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第二学期由记叙文转入议论文。受教材中议论文知识的影响,也受学习过当代大中专写作教材理论的教师的知识传授的熏陶,学生接受的议论文的知识出现了偏差,现行教材丢掉了先进的有关议论文写作理论的好传统。许多学生只知从某些方面去论证中心并且仅仅是为论证中心而论证中心,缺乏写作的针对性;未能从读者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论证有无不严密之处,有无漏洞,因而论证欠缜密周全,疏漏之处甚多。议论是议论了,也有观点,但不能令人信从;观点似乎也表明了,说理似乎也清楚了,但论证不能做到严丝合缝,无懈可击。
人教社编写的教参认为,议论文其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除通常的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外,还有议论的前提,背景的介绍,得出结论后如何付诸实践的建议等等。阐述较为全面,但于议论文的指导并无实际用处。议论文就是议论说理的文章,议论文写作的基点,应放到怎样说清说透道理这一点上。但如何说清说透,却语焉不详。陈亚丽认为,"一般议论文的写作,也比较简单,基本是摆事实,讲道理,针对性强,因此较有实用性"。仅说了针对性强,但怎么针对,针对什么,均未涉及。徐中玉认为,"议论文选择和使用论据则应以是否具有说服力为标准"。恰恰是这些所谓的写作理论,误导了教师,进而误导了学生。而笔者近期拜读了叶圣陶,宋云彬,陈望道先生主编的《民国课本讲义》,才对长期以来议论文写作理论的偏颇恍然大悟。叶圣陶等前辈认为,议论文是发表主张,使人信从的文字;确立主张外,还需立证,释疑,以坚定人的信念;而确立主张和立证释疑,都只是从方法上讲的。哪种主张应该取,哪种证明可以应用,哪种信念必须得解释,便需要从整个的生活经验中去求解答了。这段文字中的"立证,释疑"四个字,可谓字字珠玑,切中肯綮。
原来我们教学中只注意了"立证",即从多侧面,用多种方法论证观点的正确性,反驳错误观点的荒谬之处,以期从反面证明观点的正确性,而遗失或忽视了释疑。所谓"释疑",用叶圣陶等前辈的话说,如果论述容易引起疑问的地方,写作者应逐一解释,作答,一定要使人完全信服为止。笔者认为,如对这一观点加以引申,似乎可以说:议论文写作要使自己的观点完全立起来,除了多侧面地运用论据进行或演绎,或归纳,或事例,或理论,或正或反,或天南地北,或古今中外,或并列,或递进,或从原因到结果,由现象到本质,或从自身到家国,或自中国到外国等方面论证,还需要从读者的立场出发,设身处地,反躬自问:读者对我提出的观点,对我的论证有何疑问?还有什么不周全严密之处?如有就需要逐一解答,让人无疑可问为止。
有位学生谈"包容",在文中,他从多方面论证了包容是涵养,是气度,是情操,是高尚的品德,甚至认为包容囊括一切。作为读者就会发出疑问:难道包容就没有一个限度了吗?如近期日本右翼人士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言行难道可以包容吗?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读者方面设问并释疑,推出"包容应有度"的观点,文章至此才算有说服力。其实,中学教材中的一些典范议论文也运用了"释疑"之法,只不过我们未能觉察,没有对此从理论上概括罢了。譬如苏洵的《六国论》,作者提出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观点,并进行了有力的论证。作者深知议论文"释疑"之法,他在篇首、篇中自问自答,提出了两个问题:"六国互丧,率赂秦耶?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并逐一作答,观点就显得无懈可击了。试想,苏洵如果没有从读者角度提出这两个问题,无论他的《六国论》议论多么充分,都存在疏漏,都不能让人信从;只有解答了这两个问题,中心观点才算真正立了起来。由此可以看出,目前高中议论文教学缺乏释疑之法,因而出现上述弊病,就是自然而然的了。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以典范文章引路,讲解除立证外的释疑之法,那么,中学生的议论文将更加缜密,更有思彩辨色彩,学生的议论文将更上一层楼。
现行高中教材忽视的另一个有关议论文的观点是,议论文的写作一定要明确写作对象和目的。根据现行高中教材去教学,学生写出来的议论文仅仅是观点的演绎,不解决任何问题,其实,造成这种毛病的原因就是这一理论在教学中的缺失。如何克服此类毛病?引入张志公先生的有关论述,让学生付诸实践,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张志公先生在评析一篇习作时曾说:"在工作和生活中写任何文章,都是为了一定的目的的,写给一定的对象的,解决一定的问题的。学习期间练习写文章,尽管只是一种练习,也应当这么办;首先,想一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是写给谁看的,要解决什么问题的,把这些想清楚了,文章的中心意思就好定了,选用哪些材料,怎样安排组织,以至遣词造句的种种问题,都好考虑了"。同样是谈 "包容",以高中生为对象,就应从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