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2006年3月~5月在我科输液治疗的病人。按心理学家威斯顿的人体触觉二点阈值[1]筛选病人,手背皮肤感觉阈值为11±2mm的病人纳入试验范围,意识障碍、无语言表达能力都予以排除。病人分两组,一组以传统拔针法实施静脉穿刺后拔针操作,称为常规组;另一组以改良拔针法实施静脉穿刺后拔针,称为改良组。每天由操作者以随机数字表确定对各位受试病人的拔针方法并予以记录。样本量:两个组累计病人各100例次。
1.2 拔针方法的实施与结果记录
1.2.1 拔针方法的实施 指定2名护士负责试验操作,常规组采用静脉穿刺后传统拔针法。试验组采用改良拔针法:用左手食指在针尖的上方约2mm处绷紧病人手背皮肤,右手持针柄,并略将针柄抬高10°~15°,快速拔针后即用左手拇指沿血管纵向按压。
1.2.2 结果记录 待操作者离开后,由另外指定的记录者征询、记录病人对刚才拔针操作的疼痛评价。
1.3 质量控制 为了减少其他人为的或客观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笔者注意了如下问题。
1.3.1 操作方法的均衡 试验开始前对两位执行拔针操作的护士进行拔针方法的培训,以求拔针的手法统一。
1.3.2 双盲法 每次操作者采用何种拔针法对病人及结果记录护士均保密;同时,病人的评价、评价的记录、评价的结果都对操作者实行保密。
1.3.3 使用液体统一 液体成分不同,对血管的刺激也就不同,试验结果随之失去真实性。
1.3.4 使用针头的统一 针头粗细的不同可致疼痛感的差异,所以,本试验统一使用6号半头皮针。
1.3.5 输液的通畅 外渗液体因对局部组织有刺激性而引起疼痛,故有液体外渗者不参与当日疼痛评价。
1.4 观察与评价的指标 观察病人对拔针的疼痛反应。评价指标:笔者采用国际常用的疼痛评法"马克盖尔法"[2]为本试验的疼痛程度评价标准。该法把疼痛分为6个等级:不痛、有疼痛感、轻微疼痛、疼痛、疼痛较剧、剧痛。让病人以自己的疼痛经验,按以上6个等级作出拔针后的疼痛评价。
表1 两组病人对拔针疼痛的评价结果 (略)
2 结果
两组病人共计200例次,按以上操作记录、评价要求分别接受了静脉穿刺后传统拔针法和静脉穿刺后改良拔针法的观察、评价询问和记录,评价结果经统计处理后得出表1和表2。
表2 两种拔针法后的无痛率 略
表1和表2的分析提示,两组病人对两种拔针法的疼痛评价显著不同,两组的无痛率差异有显著性(P< 0.01),表明静脉穿刺后改良拔针法明显优于静脉穿刺后传统拔针法。
3 讨论
根据以上结果,静脉穿刺后改良拔针法的痛感明显低于静脉穿刺后传统拔针法(P< 0.01)。为何两种方法的痛感差异如此明显?笔者主要是从力学原理来分析、考虑这一差异的形成机制。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作用力的三要素,而静脉穿刺后改良拔针法正是合理应用了该力学三要素。静脉穿刺后传统拔针法在操作时手指所用压力的作用点恰好垂直作用在针杆与血管壁上,所以病人易于出现明显痛感。在静脉穿刺后改良拔针法的操作中,左手食指的压力位于针尖上方的2mm处,与静脉穿刺后传统拔针法相比,力的作用点被移位,这时,无论作用力的大小如何,力的三要素均不会对拔针局部血管壁产生直接作用,故而痛感将明显降低。
摩擦力的大小也是影响静脉穿刺后拔针痛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拔针时,针杆与血管内皮以及进针创口表面均会产生一定的摩擦力,这种摩擦力越大,痛感就越明显。静脉穿刺后改良拔针法与传统拔针法相比,其手指压力点上移并要求针柄与皮肤表面显10°~15°夹角。因此:(1)产生摩擦力的局部的外压力大大减低;(2)位于针尖上方左手食指的压力在拔针时由于与拔针力方向相反,而变成了拔针的反作用力;(3)使摩擦力产生的主要作用力--拔针力的方向改变,从而显著减低拔针时的痛感。
本试验在严格控制诸多影响试验结果可靠性的因素后,对静脉穿刺后改良拔针法与传统拔针法的病人痛感从力学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结果经统计分析表明:静脉穿刺后改良拔针法较传统拔针法相比可明显降低病人的拔针后痛感。静脉穿刺后拔针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基本操作之一,减低该操作的不良反应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