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不同个性特征儿童诊疗性疼痛的影响。方法 在住院7~13岁非危重症患儿中随机抽取70名,分别在入院第1~5天的每天静脉穿刺后进行疼痛评估(采用自评法和他评法);入院第1天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版)个性特征评估;第2~5天实行心理干预。对3种不同个性(外向型、中间型、内向型)儿童,情绪稳定型及不稳定型儿童分别进行心理干预前后(第1天与第5天)疼痛强度的比较。结果 诊疗性疼痛强度随着心理干预的实施,住院天数的增加逐渐减轻;中间型及内向型儿童,实行心理干预前后疼痛强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情绪稳定型及不稳定型儿童,实行心理干预前后疼痛强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减轻诊疗性疼痛的强度;心理干预对中间型及内向型个性儿童的诊疗性疼痛有明显的效果;可降低情绪稳定及不稳定型儿童诊疗性疼痛的强度。
关键词: 心理干预 个性特征 儿童 诊疗性疼痛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在广东省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儿科住院、 每日均需静脉输液的7~13岁非危重症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4例(62.9%),女性26例(37.1%);居住农村34例(48.6%),城市36例(51.4%);年龄(9.87±1.96)岁,其中, 7岁12例(17.1%)、~8岁11例(15.7%)、~9岁4例(5.7%)、~10岁13例(18.6%)、~11岁13例(18.6%)、~12岁11例(15.7%)、~13岁6例(8.6%)。男女之间疼痛强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各年龄段疼痛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患各类疼痛症状的原发性疾病者。
1.2.1 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版) 70名住院患儿入院第1天进行个性特征评估。采用湖南医科大学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版)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 )。由接受过专门评估训练的护士对患儿进行个性测验,填表,要求患儿对每个问题用"是"或"不是"回答,该问卷有88项,包括 E(extroversion and introvertsion,内外向 25 项)、P(psychoticism,精神质18项)、N (neuroticism,神经质或情绪的稳定性 23 项)、L (1ie,掩饰性 22 项) 4个分量表 。将原始分转换为标准T分,分成3个等级,不同等级代表不同个性心理特征。E、P、N的3个等级分别为内向/倾向内向、中间型、外向/倾向外向;非精神质、中间型、精神质;情绪稳定/倾向情绪稳定、中间型、情绪不稳/倾向情绪不稳。并将测试数据逐一输入装有JEPQ常模计分软件的计算机内,再由计算机算出各自的E、P、N维度值。
广东药学院学报 第25卷 第3期 刘晓燕.心理干预对不同个性特征儿童诊疗性疼痛影响的研究1.2.2.1 自我评估法(自评法) 以VAS标尺为基础的脸谱图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 ,0-10数字为疼痛强度分级。0为无痛,10为剧烈疼痛。在标尺旁标有小儿易于理解的笑及哭的脸谱。每次静脉穿刺后让患儿按疼痛的程度指出相对应的脸谱,由脸谱相对应的数字为其疼痛的分值,1~3.9分为轻度疼痛,4~6.9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5 d累计作为总分。由患儿自己完成。
1.2.3 入院第1天在侵入性治疗(静脉输液)前进行疼痛基准评估,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疼痛。
1.3 心理干预
1.3.2 实行心理干预的依据 根据艾森克个性问卷,经电脑软件计算明确其性格类型(外向型--外向及倾向外向、中间型、内向型--内向及倾向内向型),并询问家属个性结果与患儿是否相符,反差太大将被剔除。针对个性选择相应的心理干预方法。
1.3.4 心理干预措施的选择 外向型:直接解释法+转移注意力疗法;中间型:思维方式转换+转移注意力疗法;内向型:角色模仿、鼓励与榜样示范法+转移注意力疗法。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因本研究资料均为偏态资料,经数据转换后仍未呈现正态分布,故统计方法采用非参数检验,P< 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1 70例患儿诊疗性疼痛强度比较
2.3 3种不同个性儿童心理干预前后疼痛强度的比较
0.05),他评差异有显著性(P< 0.05)。见表2。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