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近年来,随着"以人文本"理念的不断深入和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要求的提出,学术界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内涵、人文关怀缺失、人文关怀内容构建及实现途径研究等问题做了大量研究 ,这些成果为做好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人文关怀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以及如何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路径研究,为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思路。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丰富人、发展人、完善人,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在尊重学生个性需求、个体差异和主体地位前提下,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呼唤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否更多地倾注人文关怀,已经成为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成败的重要标准。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人文关怀的关系
1.二者研究对象的一致性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塑造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及行为的过程,其出发点是人,落脚点也是人;学校要关心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关注学生发展。学生在关心自己的同时,也要关心、理解他人、关心集体、关注社会。人文关怀也始终将人作为自身关注对象,核心是以人为本。所以,二者的研究对象是一致的,都是人。
2.二者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重在发现、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目的是培育人、塑造人、转化人、完善和发展人,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人文关怀所蕴涵的真善美的价值也是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所以,二者的培养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3.二者体现内涵的一致性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关注大学生当下的既定特征,更关注大学生未来的发展以及对生活的自觉反思和自律。人文关怀所关注的生活意义也在于人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是对人未来的规划。所以,二者体现的内涵是一致的。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育人实践活动,直接、自觉、忠实地阐释了人文精神的内涵,从一定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种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人文关怀的过程,人文关怀也成为新时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手段。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现状
1.重形式,轻实效。长期以来,各高校都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到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普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重视"形式"、外在表象、"花架子"工程,喜欢做看得见、摸得着、见效快的工作,忽视了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情况,不能踏踏实实、耐心细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真正地关怀学生,全面发展。
2.重功利,脱实际。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过程存在明显的功利主义思想,注重外在形象和所谓的"政绩工程",重视宣传环节、举办各种活动,至于活动是否充分体现其价值和意义,活动的效果如何,考虑较少。甚至有时只顾强制性地完成任务,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心理感受,不深入学生学习和生活实践,不开展针对性的调研工作,达不到良好的效果。
3.重过程,轻结果。有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关怀时,仅限于了解情况,反映问题,为不出问题开展工作,为完成任务而开展工作,用教师的身份、教师的权利开展工作,讲大道理论、讲套话、讲空话的情况多,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情况少,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需要。
4.重灌输,轻沟通。思想政治教育多数情况下,还是以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为主,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意识和身份。教化色彩浓厚,希望把学生培养成顺从。而90后的学生独立性强,对别人的说教接受效率低,甚至有些学生出现抵触情绪。师生间缺乏沟通,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不能用情感这把钥匙打开学生的心扉,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来解决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的困惑和难题。
5.重群体,轻个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需关注整体学生,而非个别学生,同时更要注重和关心学生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实际工作中,却存在忽视学生个性成长、发展的现象。对"四困学生"即学习困难、家庭经济困难、心理困惑和就业困难的学生关注也仅局限于"别出事",要在个体的思想、学习、情感、交往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心,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关心和学校的温暖。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分析
1.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人文关怀思考得较少,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重大意义认识不够,实际工作中必然忽视人文关怀的全面性、必要性、持久性和发展性。仍然强调用传统的标准来要求和塑造个性强烈反差大的90后大学生,注重培养听话、服从的学生,做法,不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2.有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人文关怀的观念转变不够,方法陈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步伐,因老观念、老方法致使教育者的"教"与"育"脱钩,理论与现实脱皮,人文关怀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失去效果。
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机制不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界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努力,对学生进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但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育人合力形成不济,缺乏有效的整合机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动态掌握不及时,信息搜集、反馈和评估不全面,也就不能更好地对学生实施人文关怀。 4.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载体的利用和建设不足。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载体应该是丰富多样的,且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目前,除手机、网络等物质载体利用率较高外,由于受到办学条件尤其是经费紧张的影响,载体建设的投入经费不足,各种活动的举办也受到限制。校园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有待加强。
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路径选择
1.健全保障机制,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工作目标
学校党委要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规范管理,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提供制度保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队伍建设,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任着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提供组织保障;加大经费投入,建立专项经费,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提供物质保障;学校各部门加强联系,密切合作,形成合力,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提供各方资源;形成育人的长效机制。
2.改革思政课质量考评体系,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注重知识的掌握,忽视能力的培养。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注重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实绩。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思政课教师除了完成理论教学任务外,还要善于总结担任班主任、结对子帮扶学生,推荐经典教学文章,撰写个人博客等方面的工作经验,互相交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在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生活状况外,注重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科学合理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解决好学生关心的入党推优、评奖评助、就业等实际问题。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回归到人,应把人作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来培养,而不是把人当做社会的被动客体来塑造。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时代需求;从价值功能的角度看,培育和提高学生主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从教育目的角度看,人文关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最大程度的肯定,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
4.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提升学生精神品味
人文关怀以关心和尊重人的精神需求为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不仅是使人成为一个社会人,自觉遵守社会的道德和法律规范,而且也要尊重人的内心需要,促进人的个性得到全面而协调的发展。在满足学生低层次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满足更高层次的成长和发展性需要的精神需求。引导学生如何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不陷入功利物欲的泥潭,始终保持对真、善、美的追求。思想政治教育最终要达到激发学生追求高层次需要的目的,引导学生提高品德,追求真理、坚定信念、实现理想等高级精神内容,提升学生精神品味。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帮助大学生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体现大学生情感和归属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有效方法。和谐校园文化是构建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载体,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90后学生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家庭环境下成长,人际交往中存在着与其他人难以相处的问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发挥第二课堂的积极作用,全面锻炼与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加强大学生情感教育,学会处理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以及恋爱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心怀感恩之情,以积极、包容和健康的心态面对社会。
6、充实教育内容、改进工作方法,增进人文关怀
合理布局、科学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同时要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改进工作方法,传统的"一刀切"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现状,现实要求进行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达到思政教育目的。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减少自上而下的灌输式教育,让学生自主自由的主动吸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应有之义,是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本前提。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