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一般来看,金融危机成因的理论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金融危机外在说,即经济危机是金融危机的根源,而金融危机是经济危机的征候和表现;二是金融危机内在说,即金融脆弱性理论。金融脆弱性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金融自由化、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深,金融危机不断爆发并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征:金融危机或者金融动荡只发生在相对封闭的金融领域内,金融危机发生前宏观经济状况良好,传统的从外部宏观经济角度来解释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越来越缺乏说服力。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人们对当代金融危机的解说越来越不得不主要的依赖于对金融脆弱性的考察。
目前西方主流经济学关于金融脆弱性的定义,总的来看可以分为金融机构的脆弱性和金融市场的脆弱性两个大的类别;关于金融脆弱性的理论也往往从不确定性、预期、投机、信息等导致的银行恐慌和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来解释金融危机。虽然马克思没有明确的提出金融脆弱性这个概念,然而马克思告诉我们,金融运动的中心是货币与信用,货币危机是金融危机的一般特征。在商品经济中,货币的脆弱性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商品的价格经常的与价值背离;二是货币的购买力总是处于升降的变化之中;三是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有可能导致债务链的断裂。货币这三个方面特点说明这种脆弱性是货币与生俱来的。因此,西方经济学的金融脆弱性理论没有能够把握危机的实质,这是理论上的重大缺陷。
从广义上讲,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因此金融脆弱性就是货币在运动中容易中断的特性,是货币在运动中所固有的性质,是金融的本性。这样的定义是从整体上把握金融脆弱性,而不是将金融割裂成金融机构或者金融市场,并且是从运动而非静态的角度来定义金融脆弱性的。当前西方经济学对金融脆弱性的解释都割裂了货币与生产的对立统一,运用的是古典的二分法,而实际上马克思在构建他对于资本主义运动规律理论的时候是基于资本循环和生产的对立统一的前提的,二者是一个整体,任何货币或者资本的运动都难以脱离生产、脱离生产关系,因此我们在考察金融脆弱性成因的时候,就要坚持货币与生产的对立统一的分析方法,坚持马克思关于金融危机的逻辑。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和危机理论的时候,首先从最大程度上抽象掉了具体生产关系的或者说不带有制度因素的商品经济入手,构建了商品生产和交换理论,建立了货币和信用的中心地位,说明了货币和信用的理论与危机理论是紧密交织的。进而马克思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纳入其中,使之具有了制度因素。马克思的危机理论为分析金融脆弱性提供了一个不同于西方金融脆弱性理论的视角,我们据此建立了一个金融脆弱性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这个框架是商品交换经济中抽象形式的金融脆弱性与生产领域结合后形成了必然的金融脆弱性。论文首先以货币的视角分析了在商品经济中货币承担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导致的抽象形式的金融脆弱性,并以"三角债"为例说明这种脆弱性的机理;然后从货币资本的视角讨论货币转变为资本之后,生产领域与流通领域的对立统一导致的金融脆弱性的必然性。马克思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金融脆弱性的逻辑思路,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虚拟资本及其演进有了新的特征,要说明现代社会的金融脆弱性,就要在先前建立的金融脆弱性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说明现代虚拟资本如何运动,从而在与产业资本的对立统一中塑造了现代的金融脆弱性特征。同时,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发展,虚拟资本总量的扩大使得单个金融机构面临的信用风险急剧上升,为了应对这个问题,各金融机构纷纷开发管理信用风险的工具,设计出了资产证券化和信用衍生品。随着这些产品的加入,虚拟资本条件下导致的金融脆弱性及传导机制进一步扩大。这样,我们就完成了对金融脆弱性的政治经济学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论文对我国金融脆弱性进行了定量分析,考察了我国金融脆弱性的潜在原因,据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责编:古斯琪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