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一、政治文化的多元格局
一个国家的政治现代化,必然与该国的政治文化相关。那么,何为政治文化?不同学者给出的解释也有所不同,本文所取的为王浦劬老师在《政治学基础》中所给出的定义,即"政治文化是政治关系的心理和精神的反应,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的感受、认识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综合。"
就政治文化的格局来说,众所周知,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正处于体制创新和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作为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国家,相对于早期发达国家而言,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任务更为艰巨,过程也更加错综复杂。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也不过短短几十年,因而与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覆盖有着两千多年传统的君主专制的政治文化和在当代仍然具有巨大扩张力的资本主义政治文化的影响。因此,从政治文化的格局来看,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成分相当复杂,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传统政治文化,即传统政治文化在新的条件和环境下历史的逻辑的发展;二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这是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主体部分,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逐步确立其主导地位的结果;三是外来的尤其是西方政治文化,这是中西政治文化交流、碰撞的产物。
从结构上分析,文化有主流文化和亚文化、反文化的区分,政治文化也是一样的。在当代中国,以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为主政治文化,同时,还存在形形色色的亚政治文化,以及反政治文化。在主流政治文化之内或之外,存在着形形色色的亚文化。这些亚文化的存在,是社会逐步走向多样化带来的必然结果,也是一种历史进步,它使不同阶层的人们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政治价值与理想、政治行为模式有了一定的差异性,形成"和而不同"的局面,为各种文化的交流、促进文化的生长,提供了条件。反政治文化,是与主流政治文化相矛盾或冲突的政治文化。在我国当前,反政治文化主要表现为极端利己主义的政治文化、全盘西化的政治文化等。总体上看,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整体上看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为主流的,在这种主导政治文化之下,各阶层政治文化各有其特点,形成一个转型期较为和谐的政治文化结构。同时,对反政治文化的影响亦不可忽视。
二、中国政治文化的矛盾统一体
就政治文化的系统上来看,其实在平时生活中不难发现,我国的政治文化处在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当中。首先,主体意识与依附意识并存,权利观念与权力本位并存。其一,主体意识与依附意识。近年来,公民意识的普遍增强,特别表现在各级人大代表的代表意识增强、基层自治制度框架中公民参与意识的增强,民众不再把政治选举、政治参与当成与己无关的事情,同时也不像过去那样陷入政治狂热,而是将政治活动与自身权利、利益联系起来,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理性色彩。与此同时,也应看到,由于封建文化的根深蒂固和制度的不完善,封建依附意识还存在着。既有一定程度的主体意识,同时在具体问题上有失去了自我主体,使一些人呈现出双重政治人格。由此,培育独立的政治主体人格依然任重道远。其二,权利观念与权力本位。对权利的认同与保护是现代政治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国家加大了权利保护的力度,个人的生命权、健康权、财产权、政治权利等公民权和人权保护已得到宪法的认可和一定程度的落实,个体的权利观念和国家的实现、保护权利观念在日益加强,个体对权利的要求不断得到落实。与此同时,也应看到,权力本位的思想还严重存在着,表现为:为私人利益或制造政绩工程随意侵害个人权利;公共权力对市场的不适当的干预或侵蚀;民众对政治权力的向往、追求、企盼与仰慕等。
其次,梁启超先生曾提出的新民观包括群集权限观和权利义务观,即确立合理的群己关系,懂得利己与利他的关系。在我国,个体要求和集体观念两个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就个体要求来说,独立的主体人格正逐步形成,然而,这种个体意识具有一种感性而非理性的特色,导致对他人、社会利益的某种漠视,在政治生活领域,则导致利用公共权力满足自身要求或对涉及到公共利益的政治活动的消极与被动等现象。就集体观念来说,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带来的个体意识的凸现,过去的绝对集体主义观念已被打破;另一方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体主义缺乏理性自觉,思想认识、工作方法还停留在对集体主义的绝对化的理解之上,阐释起来,还是以"忠君报国"作为其思想资源,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作为基本原则,表现出空洞、无力、与现实脱节。
三、中国政治文化的转型路径
"面子工程"即言说与行为不一,在当代,个别干部的言行不一、人前人后不一,假话空话连篇,形式主义仍有较大市场,时时能看出传统政治文化陋习的影子。潜规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政治规则背后的一套不成文规则,潜规则比正式规则更起作用,其发挥作用更为隐蔽,这一规则塑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官场政客。"面子工程"和"潜规则"问题折射出当前我国的政治文化在许多方面矛盾的一面,因此政治文化转型显得尤为必要,笔者认为,中国政治文化转型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政治观念上从人治走向法治
众所周知,传统社会是人治的社会,权往往大于法。传统社会虽然用伦理纲常来维持统治秩序,用道德自律来培养政治人格,"让一个人来统治,这就在政治中混入了兽性的因素。常人既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岁最好的人们'贤良',也未免热忱,这就往往在执政时引起偏向。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审的和理性的体现。"市场经济需要建立一整套的"游戏规则",社会主义建设也要一系列制度保障,"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在当前的情况下,随着法治化进程的不断进步,民众在执法、司法过程中更多看到的是"依法办事",因此在不知不觉中,人治思想、清官思想等也将进一步淡化。
(二)政治人格上从人身依附转向独立自主
传统社会中政治交往看重的是身份,市场中更多的是契约,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上,自我意识明显增强,人们越来越感受到了"自我"的价值。除此之外,政治体制中对公民个人权利的保护和不断放宽也更直接的影响了现代政治人格的形成,民主精神在政治体制的改革与完善中更加深入人心。
(三)政治态度上从以往的政治疏远、政治冷漠向政治积极参与转化
从前,参与政事被看做是掌权者的事,与我们小老百姓无关,民众最多就是当个"看客"罢了;而"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政治参与的扩大,造就参与基础的多样化,并导致自动参与代替动员参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政治民主化的推进,促使了个体意识的萌发,平等、自由、权利观念使民众再次得到启蒙,对合法利益的主动追求影响政治决策、政策制定等等。可以看到,民主、法治意识的增强,已使政治文化呈现出公民文化的特征,而非传统社会中更多地域性、依附型的政治文化。
(四)政治倾向由激进变为和缓包容
以前,激进观屡屡被青睐,一方面反映出底层民众生活条件艰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民众在政治情感上的极端思想。当今社会的多元化,使得人们得以在各个方面政治倾向的转型表现在政治思维方式和政治行为模式两个方面。在政治思维方面,从绝对对立转向宽容、包容与适度;在政治行为模式方面,适应时代主题的转换,实现从革命的政治文化向建设的政治文化的转型,是走向现代性政治文化的重要方面。
纵观当代中国政治文化,虽然与市场经济等大环境不适应的环节和方面还是不少的,并且是深层次的。其中,封建传统的影响尤为严重,表现在政治生活各层面、各领域,反对封建传统是政治文化转型的重要任务。但是,可以说,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走势、转型是令人乐观的。从中国政治文化现实状况来看,实现政治文化转型,关键在于人的培育与塑造。通过对人的政治观念、政治态度、政治人格、政治思维方式、政治行为模式等的矫正,使传统人逐步成为现代人。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