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概论》课理论性较强,因此也相对枯燥,不同于专业课具有的实用性。它主要揭示中国社会发展的脉络,让学生们清楚历史与现实的内在联系,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统一结合。《概论》课传统的授课方法就是讲授。教师站在讲台上机械地给学生灌输,效果并不理想。
90后的大学生思想活跃,价值观多元化明显,庞杂的网络信息使他们对社会的认识趋于片面和幼稚。他们普遍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存在反感情绪和偏见,多数学生学习态度被动。因此,《概论》课的教师有义务想方设法采取合适的措施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课程教学的实效性。笔者认为应该从下面几个环节着手。
一、坚定教师的政治信仰,夯实教师的理论功底
课堂教学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概论》课对教师的理论功底要求尤其高,这样才能正确分析和阐释课程中的知识点,避免照本宣科。《概论》课涉及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时间跨度很长,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而且还要随时更新补充自己的资料信息库,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
一是《概论》课教师要不断汲取新知识,夯实理论功底。教师务必多阅读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共产党领袖人物的著作、传记、回忆录以及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献等,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清楚党和国家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一些决策过程、时代背景。同时,要善于借助网络查阅信息和资料,或者看一些文献纪录片、视频和电影等,如《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这样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更全面、更准确地把握历史和现实,为讲授《概论》课累积背景资料。
二是《概论》课教师要精心合理设计教学内容。要使课程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要根据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熟悉教材、吃透教材,掌握课程章节间的区别和联系,精心设计教学计划,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教师可以把教材章节按关联性整合成几大模块,按照每个模块的内容具体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材第六、八、十一章相关内容可以整合成"如何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模块,以此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根据教材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和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的内容可以设计成"横向角度观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机遇和挑战"专题。
二、增强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概论》课教学效果不好的一个很大原因是多数同学感觉课程脱离生活实际,没有实用性。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避免空洞的说教,找出看似枯燥的理论与火热的生活实际的联系,融会贯通,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让他们知道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很贴近,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从课程内容上进行改革,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教学必须贴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除基本理论章节外,教师应根据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色,反映时代精神。例如,在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中可以补充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等新的政策和思路。同时,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方面。教师正视社会现实,客观分析,理性引导,围绕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好释疑解惑,如此,学生才能够理解党的方针政策。
二是教学必须贴近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我校为例,学生大多来源本省本地区,他们对本地区的情况也比较熟悉,比较关心。在《概论》课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多联系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用发生在身边的事例、出现在身边的人物,来说明和印证所讲的内容,缩短与学生的认知距离。例如,在讲解"产业升级改造""推动自主品牌建设"这些概念时,教师可以德阳重工业基地的实际来作为切入点,讲解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战略相联系。学生只有了解家乡才能更加热爱家乡,以小见大,将来走出学校就能更快地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同时,也使课程内容更有说服力。
三是教学必须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90后的学生价值观多元化,理想信念相对淡薄、自我意识强、接受新事物能力强,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对"90后"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概论》课教师教授过程中,摸准学生的思想特点,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实际实现有机结合,围绕学生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来规划和安排教学内容,通过事实印证道理,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如此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才能达到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三、多样创新教学方法、手段
如前所述,传统的教学方法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概论》课教师应该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实现多样性的创新。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实施。
一是使教材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加强语言表达艺术创新。《概论》课教材理论性、思想性和科学性强,虽常有耳闻,但晦涩难懂。教师要学会把教材语言并转化为教学语言,学生才更容易听懂。这要求教师熟悉掌握教材内容,通过自己的加工、提炼,融会贯通地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例如,在讲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内容时,可以结合战争类型电影中正方双方对战的具体情况来阐释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这样学生就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提高了听课的积极性,便于学生理解课程内容。
二是探索专题式教学。教授《概论》课的教师虽然都有思政课相关专业的背景,但不尽相同。教研室应根据教师队伍专业背景情况实行专题式教学,涉及到特定章节时,可以灵活地调换相关老师授课,教师应该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来重点讲授特定专题,这样做既可以发挥自己的长处,又能够把理论讲深、讲透。要注意的是在专题教学过程中要做保持教材的系统性,不要因为不同的人讲授而过于零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思考,要有问题意识,关注现实问题,并把这些问题提炼为教学的切入点,理论联系实际,学生才更容易接受。
三是增强实践教学的比重。《概论》课原本就理论性较强,仅凭理论课时是无法达到教学实效的。所以,本门课程应适当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有机统一。通过课堂辩论、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形式,使课程理论内容具象化。实践教学能加深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增进对社会的了解,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积极影响。
四是有限度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是用来辅助教学的,而不是主导教学的。笔者认为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也要穿插使用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学媒介,根据课程内容和特点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媒体的使用要切合实际,不可喧宾夺主,适得其反。
五是考核方式方式全面化。期末综合成绩的可由期末试卷笔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相结合,教师对学生的实践环节加强考核,从而鼓励学生积极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提高素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