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细支气管肺泡癌
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 BAC)在 wHO分类中归于肺腺癌。自1876年 malassez报道本病以来,尽管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不但病因发病机理未阐明,而且其组织发生、亚型分类、以及究竟是肺腺癌的亚型,还是肺癌的独立类型等等均无统一认识。近年来发达国家的一些研究资料表明, bAC的发生率明显上升。 barsky等[1]统计分析了1955~1990年1 527例肺癌各种类型构成比的动态变化发现,鳞癌从56.1%(1955~1960年)下降至22.2%(1986~1990年);同期,肺腺癌(包括 bAC)从14.6%上升至46.5%,大大超过鳞癌。 bAC的增长尤为显著,1955~1960年仅占肺癌的5%,70年代以来迅速上升,至1990年已达24%,几乎与鳞癌相等。而非 bAC肺腺癌变化不明显,表明肺腺癌的上升主要是 bAC发生率增长所致。这与 auerbach(美国1991年)和 ikeda(日本1911年)的研究结果大致相同。
一、 bAC的组织学分型
1.粘液型:约占 bAC的42%,形态改变与 maning等的Ⅰ型 bAC和阎培莎、李维华[3]的粘液型基本相同。细胞呈杯状细胞样,光镜、电镜和组织化学检查均具粘液细胞的特征,往往无间质纤维化,间质无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形态学上很难与转移性腺癌,特别是来自结肠和卵巢的腺癌鉴别。
3.硬化型:约占10%。光镜、电镜下观察均与非粘液型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型肿瘤中央区有硬化灶。有作者将此型归类于"疤痕",是疤痕诱发癌,还是癌引起的结缔组织增生反应导致硬化?尚不清楚,有实验证明肿瘤内的胶原是新生的,支持疤痕是结果而不是原因。以上3型以非粘液型预后较好。
二、 bAC的大体分型[1~3]
三、 bAC的免疫组织化学
1.表面活性物质阿朴蛋白(SAP):是从肺表面活性物质中提取的一种非血清蛋白,分子量7 200~10 000,其抗体可与表面活性物质特异性结合,对诊断Ⅱ型肺泡上皮分化的 bAC有特异性[3]。此外,还有分子量为35 000的阿朴蛋白 sAP35。
3.CD44V6[4]: cD44是跨膜糖蛋白家族,其异构体 cD44V6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有关。向粘液细胞分化,不管是 bAC粘液型或非 bAC腺癌均不表达 cD44V6,向Ⅱ型肺泡上皮或 clara细胞分化的细胞是否表达取决于其生长方式和瘤细胞与间质的关系。沿肺泡呈浸润生长的瘤细胞高水平表达;浸润生长过程中随间质反应的增强逐渐消失表达,表明 cD44V6,表达与肿瘤的浸润进展相关。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