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已经成为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高校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所下降, 而高等数学作为全国各高等学校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课程基础性强,涉及学生人数众多,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并且由于学生个体素质参差不齐,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严重不满足人才培养要求的现状,从而给高等数学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度,因此,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应运而生。
1 分层教学的概念
分层教学又叫分级教学、差异教学、分类推进教学等,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同一门课程的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它的最终目标就是营建一种使学生积极学习,使教师轻松教学的良好氛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自充分发展自己的优势空间,实现发展,是各层次的学生共同进步的有效措施,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有效方法。
2 分层教学的主要模式
2.1 按高考成绩分层模式
根据学生高考数学成绩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班适合基础好、思维敏捷的优秀学生,B班适合基础中等一般的学生,C班适合基础较差的学生。
2.2 按专业分层模式
根据院系、专业不同将高等数学教学分为四个模块:将物理、电子、控制等专业归为A类课程;将化学、生物等专业归为B类课程;将经济、管理等专业归为C类课程;最后将文科类的专业归为D类课程。
3 分层教学的原则及优越性
分层教学是一种提高教学质量,克服授课弊端的有效教学方法,但同时有一些不可避免的消极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个教学原则来减少或消除这些消极的影响。一是可接受性原则,巴班斯基提出:"可接受性原则就是要求教学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的可能性,使它们在智力上、体力上、精神上都不会感到负担过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各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方法、接受能力等实际情况,充分、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情况。二是递进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低层次学生向高层次发展,多给予学生鼓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信心,使低层次学生不断上跃台阶,不断向高层次迈进。三是主体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本着"学生为主、教师为导,分层教学为主线,以学生能力提高为最终目的"的教学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体性,从而提高分层教学的质量。四是激励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为各层次的学生创造各种尝试、探索、发展的条件和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坚持激励和表扬,并在期末给出相应合理的考核评价。
分层教学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第一,有利于学生整体的提高,使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学有所成,增加学习的信心,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第二,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教师事先针对各层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联系,使得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优化师生关系,从而提高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同时,教师在备课时能做到事先顾及各层次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目标明确。第三,有利于教师能力的全面提升,通过各层次学生的教学,极大地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调控与随机应变能力。
4 分层教学存在的问题
分层教学虽然有较多的优点,但它也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分层教学要解决分层的办法。分层教学的目的是因材施教,要确定学生的素质和水平。目前,对学生的分层主要依据高考数学的结果及专业需求,但考察的内容、难易程度及考查的结果等,是否科学、客观,有没有参考价值,这是个重要的问题。分层要使不同水平、不同需求在发展中柔性衔接,使学生从分层开始,就有了信心、有了动力、有了希望。第二,分层教学的动态管理。动态管理是对教务管理系统的挑战,在动态管理中,不稳定因素会增大,管理的范围会拓宽,这就要求管理者、任课教师,"教书育人"尽到责任。新的分层管理中加入了动态调控,将淘汰制变成了自我选择制。第三,分层教学会增加学生的思想负担。分层对学生的心理冲击表现为"自卑"。可见,做好学生的工作非常重要,在分层教学的试验之前一定要客观地宣传其有利的一面,同时提醒学生做好思想准备。分层应以学生能否取得进步为判断得失的标准。第四,分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分层教学下教师不能再拿一个教案用到底,而要精心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关心他们的进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成功的激励机制,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
5 结语
分层教学符合学生的愿望,首先,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了自尊、自信,端正了学习态度。其次,也融洽了师生的关系,减少学了厌学、教师厌教的现象,同时也减低了不及格率,解决了高校高等数学教学的一大难题。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