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关键词] 微量白蛋白;血尿;诊断意义
血尿是儿童肾脏疾病的一种常见症状,由于古老的尿常规不能早期发现,因为测尿所用的尿试纸条检测尿中的白蛋白受到灵敏度的限制,>200 mg/L才呈现阳性,而此时血尿中的肾脏病变已不可逆,所以对肾病的早期检测意义不大,极易引起肾病患者的漏诊和误诊。为了对血尿患者及肾脏疾病作出早期诊断,我们结合临床于2001年4月至2003年3月对807例血尿患儿及正常对照组152例,作了尿微量白蛋白的定量测定,并作了跟踪随访观察,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组资料来自于本院肾科门诊和病房肾内科患者。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制定的标准为参考依据[1],诊断为急性肾炎组156例,慢性肾炎组141例,肾病综合征组172例,泌尿系感染组167例,紫癜性肾炎组171例,正常组152例。
1.2 试剂 尿微量白蛋白免疫比浊法试剂盒(日本株式会社),兔抗人白蛋白血清,用配套缓冲液稀释30倍,以人白蛋白血清200 mg/L作标准,画标准曲线。
1.3 方法 均留取晨尿(要求在留取尿液时前段弃去,防止尿道口异物带入影响结果)送检。用华东电子管厂生产的DG3041型免疫激光比浊仪,以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尿液中的微量白蛋白。
2 结果
各组微量白蛋白定量测定结果比较见表1。急性肾炎组和慢性肾炎组水平较高,经统计处理P< 0.01,有非常显著意义。肾病综合征肾脏受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十分显著P< 0.01。泌尿系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测定结果相近,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意义。
表1 各组微量白蛋白定量测定结果(略)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论
3.1 临床上有些肾炎表现多不典型,往往仅以血尿为主要首发症状,测定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有助于排除肾外性血尿[2]。微量白蛋白尿(MCA),它反映机体内存在广泛的血管损伤,是肾脏早期损伤的良好指标[3]。上述测定结果表明,以目前通用的尿蛋白常规实验方法定为的肾病患者,其中有相当比例已发生MCA。这在上述172例肾病综合征中早期肾病占有131例(76%)。这些潜在的肾小球损伤过去难以早期发现,而往往错过早期治疗的时机。近年来由于采用免疫比浊法的早期检测手段结合运用,已解决这一临床医学中不解之迷,特别是早期肾损伤的发生率要多于过去的一般估计。
3.2 目前各大医院尿分析测定所用的尿试纸条,在检测尿中的白蛋白时受到灵敏度的限制,>200 mg/L才呈现阳性,而此时肾脏病变已不可逆,经过数据评估对肾病的早期检测意义不大。我们检测807例血尿患者,发现尿微量白蛋白的增高有450例(55.7%),在20 mg/L~200 mg/L之间发现尿微量白蛋白的有472例(58.4%),也就是说血尿患者中有半数经尿分析试纸条难以检测,导致延误诊治。所以用免疫比浊法测试尿中微量白蛋白快速、灵敏、特异性好,是目前判断肾病的最敏感指标,值得广泛应用,以利患者早期治疗。当肾病在MCA阶段时若早期发现,可及早采取保护肾功能的措施,如限制蛋白摄入量等,对控制肾病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否则发展成明显的肾病,如尿白蛋白每24 h>300 mg,则成为不可逆期。
3.3 本文同时观察了上述各种肾病中的尿NAG酶、β2微球蛋白水平的变化。NAG酶是肾小管上皮细胞溶酶体酶,是肾小管损伤的灵敏标志物,58例MCA排出率正常的肾病中有20例尿NAG酶增高,平均在31 μ/L(正常值18.7 μ/L),明确提示有肾小管损伤[4]。对110例糖尿患者同时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两个指标所作观察也表明,其中27例尿微量白蛋白正常者,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增高,提示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以上研究资料均能说明,糖尿病肾损伤早期,甚至肾小球损伤之前已有部分病例发生肾小管损伤[5]。我们也支持DN发病研究的观点,需配合多项试验检测,在调查中发现4例DN患者。值得临床注意的是结合患者情况,进行多项有选择性检查,确保诊断率大大提高。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