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应突出"应用"的主旨,从而与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高职教学中的高等数学课程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应充分遵循"学有所用、学有所需"的原则,在一切的教学过程中,都要从能力培养出发,发掘学生潜在的创新思维,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素质,它培养的是学生的职业能力,强调的是对知识和技术的应用。尤其在实现"后示范校"建设目标中,新的高职《经济数学》课程要"面向学生,服务专业",以学生发展为本,树立"专业"服务的意识,以"能力"培养为主导,以"应用"为目标,将学生"心智的发展"融入"知识的获取"之中。其功能是逐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数学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对专业能力培养目标认真分析,高职《经济数学》课程在设计思路上要制定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明确教学的重点内容,设计教学的教学策略。
1 课程教学目标分析
由于高职学习过程特别注重学生职业岗位的培训、职业技能的训练、解决实际问题和能力扩展的培养。所以,高职《经济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以"能力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体系为中心",为了防止"只重学科体系,忽视能力培养"和"只重操作实践,忽视知识与理论"两个极端现象的产生,在满足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把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为通过对高等数学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相关专业课所必须的知识,适应未来工作及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兴趣;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生活、事业的全面充分的发展;使学生既具有独立思考又具有团体协作精神,在科学工作事业中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勇于攻克难题;使学生能敏感地把握现实社会经济的脉搏,适应社会经济的变革发展,做时代的主人。
2 课程教学内容分析
课程内容对教学过程有直接的制约作用,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内容的性质和特点。高职《经济数学》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学习形式,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教学方式,学生能系统地获得微积分、常微分方程、行列式、矩阵的知识,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和常用的分析、解决问题方法。与初等数学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不断提高学生数学技能实际应用水平;与后续专业基础课程相衔接,为学习专业知识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3 课程教学策略分析
3.1 通过课堂导入―不断提升学生内驱力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教师不但要善教,而且要善导"。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实际是教育的中心。教学实践中应重视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原型、感兴趣的情景着手,把学生从"无意注意"引到"有意注意",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从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入手,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和兴趣点,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在学习"线性方程组的解"问题时,引入"工资问题"―― 现有一个木工、一个电工和一个油漆工,三人相互同意彼此装修他们自己的房子,在装修之前,他们达成了如下协议:每人总共工作10天(包括:给自己家干活在内);每人的日工资根据一般的市价在60~80元之间;每人的日工资数应使得每人的总收入与总支出相等。表1是他们协商后制定出的工作天数的分配方案,如何计算出他们每人应得的工资?
通过上述生活实例引入课堂教学内容,不仅引发学生思考,同时激发学生"学会用数学建模的思想进行思考"的学习动机,进而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建模过程,强化了数学建模的思想。学生对这样的学习方式感觉很新鲜,学习效果也就不言而喻。
通过分析问题并建立模型,联立三个方程得方程组:
求解齐次线性方程组并不是太困难,根据工作天数的分配方案表建立线性方程组也比较容易,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设计合理的工作天数分配方案表,使得最后计算出的每一个工人的日工资数基本上均等,或相差不是太大,同时还要与市价的日工资基本上相符合。最后得到木工、电工及油漆工每人每天的日工资为62,64,72。
3.2 选取恰当方法―内容方法和谐一致
陶行知先生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经济数学是研究分析经济数量关系的重要工具,它是经济理论和经济现实的中间环节。它在经济理论的指导下对经济现实进行简化,但在主要的本质方面又近似地反映了经济现实,所以是经济现实的抽象。高职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喜欢新鲜事物的时期,经济类专业学生对错综复杂的经济数量关系非常感兴趣,如果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课堂类型,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将经济问题转化为具体的数学模型,可以使分析变的具体,知道利弊得失所在,而且还可以把貌似不同但是实质接近的问题连接在一起,从而把研究从初步的想法推向深入的探索。即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课睡觉、玩手机等现象也自然就消失了。例如,在学习"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内容时,可以利用优化问题―即考虑怎样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同时结合案例教学法、项目驱动法、实验教学法等研究下述实际例子。 某工厂生产某种产品,固定成本为20000元,每生产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增加100元。已知总收入R是年产量的函数:
问:每年生产多少产品时,总利润最大?此时总利润是多少?
解:依题意总成本函数为:
。
由此总利润函数为:
令=0,得。
由问题的实际意义,最大值存在。所以时L最大,而L(300)=25000,即年产量为300个单位时,总利润最大,此时总利润为25000元。
在本堂课中通过案例教学法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互动、合作、互助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3.3 语言评价激励―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我们高职教师面对的教学对象大都是缺乏自信、甚至是自暴自弃的学生,巧用个性化、多样化的评价语言就显得格外重要。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塑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评价学生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加以评价,要有的放矢,鼓励得准确,鼓励得多样化、有层次,夸到点子上,说到学生的心坎里,这样才能起到课堂评价的激励作用,才能引领学生健康发展。例如,在完成课堂作业时,有一些男生非常粗心,书写字迹潦草,很不规范,教师可以这样进行评价:"你是作业做得最快的一个,这说明你的反应很快,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很强,理解力也不错,老师很高兴。但是,如果你能注意做题步骤,放慢一点速度,把字写得更清晰、准确、规范一点,那么我想你将来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财会工作者"。又如,在习题课堂上,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知识间的相互连接错综复杂,学生往往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这时教师要及时鼓励基础差一些的学生:"千万别放弃,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老师相信只要你能踏实认真、刻苦练习,一定能练出更好的成绩,希望你能每天都有小进步"。合理使用评价性语言,既能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他们的学习信心,又能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空间。
现代经济学的一个明显特点是越来越多地使用数学(包括:统计学)。现在几乎每一个经济领域都用到数学,有的领域多些,有的领域少些。数学的思维方法也向各个学科和领域不断渗透,数学思想的应用也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因此,通过《经济数学》的学习,培养学生成为在生活实践中,应用数学技能、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优秀品质,使他们成为21世纪国家储备人才。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