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社会学论文:幸福及其实现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6-30 17:50:24

    摘 要: 从幸福的渊源即快乐论和实现论入手,通过不同观念、不同研究取向的比较,分析幸福的概念。另外,从社会心理学角度,阐释幸福的本质及其要素,多取向地分析幸福感的心理机制及其理论模型,并结合幸福感的心理机制探讨实现幸福或提升幸福感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幸福; 心理机制; 主观幸福感
   一、幸福的理解( 一) 幸福的渊源从西方哲学传统上看,有关幸福的概念与理论可以归结为两种基本的类型: 快乐论( hedonic) 与实现论( eudemonia) 。将幸福感等同于快乐主义愉悦或快乐的历史源远流长。快乐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伊壁鸠鲁。快乐论认为幸福是一种快乐的体验。虽然幸福感的快乐主义研究视角占据主导地位,但是许多西方的哲学家、宗教领袖和牧师反对将快乐作为幸福感的基本标准,并且提出了实现论,其代表人物主要有亚里士多德。实现论哲学渊源认为主观幸福感不等于幸福,并非所有已经实现的期望都能增进幸福。实现论认为幸福不仅仅是快乐,更是人潜能的实现,是人的本质的实现与显现。
  相对于西方学者而言,我国古代的先驱们关于幸福的见解显得有些零散,更多的是提出各种思想,并没有上升到完整的理论水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幸福被认为既是一种生活方式,又是一种心灵体验,同时还是一种对生命的理解和领悟,并且幸福与道德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例如,儒家强调心灵的泰然,幸福在于心灵而不在于外物。道家强调幸福在于心灵的自然。在道家看来,每个人都有其先天本性,只要自然本性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就是幸福,这是一种认知上的领悟与超越,进而会践行一种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的生活方式。佛家的幸福则强调心灵的超然,均从心灵上看幸福,所以有福无福也是由心而起,但这种幸福并不是心灵的反应性感受,而是一种心灵的修炼、一种智能、一种领悟。
  ( 二) 幸福的不同理解1. 不同观念中的幸福讨论和分析了认知观、快乐观、情绪观和混合观中对幸福的不同理解。纯粹的认知或态度观认为,幸福观是一种认知状态,或者更确切地说,从这个术语的哲学意义看,幸福是一种人生的积极态度。幸福仅仅是以积极的态对这种观点持有最强烈的反对意见。他认为我们很少能够持有认知观理论所要求的人生整体态度,因为大部分人在大部分的时间里,没有事实能够简单地表明,他们在总体上对自己的人生是否满意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意。快乐观认为,幸福是快乐相对于不快乐( 或"痛苦") 的差别程度。幸福存在于积极的或良好的情绪平衡感中的观点,可以认为是快乐观的一个特殊的版本。情绪观认为幸福是某种积极的情绪状态,这种状态不需与某种特定的事情有关。Sumner将这种积极的情绪描述为精神上充满能量、活力和轻松的一种感觉,"一种乐观或愉快的情绪,它可以使你对自己的人生和周围的世界持有多姿多彩的观点与看法"。他还指出,这种感觉包括从表面上的满足感到内心深处的成就感。混合观认为幸福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状态,其中,一部分是认知的,一部分是情绪的。所谓幸福,可以概略地认为: ( a) 在认知上以积极的态度从总体上评价自己的人生; ( b) 具有良好的感觉。但这两种成分并不总是相互同步地发生变化。而且这两个维度是怎样组合在一起形成单一尺度的幸福,到目前为止还并不十分清楚。例如,假定 A 比 B 持有更加积极的人生态度,但 B 却比 A 有更好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混合观,我们并不清楚 A 和 B 究竟谁更幸福。
  2. 不同研究取向中的幸福基于不同的哲学传统,幸福感研究从一开始便存在不同的取向,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存在三种思路。对积极情绪和生活满意评估构成了研究的第一种思路,即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是从快乐论( hedonic) 发展而来,它认为人的幸福是由人的情感所表达的,幸福就是对生活的满意,拥有多的积极情感和少的消极情感。它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对生活整体的满意程度愈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愈多而消极情感愈少,则个体的幸福感体验愈强。
  作为一种心理反应,人们对幸福的体验存在一定的个人偏好和差异,但是主观幸福感取向认为幸福在本质上是指一种愉快和满足的客观心理反应。而心理幸福感( PsychologicalWell - Being,简称 PWB) 是建立在 Aristotle 提出的幸福论( eudaemonism) 或自我实现论( self - realizationism) 基础上的,认为幸福并不只是情感上的体验,而更应该关注个人潜能的实现,即幸福就是人的自我实现。除了从微观层面研究幸福以外,还有一种从社会层面研究个体的幸福感,即社会幸福感( Social Well - Being,简称 SWB) ,它为现代幸福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社会幸福感是指个体对自己与他人、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质量以及对其生活环境和社会功能的自我评估。主观幸福感( SWB) 与心理幸福感( PWB) 都以个体为中心,但主观幸福感( SWB) 把快乐定义为幸福,侧重个人主观体验和感受; 而心理幸福感( PWB) 则把幸福感理解为人的潜能实现,从人的发展角度诠释幸福。社会幸福感从人的社会存在考察人的良好存在,关注公共领域,更关心个体对社会的贡献和融合。不同幸福感取向的研究可以增进对幸福感的实质理解,这样才能体现幸福感是快乐与意义、享受与发展、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二、幸福的要素Diener提出幸福由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感这三个要素构成。生活满意感是个体对生活幸福程度的总体判断,积极情感是指如愉快、高兴和轻松等积极的情绪体验,消极情感则是指抑郁、悲伤和焦虑等消极的情绪体验。这三种成分的组合构成了对幸福总体感知的整体视角。
  Kim - Prieto 等认为幸福包括大量的成分,例如幸福、生活满意度、情感平衡、成就和压力,其核心是情感和生活的认知评价。评价从特定和具体的延伸到总体和抽象的: 从即时体验到对生活的总体评价等进一步深化研究,提出了幸福的层级模型,认为主观幸福感具有多面性。层级模型的最高一级是主观幸福感本身,它反映了某人生活的总体评价。下一级是四个特定的成分,它们有助于更精确地理解某人的主观幸福感。积极情感、消极情感、满意度和满意域这些成分彼此之间适度相关。当然这些成分间也存在很多细微的区别。积极和消极的情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中正在进行事件的基本体验。情感成分体现了人们对其生活状况的及时评价。情感评价表现为情绪和心情。尽管关于这两个概念的本质和关系还存在争论。总体生活判断指某人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满意域则是反映某人对其生活具体领域的评价。
  三、幸福感的心理机制关于幸福感的研究,由于研究者采取了不同的角度,学术界逐步形成了各种理论模型,从不同方面解释了幸福形成过程中的心理机制。这些理论模型促进了对幸福感本质的认识,也引发了对幸福感本质的进一步思考。当然,目前幸福感理论模型还处于多元的探索时期,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有待进一步完善、整合与发展。
  ( 一) 主观幸福感的理论模型1. 目标调节理论目标调节理论认为主观幸福感( SWB) 产生于需要的满足及目标的实现。目标种类、结构、向目标接近的过程和目标达成影响个人情感和生活满意感。一般认为,正性情感与目标的出现和维持有关,也与趋近目标及实现目标有关; 而缺少目标、目标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指向目标的活动受干扰则会产生负性情感,目标主要是通过自我效能这一中介变量154影响主观幸福感( SWB) 。成功的体验会使人们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建立起强大的自我效能,从而提高主观幸福感( SWB) 。与这些理论有关的是人们选择的目标的结构与内容,与人们知觉的个人目标的关联过程一样影响幸福感的形成。目标与个人生活背景相适应才能提高主观幸福感( SWB) 水平。生活背景重要成分之一是个人的生活文化背景。造成人们体验幸福感系统差异的特殊文化维度是个人---集体主义或自我独立---依赖概念。此维度定义特征是个人将自己看作自控的自我满足的个体的程度。在个人主义文化中如美国和欧洲,个人倾向于区分自己与他人,与自我相关的情感如自尊,与主观幸福感( SWB) 尤其紧密相关; 而集体主义取向的文化中,个人的主要目的并非区分自己与他人,而是与他人保持和谐一致,个人理想往往是所属群体的理想,有关自我的情感在集体主义取向的文化中对决定生活满意度显得不那么重要。此结论在美国大学的白人学生与亚洲学生中得到证实。
  2. 社会比较理论社会比较理论从早期仅强调对比的结果发展到近年来比较信息的多样性、比较方式的多样化,因此理论更为复杂。
  许多研究发现,与幸福的人比较( 向上比较) 会降低主观幸福感,与更不幸的人比较( 向下比较) 会提高主观幸福感。
  社会比较对许多领域内的满意感判断都具有较强的预测力。
  社会比较过程包括: 获得社会信息、思考比较社会信息以及对社会比较作出反应,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反应。
  人格为社会比较涂上"个人色彩"影响比较的方式: 幸福的人常作向下比较,感到不幸的人既作向下也作向上比较; 乐观者倾向于注意比自己差的人的数目,而悲观抑郁者却相反。社会比较差距的感知来自内部即人格的影响,而非各比较项目实际情况,由于人格特质不确定,比较结果也不定,向上和向下比较都可能增加或减少主观幸福感( SWB) 。个人的社会环境并不能通过社会比较对其主观幸福感( SWB) 产生长期影响。
  3. 适应和应对理论Helson 最初将适应定义为: 对重复出现或持续的刺激反应性降低。人们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会适应良性和恶性事件,以便不会始终保持狂喜或失望状态,情绪系统对新事件反应最强烈,随着时间推移反应逐渐减弱。正是因为人们对很多事情似乎都能在相当短的时间内适应,所以它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有些生活事件对主观幸福感( SWB) 影响较小。现有研究证据表明对事件的适应是理解主观幸福感( SWB) 的重要因素。对残疾者、被监禁者及居丧者等等的研究为适应的作用提供了丰富的支持性证据。但人们并不能彻底迅速地适应所有环境,很多情况如贫困和丧偶的适应相当慢; 而另一些生活事件如收入增加、被监禁能很快适应; 但对噪音饥饿几乎难以适应。随着研究的深化,适应是代表了情绪反应量的降低,还是个人目标和生活策略的调整,成为了关于适应现象的一个重要问题。例如,肢体残疾对人是破坏性的,它会影响个人的日常生活和长期目标,但当个体学会如何应对这种丧失,相应调整自己的目标时,就可能会适应。此时,个体并未像 Helson 的适应定义中那样,减弱对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而是重新建构了有关刺激及刺激对自己生活影响的认识。这就涉及到了个人主动的应对过程。应对强调了个体的主动作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过程,而不再是习惯化中机械被动的生物过程。某些应付策略与较高水平的主观幸福感( SWB) 有稳定的相关。在控制人格变量的情况下,这一相关依然保持。
  4. 评价系统模型研究者认为人们对各种生活事件的评价结果与其幸福体验及其后来的行为反应密切相关。诺贝尔奖得主( Kahne-man) 及其研究小组对人们的各种评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评价系统模型。该模型总结出在主观幸福感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四类效用,主要包括: 即时效用( instantane-ous utility) 、回忆效用 ( remembered utility) 、抉择效用 ( deci-sion utility) 和预期效用( expected utility) 。现今幸福学领域的研究者都一致认为,评价系统在人们的主观幸福感中形成过程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自评价系统的模型提出以来,心理学家已发展出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如经验取样法( 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ESM) 等。
  ( 二) 心理幸福感的多维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在心理幸福感的研究中,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理论出发,得出了自己认为对心理幸福感合理的界定。其中出现了两种较为有影响力的研究理论: Ryff 等人的多维理论与 Ryan和 Deci 的自我决定理论。Ryff 认为幸福不能等于快乐,批评了主观幸福感对于情感的过度关注。幸福感不仅注重保持愉悦,更重要的是追求真正潜能的实现。Ryff 等人在总结各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心理幸福感的多维模型。多维模型指出了人类自我实现的 6 个维度: 自我接受、个人成长、生 活 目 标、良 好 关 系、环 境 控 制 和 独 立 自 主。这 6 个维度从理论上和操作上定义了心理幸福感( PWB) ,有助于调节情绪与促进健康。同时 Ryff指出在这六个维度中对于人的健康而言,对生活目标的追求和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其次便是对自我的尊重和掌握。Ryan 和 Deci 的自我决定理论( self - determination theory,SDT) 是另一个以实现论作为幸福感核心概念的理论模型。自我决定理论提出了三个基本心理需要: 能力需要( need for competence) 、关系需要( need forrelatedness) 和自主需要( need for autonomy)。这三种基本的需要,不仅是推动个人成长和整合自然倾向不可或缺的条件,也是建构社会发展和个人幸福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自我决定理论重视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与幸福体验的关系。基本需要的界定不仅是心理健康的最低要求,而且也描述了社会环境必须为人类提供心理健康和成长的营养。幸福感理论模型的发展,勾画出了幸福感的研究脉络,也多角度地阐明了幸福感形成过程中的心理机制。因此,幸福感研究需要将这三种幸福感理论模型进行整合,从而构建幸福感整合模型,促进幸福感理论的深化与应用,形成主观到客观、个人到社会的统一的现代幸福感研究新格局。
  四、提升幸福感的策略提升幸福感是人类发展的强大动力,国家出台的关系民生、民计、民权、民情、民心的政策和措施及其行动将为提高人们的幸福感提供外部条件。对于个人而言,重视的是主观的幸福还是客观的幸福,是物质满足方面的幸福还是精神追求方面的幸福,常常依赖于个人的不同视角,因此幸福也因人而异。根据幸福产生的心理机制,提出以下策略,从而更好的引导人们提升幸福感。
  ( 一) 塑造健康体魄Lerson 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老年人生活状况诸因素中,健康状况与生活满意度最为密切。很多研究均证实了身体健康状况对老年人的幸福感有显着影响。而且随着年龄的进一步增大,健康的影响力也越大。Bowling研究表明,85 岁以上的老年人,只有健康状况对幸福感( 以LSR 评定的生活满意度为指标) 有显着影响,而社会支持网络和非正式帮助的影响均不显着。其中,自我评价的健康状况对幸福感的影响更大。当健康状况妨碍一个人目标的实现,它将对主观幸福感( SWB) 产生消极影响,但通过改变目标,心理可能会适应新的标准。但是,某些健康条件非常重要,它可能妨碍一些远大目标的实现,因此,不可避免的影响了主观幸福感( SWB) 水平。因此塑造健康体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 二) 降低幸福的高度目标理论认为主观幸福感( SWB) 产生于需要的满足及目标的实现。目标种类、结构、向目标接近的过程和目标达成影响个人情感和生活满意感。没有目标或者目标过于渺茫,会让人感到疲惫或者懊丧。而我们的目标定的过高,也会缩小成功的机遇,从而降低自我效能感。当我们总是感觉不到幸福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我们没有把幸福的目标定位在自己能够实现的尺度内,而是随意变化和膨胀。所以首先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实事求是地制定目标。如果努力之后,仍然无法实现目标,就应降低幸福的高度,及时调整既定的目标。
  ( 三) 生活上常作向下比较人们的幸福感往往受到其心理参照系的重大影响。根据社会比较理论,与幸福的人比较( 向上比较) 会降低主观幸福感,与更不幸的人比较( 向下比较) 会提高主观幸福感。乐观者倾向于注意比自己差的人的数目,而悲观抑郁者正相反。社会比较对许多领域内的满意感判断都具有较强的预测力。比较差距的感知来自内部即人格的影响。所以当我们不幸福的时候,多作向下比较,多想想那些比我们更不幸的人们。
  ( 四) 多渠道激励自己Thrash 和 Elliot 的研究发现,激励和积极情感高度相关而和消极情感没有相关,激励和积极情感随着时间共变。包含有激励的特别片段提高积极情感,适度地减弱消极情感。激励和积极情感在一周内的分布状况除了激励在周末降低,而积极情感没有,其他方面相似。这些研究揭示了激励和积极情感之间具有稳定的关系。因此多渠道的激励自己,增加积极情绪的积累,将大大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 五) 培养积极应对方式应对方式( coping style) 是个体对环境或内在需求及其冲击所作出的恒定的认知性和行动性努力。积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 SWB) 呈正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 SWB) 呈负相关。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建立一个关系网络,有利于社会支持的获得,从而可以获得较多的帮助和体验更多的生活满意度。较多地使用解决问题和求助类应对方式的个体幸福感水平高,反之较多使用退避、不良情绪和发泄应对方式的个体幸福感水平低,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 SWB) 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可见成熟型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 SWB) 之间呈正性相关关系,不成熟的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 SWB) 之间呈负性相关关系,培养积极的应对方式可有助于幸福感的提高。精神信仰、给普通生活事件赋予积极意义、积极的再评价、问题焦点式应对、理性行为、寻求帮助、从逆境中吸取教训等应付方式被研究者认为是有效的,并且使用这些应付方式的人具有更高的幸福感水平。
  五、结语幸福感是人类的一种高级心理活动,是人类存在的最终目的。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的不断丰富,阐明幸福的本质,研究幸福感产生的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以及提升幸福感的策略将是学者们终身的责任。未来的研究可以将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以及社会幸福感加以整合,构建统一的理论模型,更精确地考察幸福的本质及其心理机制。同时,结合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对幸福感生理机制的相关成果,将幸福感的生理和心理机制结合起来全面考察和深入探索,从而更好地引导人类奔向更幸福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Diener,E. The Evolving Concept of SubjectiveWell - Being: TheMultifaceted Nature of Happiness[M]. Assessing well - being: The Col-lected Works of Ed Diener,2009.[2]方纲. 幸福测量: 主客体方法及其整合[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3) .[3]张进,马月婷. 主观幸福感概念、测量及其与工作效能变量的关系[J]. 中国软科学,2007( 5) .[4]Bostic,T. J . and Ptacek,J. T. Personality factors and the short -term variability in subjective well - being[J].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2001( 2) .[5]张陆,佐斌. 自我实现的幸福---心理幸福感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2007( 1) .[6]严标宾,郑雪,邱林.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 2) .[7]苗元江. 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幸福感理论与测评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156[8]Brülde,B. Happiness theories of the good life[J].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2007( 8) .[9]Haybron,D. M. Happiness and ethical inquiry[M]. Psychology ofWell - Being,New Brunswick,Canada: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Press,2001.[10] Sumner,L. W. Welfare,Happiness,and Ethics[M]. Oxford,UK: Clarendon Press,1996.[11]Diener,E. ,Eunkook,S. and Richard,L. Subjective well - be-ing: 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J].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9( 2) .[12]王燕. 国内外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展[J].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7( 2) .[13]苗元江,陈浩彬,白苏好. 幸福感研究新视角---社会幸福感概述[J]. 社会心理科学,2008( 2) .[14]Diener,E. Subjective Well - Being[J]. Psychology Bulletin,1984( 95) .[15]Kim - Prieto,C. ,Diener,E. ,Tamir,M. ,Scollon,C. and Diener,M. Integrating the diverse definitions of happiness: a time - sequentialframework of subjective well - being[J].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2005( 6) .[16]苗元江. 主观幸福感解释模型综述[J]. 赣南师院学报,2002( 5) .[17]吴明霞.30 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J]. 心理学动态,2000( 4) .[18]Diener E. Subjective Well - Being and Personality[M]. AdvancedPersonality,The Plenum Series in Social / Clinical Psychology,New York:Plenum Press,1998.[19]唐剑. 上海城市弱势妇女群体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20]顾媛媛,罗跃嘉. 主观幸福感的脑机制[J].

责编:古斯琪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