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关键词] 中医中药;预防性治疗;可疑癌症
当今世界恶性肿瘤已越来越多地成为某些国家和城市的第一死亡率疾病,笔者结合文献资料试探索中医中药预防性治疗可疑癌症的可行性。
1 统计数字和思考
最新资料:我国每年新发现恶性肿瘤病人400多万,每年死亡超过250万,超过60%;全国每5个死亡人中,有1例死于恶性肿瘤;当确诊为恶性肿瘤时,属晚期者占总人数的68%;2005年卫生部对38个市,70个县(县属市)调查结果显示,恶性肿瘤死亡率已排在城市死亡率首位;过去30年间,美国共有700多万人死于癌症,研究费用化去450亿美元,治疗费用超过1万亿美元;世界卫生组织最近统计,2005年死于因吸烟而致相关疾病的人数有2000多万人,其中中国有200多万人;吸烟能致14种癌症和20多种疾病,中国有烟民3.2亿人,在烟草生产、销售方面均为世界之最,是排在第二烟草大国美国的4倍;2004年中国烟草行业累计实现利税超过2100亿元人民币,占总利税的10%,但每年花在治疗因烟草致病的费用是当年上缴利税的1/2[1~4]等。
临床上一旦发现肿瘤时大多已属晚期,恶性肿瘤对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的巨大威胁和浪费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预防肿瘤发生和进行预防性治疗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2 "预防医药"是祖国医药的精髓之一
从远古到现今,中医的预防医学经历了从萌芽到成熟、从被动到主动、从简单到复杂、从零碎到完整直到现在的中医三级预防理论,即一级预防为"治未病",二级预防为"救其萌芽",三级预防为"肝病实脾"。
《淮南子·卷十六》中曰:"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和《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论述奠定了中医预防医药的理论根基。《汉书·贾谊传》亦认识到:"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渺"。《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针对"已病防变",《金匮要略》说:"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等。这些宝贵的预防医学知识,不但丰富和拓展了基础理论,而且对世界医学界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如著名的"赫尔辛基宣言"就讲到医学的进步是以研究为基础的。现代肿瘤研究的根本目的是降低死亡率和发病率,降低死亡率主要靠治疗,而降低发病率主要靠预防。
3 中医称谓之"病"和"癌"
认识和理解中医称谓之"病"和"癌"很有必要。说得通俗些,"病"就是不健康或者是亚健康。说得严格些,"病"就是不平衡。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所以从中医的角度看问题,人绝对是有病的,所不同的只是小病与大病,轻病与重病,普通病与疑难杂病之分。这就是有些人所讲中医为什么能对每个人开药方的道理所在。
现在世界上有几十亿人患有这样那样的身心不适,甚至痛苦不堪。每年有1千余万人死于亚健康或"过劳死"。这是事实。却被现代医学经过所谓的检查后说成是"没病"。而正是在这一点上,中医学能从宏观或微观上认识、理解、解释、治疗"存在"的病,当然这一切不能是十全十美,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对于绝对的"有病"说成是"没病",每年有许多死亡病例,却无法用现代医学来解释。但是用现代医学无法解释和证明的事实,并不能证明事实不存在,只能证明现代医学的欠缺,需要现代医学不断地研究和提高。仅凭这一点。从一个侧面证明中医是很科学、很唯物的,某些方面是优于西医的。
对于"癌",甲骨文中有"瘤"字的记载。《内经》[5]中论述的"积聚"、"乳岩"等与"癌"有关。元代的《丹溪心法》中对癌症的病因有较详细的论述,用"癌"字系统地统称恶性肿瘤始于明代。从历史文献记载的证候、病因等内容概括,中医所讲的"积证"和现在的肿瘤、癌相似。广义来看,中医认为"病"与"癌"有密切关联,"癌"由"病"转变而成。如过度的风、寒、暑、湿、燥、火使"邪侵",过度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使"气机逆乱",跌打损伤使"瘀阻",虫兽伤使"毒留",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等使"正亏"等。这些因素导致了不平衡的产生,如果不及时调整,使病"留而不去,传舍于胃肠之外,暮原之向,留着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灵枢·百病始生》)。
4 可疑癌症的表现及诊断
4.1 中医认识到"病"与"癌"有密切关联。西医称可疑癌症为癌变前期或癌前病变。我们可通过临床种种症状,结合相关病史及检查,对可疑癌症进行诊断。
4.2 可疑肺癌 主症:刺激性干咳、不固定的胸背痛,发热、血痰等。结合主被动吸烟史、电脑辐射史、致病职业史、肺结核史、病毒感染史、家族史等可以拟诊。该病属于中医"肺积"范畴。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