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1.分娩/生理学 2.内啡肽素/生理学 3.痛阈 4.妊娠/生理学
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疼痛阈值明显增加,因此临床医师和麻醉师在使用麻醉药和镇痛药时应考虑其用药量[1~4]。在妊娠和分娩镇痛机制中内源性镇痛系统的激活起重要作用,其中内源性阿片肽尤其强啡肽及其к受体系统的研究进展迅速,本文做一概述。
早在1961年Bromage在硬膜外麻醉中发现孕妇的麻醉药用量比非孕妇的明显减少[1]。已有大量资料表明,在人和动物的妊娠及分娩中均见母体的疼痛阈值增加[1~4]。对雌性大鼠,采用足部电刺激、尾部热刺激及结直肠膨胀(Colorectal distention)刺激作为其伤害性感受的检测指标。对母猪,采用CO2激光热刺激。采用前臂或手指加压、加热刺激孕妇。大鼠、母猪等动物对伤害性刺激的疼痛阈值增加,尤以妊娠晚期和分娩期最为明显[2,4]。孕妇镇痛作用的时间与此相似,在分娩前18天开始出现[2,3]。
2. 妊娠和分娩镇痛的阿片肽机制
早在1980年Gintzler即发现阿片受体拮抗剂纳屈酮(Naltrexone)可取消妊娠镇痛。以后的许多资料证明,全身或脊髓蛛网膜下腔给予非选择性阿片受体拮抗剂纳络酮(Naloxone)或纳屈酮均能明显对抗妊娠和分娩镇痛,但侧脑室给予却无效,提示妊娠和分娩镇痛与脊髓内源性阿片肽有关[2,3]。进一步研究发现蛛网膜下腔给予亲和纯化的强啡肽A(1-17)抗血清或高选择性的к受体拮抗剂Nor-BNI(Nor-Binaltorphimine)均能降低生理性妊娠动物的伤害性感受阈,但对非妊娠动物无效,或者在妊娠动物给予预吸附的强啡肽抗血清也无效,表明生理性妊娠时内源性强啡肽/к受体系统被激活[2,3]。Medina等[8]报道大鼠妊娠晚期脊髓强啡肽A(1-17)和强啡肽A(1-8)均显著升高,且仅限于腰髓;在分娩时则强啡肽A(1-17)含量进一步升高。对非妊娠大鼠给予17-β-雌二醇和孕酮刺激即HSP后也见到腰髓强啡肽A(1-17)升高,给予nor-BNI治疗也能对抗疼痛阈值升高[5,6]。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