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关键词] 前列腺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社会在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加,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的螺旋CT检查已明显增多,提高前列腺癌的CT诊断水平尤为重要。为了提高前列腺癌的螺旋CT诊断,笔者搜集整理我院前列腺癌12例经手术活检病理证实的资料,对此分析、总结其CT表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我院2002年2月至2004年12月,经手术活检病理证实的12例前列腺癌,年龄48岁~76岁,平均年龄62.5岁。临床症状主要是血尿、排尿困难、直肠刺激征,所有病例均经B超、CT检查、按照活检或手术。腺癌10例,鳞癌2例。CT检查方法:采用GESynergy螺旋CT扫描机。扫描周期2 s,扫描条件120 kV、100 mA~130 mA,矩阵512×512,层厚和间距均为5 mm,螺距1.0。12例均行平扫和团注增强扫描。使用碘海醇,总量50 ml~100 ml,经肘静脉注射后20 s行动态扫描。临床分期标准:Ⅰ期:前列腺增生手术中偶然发现的小病灶,多数分化良好;Ⅱ期:局限在前列腺包膜以内的前列腺癌;Ⅲ期:前列腺癌已穿破包膜,可侵犯周围脂肪、精囊、膀胱颈和尿道;Ⅳ期:有转移,局部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灶[1]。由4位CT诊断医师分析其CT表现进行分期。CT分期标准Ⅰ期、Ⅱ期肿癌局限于腺体内,Ⅲ期、Ⅳ期有转移。
2 结果
2.1 前列腺形态改变 前列腺均有程度不同的形态改变,11例前列腺边缘呈波浪状、分叶状、结节状突起,7例为前列腺一侧性突起,3例波浪性两侧突起,10例前列腺边缘毛糙、模糊,其中Ⅱ期1例,Ⅲ期8例,Ⅳ期3例。
2.2 前列腺密度减低 12例前列腺癌,平扫呈等密度者3例,低密度者9例。增强扫描:肿瘤密度均减低或不均匀,大部分病灶边缘不清楚。12例病状分布多在后叶,5例为右后叶,3例为左后叶,3例弥漫分叶,1例位于前叶。
2.3 前列腺增强扫描 前列腺增强扫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尤为重要,有学者认为螺旋CT能显示前列腺癌的早期强化灶[2],12例前列腺癌中有5例早期强化,5例延迟扫描略有强化,2例无强化。但有一共同特点:增强扫描强化部分中低密度更明显。
2.4 前列腺癌的侵犯 12例前列腺癌中,12例均有前列腺周围脂肪带狭窄,9例膀胱壁增厚或形成软组织肿块突入膀胱,6例膀胱精囊角消失,3例精囊腺增大,8例盆腔淋巴结转移,2例骨盆转移,1例骶椎转移。
3 讨论
前列腺癌多发生于后叶。有学者认为,前列腺癌5%起源于后叶包膜下区常及侧叶[3]。前列腺癌若能突出包膜,CT易于发现,且多呈低密度。平扫低密度易于诊断,等密度或稍高密度者,动态增强扫描,利于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的鉴别。前列腺癌为凡血供性肿瘤,强化较差,多在周围,正常组织强化后显示出来,而前列腺增生血供丰富,强化明显,且多位于前叶、中叶,利于诊断,所以,前列腺应常规进行平扫加增强扫描,可减少误诊。前列腺癌常早侵犯精囊、膀胱。前列腺周围脂肪带狭窄、膀胱精囊角消失、精囊腺增大是前列腺癌的间接征象,而膀胱壁的增厚需与膀胱癌相区别,盆腔淋巴肿大亦是其一个重要征象。前列腺癌常易发生成骨性骨转移,故应注意扫描范围内骨质改变亦有利于本病的诊断。有学者认为,前列腺癌有早期骨转移倾向[4],前列腺癌的CT诊断分期与临床分期结合,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的评价[5],对Ⅲ期以上的前列腺癌有不可低估的作用[6]。既往文献[7]报道,CT对诊断Ⅰ期、Ⅱ期肿瘤有限。但笔者认为,前列腺密度改变,仍是前列腺癌的一个重要特征。病例中:93%的诊断与临床病理结果相符合,尤其既有直接征象,又有间接征象者,更有利于此病的诊断,但在CT征象不明确的情况下,要认真与前列腺增生、膀胱癌相鉴别,如能掌握形态、密度、周围情况的变化,对前列腺癌的早期发现及临床治疗是有积极意义的。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