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逐步培养学生自我探究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为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及水平,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去探索、交流,以实现培养学生自我探究能力的目的。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就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探究能力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
一、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性
探究是人类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正确而又准确的数学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探寻数学知识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如果没有经过自己的体会、学习、探索,那么他们就很难完全的掌握这些知识,就像爱因斯坦说的那样:"结论几乎总是以完成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体会不到探索和发现的喜悦,感觉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动过程,也很难达到清楚地理解全部情况。"
良好的探究能力可以让学生一直处于有效的学习状态,所以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能力至关重要,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素养,而且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也有积极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拥有良好的探究能力,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在探究过程中,我们会与周围的人进行沟通,向别人阐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丰富学生的阅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所以,拥有一个良好的探究能力极其重要,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二、全方面准确而精确地理解数学
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是因为他们对数学没有兴趣,特别是初中生刚接触到一些难度稍大的题目,很容易失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时,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地让学生真正了解数学,让他们喜欢上数学。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稍微简单的题目,让学生经过思考就能解答出来,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而且还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另外,教师还可以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设置趣味性、典型性、层次性合理的"低起点,高落点"的探究活动,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做好铺垫。
在教学中,虽然很多教师尽职尽责地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但是教学效果仍不尽如人意,很多学生非常反感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所以,教师不妨设置一些探究性的题目,让学生通过交流和探索来解决题目,这样的学习效率远远比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要高得多。如在训练学生分类讨论思想的练习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探究问题:电脑系统中有个"扫雷"游戏,要求游戏者标出所有的地雷。一个方块下面只能埋一个雷,掀开方块,下面标有数字,提醒游戏者此数字周围方块(最多八个)中地雷的个数(0常省略不标)。如图1中的"3"表示它周围八个方块中有且只有3个方块中埋有地雷,图2是张三玩游戏的截图,图中有4个方块上标有旗子,表示那是地雷。请问图2第一行从左边数起标有七个英语字数的方块中(方块上标有字母),能够确定一定是地雷的有 。(请填入方块上的字母)
答案:D、F、G。
解析:根据字母B下方的2,2下方的1,判断A下方的方块一定是雷,再根据B、C、D、E、F下方的数字判断A、B、C中只有1个雷,B、C、D中有2个雷,C、D、E中只有1个雷,D、E、F中有2个雷,E、F、G中有2个雷。如果A是雷,则B、C都不是雷,而B、C、D中有2个雷,相矛盾,则A不可能是雷;如果B是雷,则A、C都不是雷,则D是雷,E不是雷,F、G是雷,即B是雷时,B、D、F、G一定是雷;如果C是雷,则A、B都不是雷,则D是雷,E不是雷,F、G是雷,即C是雷时,C、D、F、G一定是雷。所以,图2中能够确定一定是雷的只有D、F、G。
说明:在解决这道题目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不仅探究和感悟了数学的分类讨论思想,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升华了学生的认识。
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课堂上大胆发言,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站在新的视角上进行探索和实践,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善待学生的错误,让学生有所收获;其次,在解答一些带有情境的题目时,教师要让学生把情境与生活联系起来;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到一题多解。在学生寻找多种解法的过程中,也在培养他们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
如在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时,笔者先提出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长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正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任意一个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
活动1:如何把四边形的内角和转化为三角形的内角和?你是怎样实现的?你能找到几种方法?
学生经过思考和分组讨论之后,得出了四种方法:
方法1:如图3所示, 方法2:如图4所示,
2×180°=360°; 3×180°-180°=360°;
方法3:如图5所示, 方法4:如图6所示,
4×180°-360°=360°; 3×180°-180°=360°
说明:从简单的四边形入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体会多种分割形式,有利于学生深入领会转化的本质,即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的条理性与表达的流畅性,培养他们合作探究的精神。
活动2:请你选择其中一种方法探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的内角和(图7),并完成表1:
表1
说明:通过研究四边形的内角和,逐步拓展到五边形、六边形和七边形的内角和的探究,让学生归纳出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通过逐步增加图形复杂性的设计,让学生再一次经历转化的过程,加深对转化思想和方法的理解,并体会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快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探究能力。
四、探究生活化的数学知识
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还能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有用性。如在教学《随机事件》时,笔者模拟了一个场景,让5名学生参与抽奖,奖项设置为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和优秀奖2名。5名学生按顺序从签筒中随机抽取一张纸签,且第1位抽奖的学生不能看纸签上的数字,直到5名学生抽完为止。在这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让学生了解必然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的特点,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锻炼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让学生真正将"渔"握在手中。
数学是由一系列奥妙数字组合而成的方程模式,也是人类认知其他学科的重要前提,是人类生活中最基础的基石,所以教师应根据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及新课程改革的基本需求,努力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未知的数学知识。
责编:杨盛昌
下一篇:理学论文:解析几何中的数学思想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