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摘要:目的:探讨程序式家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以性别、年龄、高血压等级为配对条件,筛选80例(40对)满足配对条件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配为家庭组和常规组,家庭组40例给予程序式家庭护理;常规组40例给予常规性社区护理,共干预6个月。结果:两组患者干预3个月、6个月后降压效果及依从性差异均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程序式家庭护理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促进血压的降低,有利于患者生存质量提高,值得在社区护理中推广运用。
关键词:高血压;家庭医疗保健服务;社区卫生服务
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为19%,即目前高血压患者达到1.8亿;在高血压人群中血压控制率并不高,美国1988-1992年的调查为28%,英国最近的调查为7%,我国北京方庄的调查为19.5%。血压控制率低与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差密切相关,有学者指出,家庭护理干预是影响高血压患者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家庭护理是对有后续照护需求的个案及其家庭,能在自己的家庭环境中,获得定期性的专业健康照护服务,并达到健康促进、健康维护与疾病预防的目标。因此,高血压患者家庭护理质量对其依从性与控制率有着重要的作用。探讨程序式家庭护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依从性的影响,为开展高血压患者家庭护理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以同年龄组(以5年为年龄组的划分标准)、同性别、同高血压等级为配对条件,以1∶1为比例进行配对。从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患者中筛选出,4对满足配对条件的高血压患者,将同一对的两例患者随机分配到程序式家庭护理(下称家庭组)与常规社区护理(下称常规组),共干预6个月。
1.2家庭组干预内容:家庭组干预内容以患者需求为导向,选择慢性病普遍存在的家庭护理需求,并将其分为优化疾病知识结构,调适负性心理,强化健康支持体系三大范畴。其中优化患者疾病知识结构,包括:①疾病相关知识教育,如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发生发展过程、并发症等;②生活方式知识宣教,如饮食种类、热量的计算、运动的种类、运动时间、服药的注意事项、血压测量的注意事项等。心理干预措施:①认知疗法,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己心理问题,采用积极态度对待疾病如采用现身说法,介绍其与心理状况良好的患者认识并沟通交流,鼓励患者参与种植花草、下棋、练习书法等;②放松疗法,包括放松训练及音乐治疗,如听舒缓音乐、放松技巧等。
1.3干预方法:采用一对一、面对面的宣教方式,其流程包括:①知识评估-分析知识掌握及运用情况-确实存在的问题-寻找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②知识评估,应用自制疾病知识评估问卷对患者疾病进行评估,将患者疾病知识分为3层即患者已掌握的知识、不了解的知识、想了解的知识。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患者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情况,确定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归类如知识缺陷、知识转化行动障碍、错误健康信念等。对存在的问题探究原因,针对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如患者是由于经济原因引起,采取争取低保或社会救助的方式;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说服家属为患者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③实施严格按家庭护理方案的要求、时间、方式以及频率、实施流程图有序地实施;④第2个月每周入户干预2次,电话随访1次;第2、3个月每两周入户1次;第4-6个月每月干预1次,包括即时提问、行为疗法、电话监督。
社区干预使血压下降,主要从两个方面起作用。一方面避免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包括:情绪激动、便秘、饱餐、肥胖、 吸烟饮酒、缺少运动、失眠、食盐摄入过多、不合理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这些知识,通过定期随访及增加社会支持进行监督、采用行为矫正疗法纠正其的不良习惯。另一方面从直接将低血压角度出发,采用相应措施提高患者的降压效果,包括让患者了解服药的注意事项,正确服用降压药的方法,家属的督促及设置服药提醒措施这些都有利于提高服药依从性。据相关资料显示,90%的降压药能达到有效控制血压的目的,因此患者掌握正确用药,提高其服药依从性是血压有效控制的主要原因。
程序式家庭护理能提高高血压患者依从性,促进血压有效控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此外本家庭护理模式还体现了良好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制订了具体的、可行的流程图与护理步骤实施程序,使操作简便易行;选择需求量大、真正能发挥作用的家庭护理服务,从而既能满足高血压患者的需求,又能适应社会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现状。因此,程序式家庭护理模式值得在社区护理中推广应用。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