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摘要:吴仪副总理在2007年1月"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建议,把"治未病"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而后许多中医院积极响应,启动了中医"治未病"工程,拓展了中医药的服务功能。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渴望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中医"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和医疗技术,可能正是当今预防或减少心脑血管、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有力武器。作为承载"治未病"功能的各级中医院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会面对较大的挑战。
关键词: 治未病 中医院 机遇
中医"治未病"始见于《周易》,易医同源,中医在其发展过程中吸取了易经的许多哲学思想,《易经》和《内经》形成了中医的理论精髓之一--"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推崇"养生保全,未病先防"与"防微杜渐,先病而治"。如《周易·彖传》说:"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人乎?"说明人的身体与日月同等同样,也会由强壮走向衰弱,故在盛时就应该考虑到它会衰弱,随时留意事物量变过程,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周易·豫》中说:"豫者,预也。"强调防患于未然;《周易·既济》六四爻中说:"终日戒。"也为预防之意;《周易·大畜》六四爻中说:"童牛之梏。"同样也是预防。上述预防的观念是早期"治未病"思想的萌芽。
历经长期的实践,中医药逐步形成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的理论体系,并形成独具特色、丰富多样的技术方法。
2.1 中医院现状
面对现状,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是,中医院与西医院的区别在哪里?中医院如何挖掘自身的中医特色与优势,并且把这种优势变成现实的生产力?中医院如何提高对患者服务的能力?加大对"治未病"的研究和拓展应用,或许是中医院走向再发展的新起点。随着"治未病"思想的大力推广,不仅能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而且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更有预见性保护意义的医疗服务,也有利于中医学术思想的弘扬发展,延伸了中医的产业链结构,扩大了中医院的服务经营范围。
21世纪的医学将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从重治疗向重预防发展;从针对病源的对抗治疗向整体治疗发展;从重视对病灶的改善向重视人体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从群体治疗向个体治疗发展;从生物治疗向心身综合治疗发展;从强调医生作用向重视患者的自我保健作用发展;在医疗服务方面,则是以疾病为中心向患者为中心发展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对未病人群开展"从源求本"的预防,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整体观念、心身同治,将会赋予"治未病"思想强大的生命力,为中医院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中医药蕴含着丰富的预防思想,积累总结了大量的预防医学的方法和手段,其积极参与预防保健和防治疾病过程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发展前景,对解决13亿中国人的疾病控制、卫生保健和中医药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战略意义。中医院应抛弃那种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单纯刻意追求"治病"及追求"高、精、尖"医疗技术的发展方向,宜积极研究、实践"治未病",并不断发展"治未病"理论和临床应用。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把"疾病的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结合",这正契合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并提出了建立中国特色医疗卫生与健康保障体系的要求。这个体系有两个基本特色:一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医疗卫生与健康保健服务与管理体系;一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整个医疗卫生与保障中的巨大作用,而后者是最具中医特色的地方。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的重视和把"疾病的防治重心前移"及"坚持以预防为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为中医"治未病"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保障,将对中医"治未病"产生积极的影响。
2.4 中医"治未病"为中医院发展注入新活力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