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摘要:本文简单的对移动金融服务的内涵以及基本业态进行了解,了解我国移动金融服务的新特点,提出移动金融服务中所面临的风险以及问题,并且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经济转型;移动金融服务;问题
一、移动金融服务的内涵与基本业态。
1.移动金融服务的内涵。在经济转型下,移动金融的概念以及内涵不断的变化以及发展。我国对于移动金融服务的研究仅仅只集中在了移动支付或者是手机银行等移动金融服务的领域,在其他的范围内涉及的还不算太广。虽然有很多这方面的专家对所理解的移动金融服务内涵不同,但都一直对金融服务的共性都作为强调,并且借助移动网络通过终端设备所进行的服务以及信息上的交易。
2.移动金融服务中的基本业态。移动金融服务的基本业态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将通信运营商为主要的业态,运营商利用其中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服务的优势,将移动金融服务的形式引导产业的发展。运营商在这一方面承担商家们的成本以及移动支付的模式,用这种方式来让一些银行有了参与的想法。第二种,以金融机构为中心的业态。移动金融机构是以专用的网络专线与移动网络相互关联,消费者通过金融服务来进行网络上的支付,或者利用金融服务与手机进行绑定。第三种,是以第三方的形式为主导的服务业态,第三方的企业是运营商以及消费者之间的介绍者,通过移动金融服务,对人们进行身份的验证,并且完成之间的交易。在移动金融服务业态,发达国家一般都是由银行主导的,而不发达的地区使用非银行的金融机构来实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非银行金融机构所进行的主导是贴近于穷人的。我国出现多种化的合作方式,主要也是由银行主导的。
二、移动金融服务所出现的新特点。
1.顺应移动用户的发展潮流以及趋势。我国的手机用户已经达到10亿左右,移动用户达6.72亿,移动互联网不断发展以及移动金融模式不断的进行提高创新,我国的移动金融服务快速发展起来。根据中央银行数据显示,移动支付业务一直在持续增长的状态,在2014年的第二季度显示,移动支付业务达到了9.46亿,同时也达到了4.95万亿元的金额。对比网络上支付,网上支付同比增长只有17%,由此看出,传统的网上支付以及被移动支付远远的超出。同时移动支付将逐渐代替终端服务,并且成为主要的发展。
2.核心竞争力---口袋银行。客户的使用习惯已经逐渐被移动金融服务改变,并且重新对客户价值体系进行构造。网络业务在我国的银行业务中已经超过的71%,而移动金融市场也超出了1600亿。同时,运营商、网络平台以及支付机构都将自己以往的格局和态势进行了改变,同时银行中的网点已经不再是优势。
未来金融服务的表格方向是服务网点化、支付移动化以及金融服务化等,并且从以往的实体银行逐渐走向口袋银行的变化,银行只有不断的进行更新变化,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3.移动金融不断满足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移动金融服务与网上银行比较,移动金融服务以手机为代表的形式,不仅打破了局限,还满足了消费者们移动金融服务需求。软件中的重力感应、二维码以及手机定位等不断进入到移动金融服务业务,网上购物以及手机支付等新兴服务的技术不断的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移动金融服务从以前简单的通讯工具逐渐向交易平台以及金融服务演变,移动金融服务不断的深入,内容上不断的丰富,将超过以往传统的网银服务。
三、经济转型中移动金融服务所面临的风险及问题。
1.移动金融服务所面临的风险。移动金融的本质与属性并没有偏离金融,他也同样还在面临着金融的风险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并且与此同时由于移动金融其特有的运营方式使得移动金融服务比其他金融服务更加容易突破其原有的风险控制界限,从而带来新的业务风险。所以移动金融比普通金融跟需要注意风险。
移动金融服务是将金融服务与互联网进行结合,这样的模式会使得IT行业的风险与金融风险进行叠加。原有的金融IT的构架也会慢慢的难以适应发展越来越快的移动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用户不断更新的需求。并且就目前来说移动网络安全、终端设备的开发、二维码技术的开发以及身份识别的漏洞,这就使得信息泄露与科技风险以及软件诈骗等问题出现的几率也大大增加。
移动金融服务由于其运行环境区别于其他传统金融行业,所以在这个行业当中还存在着很多其他风险,如洗钱的风险,法律的风险还有监管的风险与环境的风险。我国移动金融服务行业仍处于起步的阶段,移动金融服务的产品形态、商业运作等环境尚未完善,所以移动金融服务行业仍然需要健全监管体系以及完善相关法律。
2.移动网络的安全性的威胁。移动金融在一般情况下是通过网络进行交易的,开放性更加明显。但是正是由于其开放性也使得其网络威胁相对于其他的金融行业来说更加容易遭到破坏。部分黑客能够使用网络程序的漏洞对其网络进行攻击,或者是利用技术手段使其数据超负荷,从而拒绝进行服务的攻击。还有就是部分在公共场合利用公共WiFi来对客户信息进行盗窃从而造成客户的信息泄露。
3.智能终端的安全性威胁。随着时代科技的不断进步,芯片的处理能力也变得越来越强,这也就是得移动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强大。现在操作系统也开始出现在了移动终端上。但是随着移动终端的技术逐步趋向于成熟其问题也开始出现。就近些年来看智能终端有非法篡改信息,非法访问以及恶意篡改信息的危险。例如在用户使用手机办理业务的时候,如果没有使用加密等软件,就很有可能会被一些钓鱼网站,与部分木马程序窃取用户的信息,或将其金融功能进行复制,从而给客户造成一定的损失。
四、对经济转型下的移动金融服务的建议。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移动金融产业的扶持,并对其出台一些优惠的政策与措施,并鼓励商业银行以及部分相关产业与其进行合作。从而发挥其各自的优势,并逐步降低服务成本,从而有效地促进移动金融行业的良性发展。允许银行委托移动运营厅等非金融机构办理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这样就可以大量的缓解商业银行自身服务网点不足的压力。或者是能够允许移动同信的运营商与商业银行进行合作。并开展手机银行等业务。从而获得金融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2.加强立法的监管。我们应当,从整个金融产业链的角度,来看移动金融行业的法律保障问题。并且由于金融行业其独特的业务模式,使得移动金融行业也必须有一套专门的立法并且需要移动行业所特定的法律关系。我们还可以通过人大等立法机构来出台相关行业的配套的法律法规。并通过工信部来颁布行业标准以及一系列的相关手段。从而建立出一套完善的政策监管系统。在移动金融服务产业链的各方参与中,不论是商业银行还是移动运营商亦或者是软件开发商。等相关部门都必须处于相关法律条文当中和法经营。并需要服从部门的监管。
3.提高移动金融安全性。由于移动金融的网络开放性,交易的虚拟性,使得移动金融服务对于网络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建立不了安全的保障机制以及能使大众信服的安全环境,那么推动移动金融的发展无从谈起。移动金融机构对产品创新,也应充分利用好现有的交易认证机制以及安全防控体系。从而兼顾移动金融产品的安全性与便捷性。这样做有以下几个用途:一是能够充分发挥出金融卡的安全性从而将密码、软件、以及硬件安全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实现密码与卡片的双保险;二是,要充分的利用金融机构本身的风险调控平台进行保障使其能够智能的识别风险的等级并对其进行防范;三是,在加强风险管理控制的基础上增强安全管理控制。并且在这一过程当中必须要考虑到其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安全性,并且必须保证客户的信息不会被窃取,从而保护客户隐私。
参考文献:
[1]常兆春。移动金融发展趋势及其思考[J].前沿,2015,(12)。
[2]王兵。商业银行的移动金融创新、实践和发展[J].中国金融电脑,2015,(01)。
[3]李小庆。商业银行发展移动金融的思考[J].中国金融电脑,2015,(05)。
责编:古斯琪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