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大学生军训是高校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和《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自2013年起黑龙江部分高校新生军训时间调整至入学后第二年的五月份,先经军事理论课的学习,再进入军事技能训练,使新生在全过程的军训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下,真切地感受到国家安全、国防建设事业对整个民族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一、军训时间调整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变化
军训时间调整前后都有其现实意义:军训时间调整前偏重"先技能""后知识",有利于新生自觉参与学风建设。军训时间调整后突出"先知识""后技能",不但有利于新生掌握军事理论知识与技能,还有效缓解了部队承训任务重的问题。高校应围绕人才培养的长远规划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新生尽快从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转变。
(一)军训时间调整前有利于新生自觉参与学风建设
新生报到后开展军事训练工作是多数高校迎新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国家人才培养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艰苦的军事训练,增强国防观念和组织纪律性,提高新生的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坚强毅力和集体主义精神,养成良好的学风和生活作风。军训结束,受过军训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生更愿意主动参与学风建设,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二)军训时间调整后有利于新生掌握军事知识与技能
2007年由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下发的《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明确规定学生军事训练包含军事理论课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并将其列入高校的教学计划。2013年省军区、省教育厅落实《规定》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统一安排全省高校军训计划,将部分高校列为新生入学第一学期开展军事技能训练,将另一部分高校列在新生入学第二学期。部分高校将军事技能训练调整至新生入学第二学期,为新生第一学期安排军事理论课教学。刚进入校门的新生必须先接受36学时军事理论课的学习,夯实理论基础后,再参加第二学期军事技能训练,这样有利于新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军训时间调整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问题
军训时间调整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一个突出问题――"两头松中间紧",即,新生入学第二学期军事技能训练"紧",第一学期和军训后两个时间段"松"。涉及军训时间调整的高校学生工作人员还处于长期的惯性之下,其工作方法尚未发生转变,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两头明显缺位、中间引导不够。
(一)忽略新生入学第一学期的养成教育
新生入学后第一学期安排军事技能训练是高校普遍的做法,被社会所熟知,但自2013年起,部分高校按照省军区、省教育厅的要求将军训时间调整至第二学期,调整后的军训计划安排没有得到及时宣传,工作思路长期受惯性影响,导致高校学生工作队伍更重视第二学期的军事技能训练,而忽略新生入学第一学期的养成教育,错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时机。
(二)军训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延续性
军训期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一些良好的效果,主要是在政治思想、组织纪律、生活作风等方面。可一旦军训结束,一些大学生思想松懈、作风散漫,崇尚享乐主义,使得前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前功尽弃。军训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延续性需要得到高校的重视,尤其是学生工作队伍要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巩固军训成果,将思想政治教育辐射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
三、军训时间调整后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军训时间调整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容易出现"两头松中间紧"的现实问题,针对这一情况高校要对学生工作队伍加强培训,从被动接受军训时间的调整到主动加强第一学期新生日常管理工作,以弥补第一学期养成教育的缺失。军训期间协助教官做好全过程的军训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按要求完成训练科目,实现军训与征兵工作的有效互动。军训后,加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巩固军训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
(一)严抓新生入学第一学期学风建设
军训时间调整后,高校应将学风建设作为新生入学第一学期的工作重点,替代军训时间调整前的养成教育环节。高校要真抓严抓学风,除每天对各院系大一新生早操、早晚自习出勤情况进行检查、统计外,每周、每月还要统计各院系排名情况,并定期向各院系党政领导反馈检查的整体情况,督促院系加强学风建设。对于在早操、早晚自习迟到、早退、旷课的新生,学校给予校级通报批评,并通知到责任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经过一学期的齐抓共管,以简报形式通报各院系学期平均出勤率、排名情况、秩序状况,并将其作为院系学风建设目标考核的依据。
(二)注重全过程的军训思想政治教育引导
为保证军训质量,提高军训效率,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校要在军训前召开动员大会,对院系学生工作人员进行军训工作计划的培训,使全体学生工作人员掌握全过程的军训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方法。院系根据学校军训计划,结合自身专业情况,制定本院系军训具体安排,并召开院系军训动员交流会,使新生们认识到军训的意义,主动参加军事技能训练,按照一名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虚心向部队教官学习,特别是学习他们身上当代军人的优良品质和作风,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使命,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预备役成员。 军训过程中,新生辅导员老师要协助教官严抓学生仪表规范、内务整理、队列训练三个环节的军训工作,为后军训阶段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要注重参训学生着装整齐一致,并佩戴军帽,军容严整,严禁穿拖鞋、凉鞋,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严谨的作风纪律,表情严肃自然,两眼平视向前;要注重新生寝室文化建设,按照军训期间寝室标准营造良好的寝室环境。通过教官的传、帮、带,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要注重队列训练的严格正规,这样不仅能矫正学生的不良习惯,还能磨炼他们的意志,增强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军训汇报表演是高校军训计划的最后一项,不仅能检验各院系方队的训练效果,更能加深学生们的集体主义感。通过分列式、太极拳、搏击操、军体拳和军歌方队的表演,充分展示出新生昂扬的精神风貌。表演结束,各院系要组织新生有序送别教官,使学生与教官的情义升华,更是感恩教育的良好时机。
(三)实现全过程军训思想政治教育与征兵工作的有效互动
军训时间调整后,军事技能训练恰逢大学生征兵工作之时,两项工作密切相连,相互促进。在军训过程中渗透征兵宣传动员工作,引导学生增强爱国意识,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磨炼他们的意志品质,鼓励他们积极参军入伍,为我国国防事业贡献力量。同时邀请承训教官为在校学生做征兵报告会暨政策咨询会,详尽地介绍征兵报名程序、入伍义务兵退役后的经济补助标准等相关政策,悉心解答学生相关问题,并邀请退伍复学的学生现身说法,激发学生投身国防建设、心系国家安危的热情。
(四)加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
在军事技能训练结束后,高校学生工作人员要以加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为途径,保持大学生群体的先进性。不可回避,一些大学生经历过军训磨炼后回到寝室,表现出困意十足、松散无度、自由主义、狂野发泄,与高校军训人才培养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加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夯实寝室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在后军训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高校学生工作队伍要深入推进"六进入学生公寓"的落实,具体措施如下:(1)辅导员进入学生公寓。在学生公寓设立辅导员办公室,辅导员要深入学生寝室,检查学习、卫生、纪律、安全等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现实表现,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耐心细致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为学生解决问题和困难。(2)党团组织进入学生公寓。充分发挥学生党员、重点培养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模范带头作用。(3)心理健康教育进入学生公寓。发挥学校心理健康"三级"教育机制的作用,深入学生寝室,积极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咨询与服务。(4)德育考评进入学生公寓。把学生在寝室的表现纳入德育考评范围,全面评价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把德育考评分作为评定奖学金、助学金、评优和学生入党的重要依据。(5)学生社团组织进入学生公寓。学生社团以学生寝室为平台,面向学生开展适合学生群体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调动学生参与寝室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提高学生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6)学生自律组织进入学生公寓。在党团组织的指导下成立学生寝室自律管理委员会,充分信任学生、依靠学生、尊重学生、确立学生在寝室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结语
军训时间调整涉及省内部分高校,他们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学计划上做出调整,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也要做出改进。在新形势下,由于缺乏可借鉴的管理模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暴露出一定不足,这是在情理之中的,因此需要高校学生工作人员不断探索、积累经验。
针对军训时间调整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新问题,本文阐释了大学生军训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严抓新生入学第一学期学风建设,加强新生养成教育;注重全过程的军训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实现军训与征兵工作的有效互动,培养大学生的坚韧品格;加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巩固军训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为黑龙江省军训时间调整的部分高校提供参考,为黑龙江省军训改革贡献力量。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