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9-075-1
首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1.加强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一个人的自信心是他能有效地进行学习的基础,更是他将来适应经济时代的必备心理素质,基于这样一个事实,许多国家都把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作为数学教育的一个基础目标,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加强实际问题的教学,并在此过程中获得足够的自信。
例如:我曾经让学生分组做这样一个实验:找5根长短不等的木棒,在有太阳的时候同时测量这5根木棒的长度以及直立时它们的阴影长度,同时测量出一座建筑物的高度,通过研究找出物体高度与它们阴影的长度,并计算出建筑物的高度,写一篇实验小论文。这个实践让学生非常感兴趣,激起了学生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用老师强制要求,学生们纷纷做起了实验并得出了规律,写出实验小论文。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注意联系身边的事物,让学生体验数学,并尝到成功的乐趣,对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2.应当着力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学生如果不喜欢甚至害怕这位老师,要想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授的课程感兴趣是很困难的。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真诚交流,它认为教学过程中不能与学生交心的老师不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教育是非显露痕迹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充满爱心的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诚交流意味着教师对学生殷切的期望和由衷的赞美。期望每位学生都能学好,由衷地赞美学生的成功,这可以从心理学上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得到。1968年,罗森塔尔曾抽取某校18个班部分学生的名单留给学校,并说他们是"天才"的学生,8个月后他来校复试,结果名单里的学生成绩增长很快,求知欲旺盛,"差生"表现也突出。事实上,这些名单,都是随机抽取的,学生并非天才,罗森塔尔通过自己的"真实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坚定了他们对名单上的学生的信心,在教师的信任和爱护下,这些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强。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以增强其信心。有一位校长说得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轮初升的太阳,有的尽管现在还暗淡无光,只是一时被云雾遮住了,一旦冲出云雾就会光芒四射。"另外,教师要能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一起寻找真谛,并且能够承认过失和错误。
其次,强化问题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问题以惊讶开始,学生问题的提出往往是由遇到解决问题的需要引起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使学生迫切想要了解所学内容,也为发生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理想环境。认识心理学认为:新的需要与原有的数学水平发生认识冲突的问题,与实际问题有联系的问题,富有挑战性、学生"跳一跳"能解决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
在创新思维过程中,无法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时,若潜下心来寻找问题的弱点并作为新问题的起点,攻击了弱点,就有可能导向创新的成功。
创新教育归根到底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一种既不受已有知识的局限,也不受传统观念束缚,不依常规,寻求异变,将知识不断引向深入的高级思维活动。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它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活动。由发展思维产生的想法往往较多,有的不一定好,但从多种发散想法中才能选择最好的,才更有可能创新,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教师应多启发学生进行发展性思维,多向学生提一些不是唯一答案的问题:教师还应多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从不同方面利用不同方法对同一问题进行思维,从中找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就是一种很好的发散思维训练,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解题,从中再进行比较,归纳,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更具灵活性,且促进学生的思维多向化,较快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多种发散思维训练,能培养学生多问、灵活、批判地思考问题,较快提高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立性,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实质性提高。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