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对33例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总结,提出此手术的护理配合常规,包括术前指导患者合理膳食、作好常规肠道准备,术中注意观察麻醉用药后的反应,术后观察出血情况,伤口分泌物的性质、量,大小便情况,排便后告知、监督患者及时薫洗坐浴,并配合医师完成换药等。这要求护士须详细了解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术前、术中、术后的治疗操作过程及麻醉的配合要求等。
关键词: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手术配合护理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简称肛周脓肿,为肛周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是肛肠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发病急骤,且临床红肿、疼痛症状表现剧烈,及时进行手术切开、引流以及处理原发内口是治疗的首选方案。但肛肠科手术污染重、术后换药复杂,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切开、引流根治手术对术前准备与术中、术后的配合更是有较高的要求。笔者拟就在肛肠临床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与护理配合体会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本组共观察病例33例,均采集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间成都肛肠专科医院肛肠二科住院患者。其中男28例,年龄2~67岁,平均33岁,中位数29岁;女5例,年龄27~50岁,平均42岁,中位数26岁。其中5岁以下幼儿6例,构成比18.19%;成人27例,构成比81.81%。病程均不足1周,平均病程为(2.3±1.8)d。临床症状为肛周疼痛、红肿,甚至破溃流脓;27例患者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升高,4例患者体温达37.7℃以上。
2.1 术前准备
2.1.2 肠道准备 (1)术前一天晚上和术日晨清洁灌肠各1次,用温盐水或肥皂水500~1000 mL盛吊筒内,连接软橡肢14~16号一次性肛管,将肛管插入直肠10 cm,抬起吊筒高于肛门30~90 cm,使灌肠液缓慢均匀地流入直肠,也可用番泻叶10 g泡开水,于手术前一晚上顿服,以清除肠道积粪,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2)为了减少肠内感染,保持创面清洁,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可服用甲硝唑片0.4 g,庆大霉素片8万U等抗菌药物,作好充分的肠道准备,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质量,也为术后创面尽早愈合创造条件。
2.2.1 心理护理 患者对麻醉和手术往往顾虑众多,针对患者情绪紧张,甚至恐惧等心理,应与之交谈分散其注意力,鼓励患者放松思想,积极与医生配合。
2.2.3 麻醉及体位准备 成人均采用腰俞穴麻醉。局麻药采用利多卡因0.2 g配布比卡因0.375 g加注射用水5 mL稀释,婴幼儿采用基础麻醉加局麻。患者取侧卧位,在注射药物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监测脉博、呼吸,准备好抢救药物。推药完毕后患者取坐位,双手抱膝1~2 min,待麻醉平面固定后,再取施术体位,手术采用截石卧位,系上丁字带,穿上无菌脚套,对肛门周围皮肤进行严格的消毒,由臂部两侧从外到内,清毒范围宽而仔细以保证术野无菌。
2.3.1 观察出血情况 嘱患者术后2~3 d最好卧床休息,以减少肛门剌激,减轻疼痛,减少出血和避免体位性低血压,以后再慢慢下床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术后当日严密观察丁字带压迫创面情况,观察患者伤口敷料是否干燥,创口敷料渗出液的颜色、性质,监测生命体征,如果患者多次诉有便意感,小腹胀气,排气愿望强烈,应引起重视, 仔细查看敷料有无新鲜血染,听诊肠鸣音是否活跃、并伴有血压下降。如果有则提示直肠内有积血,手术创面有出血灶,应积极与医生取得联系,配合医生在麻醉下用三叶肛门镜清除直肠内积血后,找到出血灶,然后作贯穿"8"字形或贯穿连续缝合止血;对失血量较大患者,处于休克状态或有休克先兆时,应立即输入液体、代血浆,甚至全血以尽快补充有效血容量,纠正休克。
排泄大便的时间一般为术后1~2 d。术后进流质饮食2 d,然后进普通饮食,若需控制大便,则适当延长流汁时间,此外饮食也应视麻醉方法而定。若为氯胺酮麻醉,术后6 h内应禁食禁饮,以防意外。一般情况下,术后2~3 d即可恢复普食,少吃多餐,以预防术后低血糖反应。饮食以营养丰富而易于消化的食物为宜,如牛奶、鸡蛋、瘦肉丸子、炖排骨、鲫鱼汤、青莱、水果等,忌食辛辣油煎等食物,以确保术后大便通畅,有利于伤口的愈合,缩短病程。对于伤面深而且大者,则应控制大便,排便时间为术后3~5 d为好,使创面保持相对清洁,创造一个良好的愈合条件。为防止患者术后大便干燥,可于术后第一天晚上,口服液体石蜡油15~30 mL或麻仁丸6 g,并适当多吃蔬菜、水果、猪血、羊血等,还可用蜂蜜调开水口服,以软化大便。术后鼓励患者适当下床活动,增强肠蠕动并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患者大便次数过多,要及时予以治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