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摘要:流感杆菌脑膜炎绝大部分(95%)由B组流感杆菌引起,80%~90%病例发生在3个月~3岁,高峰易感年龄是7~12个月,占70%。5岁以后由于体内抗体增高,很少发病。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主要是人体体液免疫逐渐增强之故。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但以秋冬季节最多,11月~1月份较其他月份发病率高。2/3病例在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1/3患者继发于支气管肺炎。
关键词:流感杆菌脑膜炎
前驱症状多为上呼吸道感染,也可以是中耳炎,临床表现与其他化脓性脑膜炎相同,通常发生在年幼儿,成人少见。一般有头部外伤史或脑外科手术后及鼻旁窦炎、中耳炎的病史。流感杆菌脑膜炎在新生儿比较少见,早期易与B矿链球菌感染混淆。最常见的表现为发热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改变。但年幼儿几乎无明显体征,包括颈项强直和昏迷,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则表现出许多典型的临床表现,诸如抽搐或昏迷。暴发型脑膜炎可能在数小时内死亡。此型多发生在1岁以下儿童。普通型的表现往往为1周左右的上呼吸道感染,在不足量的抗生素治疗后,婴儿则会发生前囟饱满、抽搐(局灶性)、偏瘫或感觉障碍等。年长儿可有视乳头水肿和精神改变。流感杆菌脑膜炎的病死率< 5%,但往往有长期的后遗症。回顾性调查46名儿童显示听力和语言障碍者约31%,精神迟缓约11%,中枢麻痹约7%,持续癫痫5%,仅50%的人无后遗症。并发症有硬膜下积液、脑积水、脑脓肿等,以硬膜下积液为多见,占30%左右,多发生在1岁以内前囟未闭的婴儿。有下列情况时应考虑硬膜下积液之可能:①经合理治疗4~6d后,脑脊液已好转,体温持续不退或退而复升者;②一般症状好转后又出现原因不明的呕吐、惊厥或其他神经系统症状者;③脑脊液已正常而前囟明显隆起、头围增大及颅骨透照试验阳性者。重症病例可留有后遗症如共济失调、瘫痪、失明、耳聋、智力障碍等。
二 治疗
50%,故需进行药物敏感检查。过去,氨苄西林疗效尚可,最近发现25%的产β-内酰胺酶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
但美国儿科协会则推荐已知或高度怀疑流感杆菌脑炎的病人初治应当联用氯霉素或氨苄西林,最初的氯霉素剂量为每日75~100mg/kg,6h 1次,氨苄西林每日200~300mg/kg,6h 1次。如果菌株对氨苄西林敏感,可不用氯霉素。治疗应持续到血培养和脑脊液培养阴性,退热、无临床和实验室感染证据后3~5d,通常疗程为7~10d。对氨苄西林敏感的病人,如细菌未清除,在停止治疗后会出现新的症状和体征。临床上,氯霉素导致骨髓抑制不常见,但对新生儿和肝病患者,可能有严重不良反应;对于某些过敏体质者,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但发病率较低。
抗生素治疗仅仅是治疗的一个方面。其他方面如在脑膜炎病人必须保持气道通畅,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等。另外,大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多可并发少尿、颅内高压。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可减轻脑水肿和相应的病理生理反应,与抗生素联用,其脑脊液生化改变和退热效果显著。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