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数学游戏"一般是把教学内容尤其是教学的重点、难点与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有机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创设了最佳情境。教师可将"数学游戏"适当安排在教学过程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一、从幕后到前台――发掘"数学游戏"之宝
1.被遗忘的"数学游戏"。
很多的数学教师对于教材中的"数学游戏"并不重视,认为"数学游戏"就像数学教学"主餐"中的最后一个"甜点"――可有可无,这样就在运用教材上大打折扣。由此可见,当前我们的教师对于教材中的"数学游戏"不够重视,对教材的深度认识、理解还有待加强学习。其实"数学游戏"对于学生来说是学生发现数学乐趣的窗口,是带领孩子走向数学殿堂的途径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它在数学教育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
2.觅流落的"珍珠"。
《新课标(修订稿)》基本理念部分明确提出: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内容必须借助形式体现出来,所以教材的编写上才会新增加了很多老版教材中没有的"数学游戏"。恰恰是这些新增的"数学游戏",充分体现出了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与亮点。然而,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不能够深刻认识这些部分对于学生发展的作用与价值,就会浅尝辄止,无法达成编排内容所能实现的教育功能。
二、例解趣味游戏――玩转"数学游戏"之乐
数学游戏的功能是丰富的,关键在于选取合适的素材编制成科学的游戏。教学实践中,笔者把这些"数学游戏"归纳为以下几种形式:
1.趣题竞解式。
可以将数学问题编写成开放型趣味游戏题,让学生以群体或个体为单位进行解答竞赛,看谁做得快、做得妙或解法多。
2.挑战――抢答式。
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游戏队,各队轮流挑战,其余各队抢答或轮流作答。或由挑战队指点对手回答,能在规定时间内解答挑战方的问题,则应战队胜,否则挑战队胜。
3.接力式。
如同跑步接力赛一样,一棒接一棒,决出整体名次。
4.击鼓传花式。
通过击鼓传花挑选解答者,比起由教师随意点名,有利于增添课堂的活跃气氛。当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这类游戏只能偶尔使用。
数学课内游戏教学的形式讲究生动、灵活,不可单调僵化,以上形式可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使用。
三、别把数学拒之游戏门外――明确"数学游戏"之意
1."数学游戏"的安排是为教学服务的。
游戏本身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旨在鼓励和推动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辅助教学手段,不能为纯粹的娱乐而在做数学游戏。
2."数学游戏"的组织要让全体学生都积极、愉快地投入活动。
在游戏中或游戏后要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游戏中的数学知识、原理或方法。
3."数学游戏"要给予必要的指导,特别是一些关于数学思想、数学策略的问题。
如"神奇的莫比乌斯带"、"四阶幻方"和"报数" 等内容。
4.游戏结果要评比,要总结。
可以实行一定的鼓励措施,或与平时成绩、小组荣誉挂钩,让学生产生成功感、愉快感,增强竞争意识。如果游戏是分群体进行,成绩归群体共享,要把集体的成功与个人的奖励联系起来,不能总是奖励成绩好的个人,要鼓励争取集体成功,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新课标》指出:对于小学生来说,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应当成为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一些厌学数学的孩子也是通过学游戏慢慢喜欢数学的,这样才能进一步引导学生在数学这广阔的空间中探索、思考和实践。因此,在数学教育过程中,数学教师应关注数学游戏这种教学手段,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让游戏玩转数学的课堂,让学生在妙趣横生的课堂中收获知识与快乐!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