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儿童心理
随着整个社会对素质教育理解的加深,家庭因素对儿童心理的影响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不仅与学校教育有关,同时也与他们生活的家庭环境息息相关。家庭对儿童的作用,不仅在于它所提供的生活保障,更为重要的则是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早在20世纪初,心理学家就注意到了家庭因素的重要,如阿德勒指出家庭内部子女的出生顺序与人格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从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人更是看重家庭对儿童教育的影响,他们发现父母的支持和教养方式与儿童心理的关系很密切。到了20世纪末,有些心理学家甚至用本能的观点看待这一问题,俄亥俄州立大学的Steven Reiss[1]通过研究指出:接受家庭影响是人类的本能行为之一。家庭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产生影响,而这一切都必然会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在所有的相互作用中,教养方式与父母行为的直接作用显得尤其重要。这是因为家庭关系的诸多问题,比如亲子关系紧张、青少年逆反心理、青少年犯罪以及其他的适应不良都在一定程度上受这两方面因素的制约,它们从不同方面对青少年的心理发生着影响。本文把这两方面的因素从众多因素中提取出来,通过对这些关系及影响的分析,说明重视家庭因素将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1.1 三种教养方式
Baumrind[4]以此为基础提出常见的三种教养方式:(1)极权型:用一套行为标准去要求和改变孩子。这样的父母崇尚服从,相信惩罚可以控制孩子的行为,不许孩子对行为标准的正确性有所怀疑。(2)权威型:这种类型的父母也相信孩子应该依规矩行事,但允许合理的讨论,它们愿意与孩子交流思想与意见,并且相信自己也有错。(3)放纵型:这种父母不为孩子设立行为准则,也不要求孩子遵守规则,认为孩子本身就是规则。Baumrind认为这三种养育方式中权威型最好,70年代许多这方面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而在我国,许多研究者也早就注意这个问题,许多研究得到了对儿童教育很有价值的结论。
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教养方式的第二个功能是情绪性支持。从60年代开始研究者就注意到了父母对孩子的情绪性支持功能,发现孩子对外界社会的反应与父母所提供的温暖和安全分不开,没有这种关心,孩子的行为发展就会出现反常。同时,孩子自身也会发展出一套与父母建立关系的依附模式,通过依附,孩子从父母处获得温暖和安全感。孩子在面临新的情境时处理问题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与依附关系中的方式相似。刘宝花等[7]在探讨教养方式与神经质关系时就发现,不良的教养方式,如拒绝、偏爱及过度保护等易使子女患神经症。Pine[8]等则指出这种情绪性支持甚至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
最后,家庭教养方式也影响着孩子对"孝道"观念的理解。由于在养老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独特性,使得中国人比西方人对"孝道"观念有着更深入的理解。在家庭内部"孝道"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家庭教养的影响。对孩子来说,"孝为先"的观念实际上与他们的家庭生活经历紧密联系在一起。家庭内部"孝道"观念的形成不仅是社会学习的结果,同时也与社会交换理论联系在一起[12]。从社会学习的角度讲,孩子会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到父母的"孝道"行为。中国的家庭,尤其在广大农村,往往是几代人生活在一起,如果父辈对他们的父母孝顺,这对自己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从社会交换的角度来看,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互助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遵循着社会交换原则[13],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养育与赡养之间的关系遵循着一个公式:结果=收益-成本。而要体现这种关系的公平性,双方收益与成本必成正比例。父母付出的多,日后子女回报的也必然多,父母付出的少,得到的也必然少。
2.1 家庭暴力与青少年反社会行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