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犬利什曼病 流行 诊断 防制
动物源性内脏利什曼病(ZVL)是重要的寄生虫病之一。该病在中美、南欧、北非、东西非的下撒哈拉地区,西南亚和中国流行。特别是罹及小儿和免疫缺陷的成人。其家畜保虫宿主主要是犬,森林中的保虫宿主为犬科动物。在此病存在的地区,感染的野生动物进入农家掠食家禽时,寄生虫进入居家流行环。此时,庭院附近的白蛉因吸食野生动物血而感染,尔后白蛉将病原传染家犬,形成人附近的犬-昆虫-犬传播环。如感染的白蛉叮咬人,人即获感染[1]。现将犬利什曼病的流行、诊断和防制综述如下。
在意大利北部维亚艾米利亚地区曾有黑热病爆发,1971~1972年共发现60例利什曼病患者,其中58例发生在丘陵地带。Pampiglione等(1974)[2]对无症状的8 454只犬作补体结合试验,阳性率为1.6%。当地有Phlebotomus perfiliewi存在。在法国南部的马赛和尼斯等地有较多的黑热病病人。AL-Zahrani等(1988)[3]检测了分布在沙特阿拉伯两个利什曼病人高发区的野狗群。将捕获的89只野狗杀死,取肝脾组织做成印片,镜检发现6只(6.7%)犬有利什曼原虫。Evans等(1990)[4]在巴西东北部受检的405条犬中IFA血清法检出阳性69例(17%),而在当时,家犬是杜氏利什曼原虫恰氏亚种的主要保虫宿主。在以色列中部地区毗邻大都市的村庄中有内脏利什曼病的流行。Benath等(1998)[5]以粗制利什曼原虫抗原为诊断抗原的ELISA结果显示:已有病例报告的两个村庄受检的122只家犬,14只阳性(11.5%),邻近5个村庄受检的99只家犬,1只阳性(1.0%)。其中12只犬经活检后培养出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经CP-PCR(ciamped polymorphic-PCR),单克隆抗体证实为婴儿利什曼原虫。
在我国陇南、川北的黑热病高发区内,犬内脏利什曼病的患病率历来甚高,属于犬源性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1985年,甘肃省地方病防治所在文县抽查4个发病乡6个自然村的家犬90只,经骨髓穿刺查出病犬15只(16.7%),其中有1个自然村共养7只犬,在抽查的5只犬中有4只是病犬。1986年,在文县另一流行村灭犬过程中,随意查犬4只,全部阳性。1987年,又在礼县的两个流行村内查犬26只,检出带有利什曼原虫的病犬6只(23.1%)[8]。王秀珍等(1991)[9]用快速ELISA法检测了采自四川省汶川县黑热病重流行区的124份犬血清,查出阳性犬39只,占31.45%。王子龙等(1991)[10]用利什曼原虫kDNA印迹杂交法对采自甘肃省文县黑热病流行区的30只家犬耳缘皮肤组织印迹样品进行杂交试验。结果有8份呈阳性反应(26.7%)。由此可以认为这些流行区的犬利什曼病相当普遍。
2.1 骨髓穿刺涂片法
2.2 检测血清抗体
2.2.2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T) Francesca等(1988)[12]用88只犬的血清作IFAT。结果,A、B、C三组的敏感性均为100%。D、E两组的特异性也均为100%。Evans等(1990)[4]在巴西东北部调查了405只犬,取其血样本作IFAT。结果,滤纸干血清法为8%的阳性率,用血清则为17%的阳性率。IFAT虽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但仪器昂贵,不适合基层推广应用。
2.3 检测血清循环抗原
2.4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