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抢救和护理,是完成"降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产科工作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方法 通过我科住院的42例产后出血临床资料观察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约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4%,其他如胎盘因素、软产道撕裂、产妇本人凝血功能障碍、服用退奶药而中途停药、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也占有一定比例。结论 做好产前、产时的预防、监测及时发现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时给予恰当的预防、抢救和治疗措施对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产后出血 原因 护理 对策 体会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者。现对我院住院42例产后出血达1000ml以上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以及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抢救、护理方面的对策、做法和体会,以供共同探讨。 1 临床资料 2004年-2007年在我院住院的产妇,产后出血达1000ml以上者42例。年龄20-38岁,平均28岁。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31例(约占74%),胎盘因素4例(约占9.5%),子宫破裂2例(约占4.8%),产道损伤4例(约占9.5%),凝血功能障碍1例(约占2.4%);有妊娠合并症6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12例,有产前检查29例,无检查者9例,院外转入4例。转归:治愈40例(占95.2%),死亡1例(占2.4%),转院1例(占2.4%)。 2 结果 从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最凶猛的因素。胎盘因素也是产后出血较常见的原因之一。服用退奶药而中途停药,有些退奶药必须按指示服用,如果中间擅自停药,可能造成产后出血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如软产道撕裂,产妇本人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因素亦常引起产后大出血。 3 讨论 3.1原因分析 3.1.1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通常约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75%。 3.1.2由于胎盘问题而引起的出血。 3.1.3分娩过程中产道撕裂,也可发生大量出血。 3.1.4产妇本人的凝血功能障碍。 3.1.5产科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亦常引起产后大出血。 3.2产后出血处理对策 3.2.1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和抢救护理 3.2.1.1首先要做好计划生育,避免生育过多,或多次人流、刮宫;妊娠期要定期作产前检查;有高危因素者应当提前住院待产,分娩前,作好产后流血的预防及分娩时的抢救工作。加强高危产妇监护,做好产妇临产后的心理、生活护理,并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3.2.1.2做好产前、产时的监测及时发现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时给予恰当的预防、治疗措施对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2.1.3护理人员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科学态度,审慎、独慎的精神做好病情的观察。对产妇要严密观察其子宫收缩情况,注意阴道流血量以及宫底的高度。 3.2.2护理对策 3.2.2.1产后出血处理第一步是明确原因。 处理的第一步,具体做法是:产妇取去枕平卧位,吸氧,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局部止血,对宫缩乏力,静脉点滴催产素,也有宫颈注射麦角新碱0.2mg,催产素10u加强宫缩。及时按摩子宫,也可用双拳经腹压迫腹主动脉减少出血。如膀胱充盈或凝宫腔积血时,先行导尿排空膀胱,徒手进宫腔取出血块,以便恢复宫缩。如软产道裂伤立即行缝合术。 3.2.2.2要加强孕前、孕期保健。 3.2.2.3产前应定期检查,加强健康教育,对社会成员进行有关高危妊娠因素及产前保健的宣教工作。 3.2.2.4注意第一产程要密切观察产程、胎心、宫缩变化,定期肛查、了解宫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的位置,用产程图描述监测产程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产程延缓和停滞,认真仔细观察滴速和胎心、宫缩情况。第二产程要注意胎心变化及科学接生,采用容积法收集出血量;第三产程注意识别胎盘剥离征象,胎盘娩出后认真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及时缝合。 3.2.2.5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抢救护理。方法是:左手在耻骨联合上缘按压下腹,将子宫上推,右手置于子宫底部,拇指在前壁,其余四指在后壁,作均匀有节律的按摩,在按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