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助,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呢?常言道:有疑则思、有思则行。衡量一堂课是否有效的关键,就是有无好的问题引领学生去学会获取知识。由此看来,一堂课的好坏在于设计,设计质量的优劣在于问题是否有效。于是有效问题变成了教学设计的重中之重。那么我们根据什么来设计这些有效问题呢?我来浅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依据学生认知基础来设计有效问题
要使学生能够参与思考和学习,必须是在他们的理解范围之内,不能低于他们的理解力太多,也不能高出他们的理解力太多。比如给一年级的学生讲"一元二次方程",他们能接受吗?能理解吗?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记得我上二年级数学时,有一堂课是"24点"的教学内容。再导入新课的时候,我创设了一个这样的问题:"运用加、减、乘、除,哪两个数通过运算能得到24?"三分之二的学生只知道1+23=24、2+22=24……,25-1=24、26-2=24……,3×8=24、4×6=24,其中1×24=24和2×12=24就没有学生知道了,因为涉及到五年级的知识点:"倍数和约数"。我把事先准备好的扑克牌拿出来,告诉大家我已经把"10、J、Q、K"拿出来了,我让3个学生任意各抽一张,抽出来的是"4、6、8",我问学生谁能通过计算得到24。没有学生知道怎么算,我又问学生:"4乘几能的24",所有学生回答:"6"。于是我又问6乘几能得到24,这个时候只有一半的人回答:"4"。因为部分学生已经对这个问题的难度感到头疼,即使知道也不愿意回答。于是我把声调放高问道:"3张扑克牌把6除外,剩下4和8,通过运算4和8能得到4吗?"有两三个学生举起手来说:"老师,我能把4、6、8通过运算得到24!"我让举手的学生把答案公布出来,让没有举手的学生把刚才叙述的过程写在黑板上:"8-4=4,6×4=24"。一堂课下来,学生参与人数不到一半。
课后我反思,这堂课的失败,本来这堂课是用"1-9"的扑克牌老抽取3张或4张来进行混合运算,而我的问题已经超出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因此学生参与情况不佳。应该分成两个问题来进行导入:"1、通过加减哪些数通过计算能得到24,2、我们学习的乘法口诀里面哪些能得到24?" 并把"3×8=24,4×6=24,"板书在黑板上,这才会为后面的游戏奠定基础。学生参与情况才会变好。
二、依据学生心理特点来设计有效问题
学生喜欢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要让他们学会在学中玩,更要让学会在玩中学。所以我们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要想到教学不仅仅只是传授知识,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体现。但是小学生的心理还不健全,心中所想和实际所在的不能协调统一,其心理特点可以从以下几点体现出来:
(一)、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不足
几乎每个小学生都有美好的愿望,对未来充满向往。可是理想与现实却大相径庭,原因在于他们想得多却做得少,已经养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坏习惯。
比如:一个班级学生差异是很大的,我们既要保证学习好的要更上一层楼,学习落后的要奋勇直追,于是我设计了这些问题:"1、我们班哪些人的成绩最好?"学生当然把成绩最好的回答出来。我说:"不然,因为这只是代表他一个人考试还可以,如果换一种考试方式不一定,我这里有一种新的考试测评方式:全班同学实行"一帮一"进行搭档,通过上一次考试进行"头带尾"(第一名和最后一名…)进行搭配搭档, 到下一次把两人总分相加,全班进行评比,能名列前茅才叫好!"这样下来学生参与性很好,常常利用课余时间相互帮助,成绩有明显提高!我这样做有以下目的:一是杀杀成绩好得学生的锐气,避免养成骄傲的坏习惯;二是让学生养成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习惯;三是让学生有一定的责任感,避免养得过且过的不良习惯!
(二)、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
小学阶段的学生大部分是有积极向上的进取心的,这与他们求知欲、自尊心和好胜心强是分不开的。但他们思考问题不周密,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因而有时片面坚持已见,对教师的要求,合乎已意的去办,不合已意的就拒绝,不能控制自己,凭冲动行事,事过之后又非常后悔。
因此,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创设有效问题的关键,不能盲目,只求结果。
三、依据学生年龄特点来设计有效问题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有声有色的动画问题。
各年龄段的年龄特点也不一样,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也不一样。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能集中太久时间,而且不能自主控制自己的行为,喜欢有声音、动画等具体形象的问题。教师在创设问题时可以根据学情,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将书本上的文字题变换成为动画,学生一看就能明白内容,并且一看就移不开眼睛。这样不仅可以使课堂有声有色,还能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低年级孩子在不知不觉之中就学会知识,并爱上这样的课堂。
(二)、创设情境引学生入情入境,主动投入学习思考。
高年级学生有了自己的思维和判断能力,对于问题有是非争论时他们往往更加感兴趣,尤其是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更是能吸引学生兴趣。根据高年级学生学习倾向于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抽象的问题的实际,教师设计题目可以主动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思考,不仅能完成学习任务更能锻炼学生思维判断的能力。
综上所述,有效问题的创设必须依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对教学而言,这三个依据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平等对话,它不仅是一个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交流;对学生而言,这三个依据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这三个依据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困此,有效问题的创设是教学中师生互助、互惠的交流。
责编:杨盛昌
下一篇:理学论文:初中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