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一、重视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有效的问题情境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学习新知抛砖引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保证。
要提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应目的明确。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必须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要注意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相适应,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教师只有在创设情境时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出发,才能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效率。
如,在教学《认识东、南、西、北》时,我用儿歌引入: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然后问学生:"根据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来探究这个问题。"这样就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王国,为接下来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引发了学生获知的欲望。
二、重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以好的提问为前提。一节课中提问次数没有确定,何时提问,提问什么内容,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善于把问题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准确把握好提问的时机,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1.提问引发兴趣
常言道: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如果一堂课的提问都是平平淡淡,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必定削弱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就应抓住学生的兴趣。如,在教学"能被2整除的数"后,教师讲述:学校组织学生去看电影,发电影票。小红的票是10排8座,小兰的票是10排9座,小红高兴地对小兰说:"8和9是相邻的两个数,我俩坐在一起的。"她们走进电影院时,发现――"同学们知道发现了什么吗?为什么?"学生非常感兴趣,在积极的思维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奇数列、偶数列和自然数列中相邻的不同含义,培养了学生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善于处理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
2.提问得有坡度
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师在备课时设计的提问要深浅适度,问题太容易,不利于锻炼思维;太难,学生答不出,失去了提问的意义,课堂提问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环环紧扣;体现出知识结构的严密性、科学性、条理性,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后,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什么叫商不变的性质?16÷8的被除数加上32后扩大了多少倍?要使商不变,除数应该怎么办?"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学生接受新知识做了铺垫,减缓了思维的难度。
3.提问需要灵活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信息交流的过程,有时是千变万化,难以预料的,一旦问题出现,就必须要求老师灵活地处理这动态生成的教学活资源,当场设计出一些提问,以调整和改善教与学的活动。对教师的提问,学生回答有错误是正常的,教师应能迅速准确地判断出学生的回答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并加以利用,使之成为新的数学资源,从而灵活地提出针对性强的新问题。
总之,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始终追求的最理想效果。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只有我们不懈地追求我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会真正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把实施素质教育①落到实处。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