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政治论文:政治伦理化与伦理政治化比较启示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8-01-10 23:04:21

  政治的伦理化与伦理的政治化有相似之处,它们都认为政治和伦理是合一的,将政治和伦理分开是不道德的。他们都希望找到一种方法,建立一种将道德和伦理结合起来的新秩序,但是,中西方所采取的方式是不同的。

  一

  以儒家为代表,孔子所采取的方式是从政治到道德。儒家所言"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针对的只是少数君王,对于绝大数人民而言,孔子还是趋向于依赖君王的政治号令,寄希望于国家下发政令的执行,从而建立新的社会秩序,使社会道德化。中国古代社会实行 "礼法"或者以礼代法,这种"礼法"正是孔子所主张的。孔子周游列国,把希望寄托在君王身上,试图将各国君主的人格道德化,然后通过君王的这种道德良心为礼法,在社会中推行这种礼法,将道德与政治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孔子的"礼"包含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君臣、父子尊卑有序,严格不可僭越。在孔子看来这些等级分明是一个国家得以稳定的前提,所以,等级制度是合理的。这也是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指导思想,地位无法撼动的重要原因。孔子走的是一条自上而下的政治伦理化道路,从君王的良心开始,到社会的道德化,可以说是一个贵族式的道路,孔子是这条道路的一个改良者。贵族的政治可以使政权暂时稳定,但是也必然会导致帝王的专制。

  苏格拉底则反其道而行之,他是从伦理开始,再到政治。他认为当时的社会已经完全没有生机可言了,而社会公职还给人们带来了自私的愿望,成为了满足人们私欲的手段。因此,苏格拉底反对公职制度,告诉人们不要成为公职人员,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正直的人。苏格拉底认为,在他所处的年代,公职就意味着道德的丧失,尽管他并不认为所有时代都是如此,但至少在他所处的年代是这样的。苏格拉底把希望寄托于社会良知,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方法唤回社会的良知。待到整个社会道德得到提高后,可以通过公议的形式监督整个社会的统治阶层,限制上层社会的私欲,让整个社会都处于道德规范的制约之下。用社会良心来维护现有的秩序,这是苏格拉底政治伦理化的思想。与孔子的政治伦理化不同的是,苏格拉底不将希望寄托在君王身上,而是相信整个社会的良知和道德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制约统治阶级,他要建立的是一种伦理化了的政治。苏格拉底选取的方式是自下而上的,是一种平民化的道路,虽然这种方式不会像孔子的贵族式道路导致专制,但是仅仅靠社会公德而使整个社会建立一种以良知为唯一的制约规范的新的秩序,也是不切实际的。

  二

  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是道德宗师,都对道德与政治的分离持否定态度,但是他们的做法又截然不同的,孔子比苏格拉底保守,他认为广大民众的自觉程度不高,所以从上做起,倒更像是一个道德改良主义者;苏格拉底想要建立的新秩序是建立在人人自觉的基础上,在平民接受了正规的教育之后建立一种平民政治,使广大平民也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之中。但是无论是孔子的贵族政治(政治伦理化)还是苏格拉底的平民政治(伦理政治化)都反映出了对当时政治与道德分离的不满,都想建立一种新秩序使道德和政治合一,但是他们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却是不一样的,这种差异事实上也是中西方文化的一种差异。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统治文化奉为伦理思想精华的部分,对于封

  建时代的君王是这样,士大夫更是如此。个人道德好与坏是评判一个官员是否称职的首要标准。历朝历代所推崇的以家族为本位的伦理政治思想在《中庸》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为政在人,教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学而优则仕"也反应出中国古代伦理和政治的价值取向;西方哲学家关于政治伦理讨论的核心话题一直就是"正义"。 虽然哲学家们对正义的理解不同,但是"正义"、"公正"、"平等"等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是西方哲学家一直所追求的。从荷马史诗开始,"公正"的概念已经被关注,在《理想国》中,柏拉图也提出了正义和平等的概念。"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等这些有关于平等的概念的提出都反应出西方思想家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在《方法论》出版前,西方的思想家没有想过运用哲学的方法去思考和研究问题,《方法论》出版之后,对西方思想家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们开始借助哲学的方法去分析问题。对于自己并不是很清楚的理念持怀疑态度,怀疑一切可以怀疑的理念,将问题分解开来,然后从简单入手,一步一步,再到复杂的问题,最后在综合起来分析检验。《方法论》为思想家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以及为伦理政治化提供了研究方法。

  古代中国,思想家对于问题的研究方法一直都是于事及理,于理推事。思想家们一直注重内心的自省,做事要求无愧于天地良心。"五日三省吾身"、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都是中华几千年思想的精华所在。无论是在研究政治还是道德准则抑或是人际关系,中华民族一直将这些原则作为自己的信条,深埋于心,根深蒂固。政治和伦理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分离过,自从政治学和伦理学的研究领域扩大后,内容也扩充了,我们应该在充分了解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下,积极借鉴西方的科学研究方法,将政治伦理的研究进一步推进。

责编:杨盛昌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