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论文网 > 哲学论文

【哲学论文】浅谈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统一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6-20 17:11:53

 摘要: 马克思提出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科学论断都是社会基本矛盾动规律的体现。这两个著名的科学论断共同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核心。"两个必然"论证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两个决不会"强调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历史必然性实现所必需的条件。二者之间是相互密切联系、辩证统一的。所以我们必须将"两个必然"同"两个决不会"思想联系起来,明确地认识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而且这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历史过程。

关键词:两个必然 两个决不会 辩证统一

一、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概述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所激化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相互斗争的分析,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这就是被人们说成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马克思恩格斯 "两个必然"思想的经典表述。"两个必然"是马克思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他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最伟大贡献。它揭示并阐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在提出"两个必然"的基础上,马克思又进一步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于1859年1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了"两个决不会"的思想:在人类历史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2] "两个决不会"强调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时,这种生产关系是不会灭亡的;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桎梏的时,这种生产关系就必然为新的生产关系所取代,而且这种取代并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它必须通过社会革命才能实现。"两个决不会"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是"两个必然"在理论上的深化和补充。它纠正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参加1848、1849年欧洲革命时提出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指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和艰巨的历史过程。它既是深刻揭示资本主义矛盾运动的科学结论,又是当时革命斗争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如果说"两个必然"通过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及其相互斗争的分析,揭示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那么"两个决不会"则为这种趋势奠定了更加科学的理论基础。

二、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两个论断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互为论证的,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前进性趋势,是根本的方面;而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它告诫我们,"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绝不会成为现实,[3]体现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过程曲折性。二者共同体现了社会发展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一)"两个必然"是社会运动规律的必然结果,是"两个决不会" 逻辑结论,是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它自身产生的依据,但由于它自身不可避免的和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又决定了它自身的必然灭亡和被新的、更高形态的社会形态所替代。社会运动的规律表明更先进的社会制度必然会取代落后的社会制度,对于马克思自己的"两个必然"的说明,他基本观点是"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这个基本观点同时是"两个决不会"的体现,它体现了"两个必然"实现的时间和条件。当前,虽然资本主义社会并没有完全被社会主义取代,甚至现在它依然在较快速的发展着,但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学说 ,资本主义越发达,为共产主义准备的条件就越充分。同时,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因素也随之增多,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自我否定的力量也逐渐增强。只不过就世界范围而言,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间可能比马克思预期的时间要长得多,过渡的形式可能更复杂多样,前进的道路可能更加曲折艰难。同时,科技的发展进步,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技术条件。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把剥削的对象由某个国家国内的劳动人民扩大到世界劳动人民,资产阶级在扩大剥削对象的同时亦是扩大了无产阶级队伍,也就是壮大了其掘墓人的力量。所以"两个必然"是完全符合事实的,而"两个决不会"的思想是马克思正面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组成部分,是"两个必然"在理论上的深化和逻辑前提。

最初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是在马克思提出"两个必然"的基础上,经展开论述形成的。因此,可以说"两个必然"是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基础,是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有人把"两个必然"比作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大厦的一根大梁,认为动摇了"两个必然"这一个大梁,也就动摇了整个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大厦。可见"两个必然"在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核心地位的不可替代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是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总趋势。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总趋势很自然地告诉人们:资本主义是必然要被新的社会形态所取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告诉人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原有的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下新的生产力的发展时,就必然要求和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当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制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就必然灭亡而被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取代。可见,"两个必然是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是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两个决不会"是"两个必然"的深化和补充,是"两个必然"的题中之义。

"两个决不会"是工人阶级革命受到挫折,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研究"两个必然"的基础上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的实现必定有其相应的实现条件,不能离开实现条件来抽象地谈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特别是在当代资本主义还在发展、人们对"两个必然"能否实现产生疑问的情况下,考察一下它的实现条件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决不会"认为一种社会形态得以生存发展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旧的社会形态所能容纳的生产力还没全部发挥;一是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旧社会的胎胞里还没成熟。反过来说,一种社会形态的灭亡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旧的社会形态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已发挥出来;二是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旧社会的胎胞里已经成熟。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尤其是不能缺少后一个条件。因为没有一个可取代的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的出现和成熟,旧的社会形态即使处于一种长期的停滞状态中也不会自动灭亡。对于资本主义来说,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没有发挥出来以前,在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没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成熟以前,它是不会灭亡的。这让人们认识到"两个必然"的实现是有它自身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样"两个必然"就显得完整了。所以,"两个决不会"思想是对"两个必然"理论的重大补充,它和"两个必然"理论的侧重点虽不相同,但思想却是一脉相承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揭示的是一个历史结论,后者是论证了实现这一历史结论的条件和前提。"两个决不会"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即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前提必须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再能够容纳生产力的继续发展,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4]所以,"两个决不会"不仅没有推翻"两个必然",而且正是由于它所作的更加完善更加确切的必要补充和深化,使"两个必然"的论证更加严谨和具体化,才形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因此,我们今天考察"两个必然"时,一定要将二者联系起来整体把握。

(三)"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是辩证统一的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观点之一。两者是相互包容、相互补充、辩证统一的逻辑关系。一方面两个必然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指明了两个决不会的最终前途,从一定意义上讲两个决不会与两个必然间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高度统一。两个决不会和两个必然可以相互转化,促进社会向两个必然发展。另一方面两个决不会强调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所必需的条件,体现了两个必然的应有之义。两个必然必须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物质生产条件的科学分析基础之上,其中蕴含两个决不会的灵魂,是对两个决不会规律的展示。

正确认识和理解它们的关系对于我们大学生坚持并深化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提高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更清楚的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新变化,更加客观和正确的认识我国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着极其深远的作用及意义;有助于我们实际把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使我们更为深刻的认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我国所处的特殊历史环境条件下的一些不足和缺点以及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事实是无论社会怎样曲折的发展,必定终会受它们的作用的影响,而朝着更先进,更正确的社会和方向发展。

总之,社会主义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交织着高潮和低潮、顺利和挫折。我们要辩证统一地看待"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坚信在经历了"两个决不会"的曲折之后必将走向"两个必然"。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33.

[3] 钟明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59-260

[4] 夏禹龙,胡振平, 周罗庚.唯物史观:"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中国发展道路的理论支撑.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33-43

责编:古斯琪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