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期出血的原因
发生排卵期出血的原因大致有两点:
2.子宫内膜慢性炎症或卵巢表面炎性增厚,使得排卵时子宫内膜充血明显,出血不易自行停止,或炎性增厚的卵泡表面破裂出血较正常量增多,并随输卵管蠕动反流至宫腔,经阴道排出体外。
下面通俗的给大家做一下总结:
排卵期出血,有的人一生可能就出现一次,不必太在意。
症状严重和反复发生者,应该到可信赖的诊所医院找专业医生诊断治疗。
其实,这并不是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可怕的病理变化,而是排卵期出血。
女性正常的月经多为28天一30天(亦可前后波动3天一5天)来潮一次,行经期多为3天一5天(亦可前后波动2天)。卵巢有规律的排卵是正常月经的根本保证。女性卵巢有2个,左右各一,位于子宫两侧输卵管的后下方,产生卵子和性激素,维持女性的正常月经生理和生殖功能。发育成熟的女性,一般每月有1个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出成熟的卵子,排卵的时间多发生于两次月经的中间,大致在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
1. 行经期,即月经来潮至干净的一段时间;
3. 排卵期,即排出卵子的的一段时间;
其中排卵前期,卵泡逐渐发育至成熟,并分泌雌激素和少量孕激素。雌激素使出血期的子宫内膜逐渐修复而使出血停止,并随着雌激素分泌量增加使修复后的子宫内膜逐渐增厚(称之为增生反应)。排卵前,雌激素水平达高峰,排卵时,成熟的卵泡破裂,卵子排出,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使得受雌激素营养而呈增生反应的子宫内膜失去支持而出现少许出血。正常情况下,这种出血极为短暂(约1小时一2小时),且只能在显微镜下窥见白带中有红细胞。排卵后,破裂的卵泡很快塌陷闭锁形成黄体,并分泌孕激素及少量雌激素,使处于增生反应的子宫内膜继续增厚(称之为分泌反应)。如果没有怀孕,则黄体寿命一般不会超过14天即萎缩而失去功能,体内雌、孕激素同时下降,使得分泌期子宫内膜失去激素营养而完全脱落出血(称之为月经)。一般来说,短暂而少量的排卵期出血不必治疗。如果出血量多,且持续时间长,或反复不愈,则可视为月经不调的一种现象。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