课程并根据专业发展的实际适时删减学时;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应优化和整合,尤其是《运动解剖学》和《运动生物化学》建议减少课时量,必要时可取消《运动生物化学》。教育类课程中,《学校体育学》、《中小学体育教材教法》和《体育教学论》应整合,把《学校体育学》和《中小学体育教材教法》的重心区分开来,可增加教师职业技能课程体系的建设。高度重视学生的教育实习环节,适时增加实习的学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水平
3.3 根据学生需求开设选修课程,严把质量关,让学生真正学到需要的东西
选修课在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中的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专业选修课程可拓宽和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也是对课程和专业的再认识过程。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也提出要提高选修课程的学时数、门数和质量,但只是笼统的增加学时,提高学时比例,而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意见则很少
目前,许多高校在开设选修课的实施过程中,根据师资队伍的情况来定,而没有根据学生的需要来定,这严重违背了教育发展规律。因此,学校应综合考虑师资队伍的状况,从实际出发,开设学生需要的相关课程。如应开设健康教育方面课程、社会需求高的健身教练教程、素质拓展训练师培训等。可站在学生升学的角度增加考研辅导类课程、站在增加就业竞争力的角度开设运动员、裁判员等级考试的培养课程。可有针对性地开设企事业单位考前培训类课程,帮助有意向考取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学生获得更好的成绩,还可开设学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和创业类课程等,进一步提供学生的未来竞争力。
4 结论
体育教育专业是体育类最传统的一个专业,近年来,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招收规模扩大等原因,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困难重重,尤其是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本专业发展的瓶颈。当前,在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国内许多高校对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做了积极探索,总的来说,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技能型人才,重点突出体育教育教学能力,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减少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增设社会需求较大的、时尚的体育项目;精简、优化理论课程,尽量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现象发生;选修课程应依照学生的需求进行开设,并加大对选修课程的监管力度,进一步提高选修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2011年大学生就业能力排行榜[EL/OL} .http; //oareer.eol.on.2011.
[2] 顾小霞.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8(2);253-256.
[3] 彭贻海.论体育教育本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社会需求的相互关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6);89 - 93.
[4] 方千华,黄汉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利一专业课程设置的沿革[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 1);102-l07
[5] 黄汉升,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1.体育科学,2004,24(3);51-58.
责编:古斯琪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