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基本特征的明确概括,是党在建设社会主义实践中取得的新的重大认识,标志着我们党已经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三个基本特征。这三个特征紧密相连,有机统一,共同构成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内涵
文明,在广义上讲,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成果和财富的总和。它是人类社会及其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同一定程度的劳动分工、国家和阶级的产生和出现,它标志着人类摆脱野蛮的进步状态和程度。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一个由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构成的完整体系,是人类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文明成果,是人类的政治创造。其中政治意识文明是政治文明的精神状态,政治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的规范要求,政治行为文明是政治文明的外在表现。
政治文明内容主要体现在政治文化观念、政治法律制度和政治实践行为三个方面。从文化角度,政治文明体现的是民主、平等、自由、人权等观念,追求的是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此外还包括进步的政治思想和政治道德等;从制度上说,政治文明包括完善的民主政治制度和与之配套的政治运行机制、监督机制,以及确保这种制度和机制合理运转的规范程序;从实践上说,政治文明表现为廉洁、高效、民主的行政活动等。
就政治文明的本质而言,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中相对于政治蒙昧和政治野蛮而表现出的一种政治进步状态,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即新的生产关系和新的社会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的集中体现与重要标志。它的发展程度主要通过不同时期社会统治者或国家管理者对于国家的性质、职能、目的、组织形式及治国才略等问题的认识和实践来体现。
主义新型文明系统,特别是政治文明形态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邓小平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把政治体制改革、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民主与法制紧密联系起来,用日益完善的政治制度和法律把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领域中的民主原则、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科学上的提出,经过了反复实践创造和理论概括。江泽民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命题,把政治文明从精神文化范畴中分离出来,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列,确立起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文化属性,并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十六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文明形态的整体,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互为条件、互为目的、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有机统一体。在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和丰富的历史经验基础上,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获得了现代政治文明发展要求的新成果。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不仅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而且通过了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制度文明的建设迈进许多,特别是 "政治文明"概念在执政党的文件中的明确提出,表明了党的第三代领导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政治权力的运作,包括权力的分流、利益的分配、决策的制定、制度的设计、手段的选择和目标的确定等方面,向更为科学和更为合理的形式发展,也即对如何以更为文明的方式进行国家治理展开的一种积极的战略思考。
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现实意义
第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我们党的代表大会的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与党的基本路线中规定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致的。
第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人民群众的利益包括了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要为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建设一整套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政治机构、政治规范和政治文化。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