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论文网 > 哲学论文

【哲学论文】浅谈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及其当代意义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6-20 17:10:06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从马克思实践哲学创立的过程出发马克思实践的基本内涵,包括实践是人的生存的基本方式,是人的对象性的客观活动,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等。其当代意义在于马克思实践哲学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即发扬实践哲学的主体论思想,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实践创新思想,和对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思想的重大意义,最终得出马克思实践哲学对于当代的马克思思想研究具有重要地位的结论。

关键词:马克思 实践哲学 意义

正文:

一•、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创立过程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实践思想的形成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不同的阶段他对实践有着不同的理解。马克思实践思想的萌芽是在1841年开始创作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马克思首次提及了"实践的观点",但此时他所讲的"实践"是脱离开客观物质的精神上的实践。后来马克思在《莱茵报》、《德法年鉴》工作时期对实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看到了生产实践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在创造《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马克思的实践观得到了深化,此时他看到了实践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对理论的决定作用,而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最终确定是在创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此时马克思明确了实践的内涵,从而确立了实践在马克主义哲学中的核心地位。

1、博士论文时期首次提出"实践的观点"

马克思"实践"概念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1841年开始创作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他说:"当意志从阿门塞斯的阴影王国走出来,转而面对着那世界的、并没有意志而呈现着的现实时,一个本身自由的理论的精神,将会变成实践的力量……哲学上的实践本身就是理论的。实践是一种批判,它在本质上来衡量个别存在,从理念上来衡量特殊的现实。"虽然当时的马克思还是一个青年黑格尔主义者,但他已经敏锐的将实践理解为主体与客体联系的中介,看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对应关系,把实践主要理解为理论批判活动,从而赋予实践以客观现实的意蕴。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时马克思说讲的"实践"是脱离开客观物质的精神上的实践。

2、《莱茵报》《德法年鉴》时期对实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马克思在《莱茵报》、《德法年鉴》工作时期对实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看到了生产实践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可以说在这一时期,马克思的思想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他逐渐认识到仅仅依靠理论的批判是不行的,必须通过现实的手段与现实世界相联系。在这一时期,马克思发表了许多著作,如《论犹太人问题》、《导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等。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把人的解放理解为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的历史过程,肯定了资产阶级政治解放的历史进步价值,同时也指出了政治解放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把政治解放推到人类解放的进程。另外,在这些著作中,马克思着重分析了理论批判和革命斗争的关系。其中,马克思论述了"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的关系。他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 460页 由此,马克思把实践看作是改造社会的物质活动,而不是思想上的活动。这是马克思在实践观上的一个重要转变,为马克思创立科学的实践观奠定了基础。

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向科学的世界观接近

马克思在1844年3月至8月写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在《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理解为改造外部自然界的对象性活动,即生产劳动,从而指明了实践的基本内容,并揭示了实践活动的客观性、主体性和创造性等特征。他吸取了英国国民经济学的劳动价值学说,从物质生产活动的角度对"劳动"这个概念作出了哲学理解。他认为,劳动不仅是生产的真正灵魂,而且是人的生命活动,是人们现实的、感性的物质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马克思主要在感性的物质劳动的意义上理解实践,他说:"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是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马克思指出,人和动物是有本质区别的:动物只能消极的适应自然,人类却能按照自己的目的能动地改造自然,不仅创造自己所需要的物质资料,也改造自然界本身,即使自然界人化。同时,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主体的对象性的活动,主体对象化必须通过对象性活动才能实现。

在《手稿》中,我们可以把马克思在探索科学实践观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可以概括如下。首先,马克思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即生产劳动,从而抓住了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内容,即生产实践。其次,通过对人的本质的分析,也分析了实践的基本特征,即客观性、主体性和创造性,并强调指出,人的改造世界的活动,人的对象化活动,离不开外部自然界,也就是说把主体的活动规定为对象性的活动。他说:"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 再次,马克思还初步论述了理论对实践的依赖性,认为"真正的实践……是现实的和证实的理论的条件";"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 这都表明,马克思正在向科学的实践观接近。

4、《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实践哲学形成的标志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中,马克思在1845年春写下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被看作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概括和总结,是《手稿》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我们知道,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把实践引入认识论,而且也把实践引入历史观,确立了实践在社会历史中的基础地位。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唯物史观发展中就具有重要的地位,恩格斯曾称这一《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首先是由于它以实践为中心,论述了新世界观的一系列基本原则,把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在《提纲》中把"实践"作为他的全部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

马克思在《提纲》的开篇,就深化和发展了以往的研究成果,第一次把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提了出来,从根本上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表明马克思不仅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而且也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并为制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奠定了基础。于是他从实践观点出发,揭示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可以说,马克思是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出发把实践规定为主体的对象性的活动,并划分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界线,"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马克思把这种唯物主义定义为"直观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因此,马克思在《提纲》中提出,应当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也就是说,如何理解主体的对象性的活动是区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的重要依据。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在《提纲》的最后,马克思在总结自己的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对立时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又在《提纲》的第11条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做了一个著名的科学论断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在这里,马克思指明了自己的哲学同旧哲学在理论立脚点和根本目的上的对立。就唯物主义不懂得人的实践性,因而也不了解人的社会性及其历史发展,它的立脚点是脱离社会关系的抽象的个人;而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们的实践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们之间的全部社会联系和关系,也即社会化了的人类。旧哲学家们不懂得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因而只是这样或那样地解释世界;新唯物主义者则认为根本问题在于只有通过社会实践去"改变世界",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后来研究者把他的"新唯物主义"规定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这被看作是马克思实践哲学形成的标志。

5、《德意志意识形态》实践观的成熟

如果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那么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则对实践哲学进行了发展。在《形态》中,马克思明确提出自己的新唯物主义路线,这就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或"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或"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 在《形态》中,马克思称自己为"实践唯物主义者"和"共产主义的唯物主义者。"如"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实践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从而再一次强调了其"实践的唯物主义"。这标志着马克思思想体系的确立,也标志着他的实践观的成熟。

二、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论内涵

实践是马克思哲学中最重要、最基础的概念,也是马克思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核心概念。马克思不仅把思维的客观真理性问题理解为实践问题,而且还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在批判黑格尔的"劳动"概念和费尔巴哈的感性对象存在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对对象、现实、感性的理解应当当作实践去理解等,这主要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著作中阐述了其科学的实践的概念。我们知道,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由于离开了人的生产劳动而去理解实践,所以大多数人把实践理解为具有创造性的精神活动,而没有把实践的能动性同物质性结合统一起来。但马克思却发现了生产劳动是人类的最为基本的实践活动,并且生产劳动既体现着人的能动的创造性本质,同时又属于感性的物质活动,从而确立了科学的实践概念。马克思哲学首先把实践看成是人类存在发展的基本形式,当作是人类特有的对象性感性活动,这其中就包括了满足自身生活需要,使用一定的工具,采取一定的方法而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动的物质活动。因此,马克思哲学的创立人把他们的哲学称之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但即使实践在马克思哲学中处于基础性最为重要的地位,翻看文献,马克思本人并没有给实践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我们只能通过马克思对于实践概念的使用,来大致分析实践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内涵,以及马克思对于实践概念的理解。

首先,实践作为人的生存发展的基本方式,是人的客观现实性的感性活动。马克思认为,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是人类生存的首要前提也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条件。因为只有衣、食、住以及其他的物质性生产工具人们才能生活,而人也只有在生活满足的前提下才能创造历史。所以,马克思指出,"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 可以说,生产实践不仅造就了人类,也成为人类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因而,实践在本质上是一种革命的、能动的力量,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整个生活世界的基础,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也正是物质生产的发展才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其次,实践是对象性的感性的客观的活动。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主体和客体互为对象性的现实性活动。没有互为对象性的关系,就不会产生和构成实践活动。"对象性的存在物对象性地活动着,而只要它的本质规定中没有包含着对象性的东西,那么它就不能对象性地活动。它所以能创造或创立对象,只是因为它本身是为对象所创立的,因为它本来就是自然界。因此,并不是它在创立活动中从自己的'纯粹的活动'转向对象之创造,而是它的对象性的产物仅仅证实了它的对象性的活动,证实了它的活动是对象性的、自然的存在物的活动"。 这就是说,在实践过程中,人以外物世界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同时外部世界也改造人。人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对象性的存在物,因此在《提纲》第1条,马克思就批判费尔巴哈没有把人的活动理解为"对象性活动"。

再次,实践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人和动物的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即实践。虽然动物的活动也具有"感性"的客观性,但它不是实践。这是因为,动物的活动是没有思想、目的指导的本能活动。这种本能活动只是顺从自然的活动,只是消极地适应外部环境而不能按照目的去改变环境。人则是有思想、有理性的动物,他能够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和自身内在的尺度要求来使客观世界按照人的意志和要求得到改造,从而使客观对象成为满足人的需要的"为我之物"。可以说,人在劳动中不仅使对象发生形式变化,同时还在对象中实现自己的目的。

最后,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活动。人的实践力量是历史地形成和发展的。每一时代的人都只能在继承前人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开始自己的活动。每代人把前人的实践力量纳入自己的活动之中,壮大了自己的实践能力。所以,实践尽管可以表现为单个人的个体活动,人却总是凭借人类的力量结成一定的历史发展着社会关系去同自然发生关系、从事实践活动的。这就是实践的社会性和历史性。

综上所述,实践作为人所特有的生存活动方式,既是把人同动物区分开来,建立人与自然之间新的更高统一和联系的基础与纽带,也是把人们结合起来,建立社会联系和形成社会整体的基础与纽带,更是把实现物质东西和观念东西的相互转化,联结和沟通主观与客观关系的基础与纽带。实践活动既体现着对象对人的制约性,又表现着人对对象的自主性和能动性。通过实践活动,人既改变了外部世界的客观对象,同时也改变了人自身。实践与自然、实践与社会或实践与历史形成了一种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自然、社会、历史、人的认识及人自身的存在,必须根据实践的观点来看待。这就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概括和阐述的实践观念。

三、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当代意义

1、马克思实践哲学对市场经济的主体性文化精神的影响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支持。那么如何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培养人的主体能动性,发挥人们的聪明才干,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难题。从经济体制的角度来说,我国现在的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虽然使广大劳动群众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但却不能真正的占有生产资料,不能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真正主体。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建国初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缺乏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的主动性,从而导致生产效率极其低下,物质生活资料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所以,在对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使企业或个人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的主体,引进市场竞争,提高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市场经济的主体性文化精神反映的就是马克思实践哲学对于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因此,要以马克思实践哲学为基础,立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主体性的思想状态、生活方式等,在结合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进而吸收西方优秀的技术和文明,加强实践创新,理论创新,从而带动政治、制度、科技、文化等一系列相关方面的创新和改革。

2、马克思实践哲学与改革的关系

中国的历史发展告诉我们,闭关锁国只能导致落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同样也离不开中国。马克思曾指出,如果没有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如果不借鉴和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社会主义是不可能真正巩固和发展的,也不会实现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也就是说,虽然东方国家可以在社会制度上跨域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但必须在社会革命后,大力发展生产力,积极吸收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才能不断的巩固社会制度。因此,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必由之路。可以说,我国改革开放过程的这一思想的体现,就是马克思实践哲学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个飞跃。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奠定了理论基础。

3、马克思实践哲学对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实践作为人的存在和活动方式,是确证以人为本的哲学基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马克思实践哲学从劳动这一基本实践观出发,提出了人类实践发展的终极意义就是关心人的生存,关怀人的发展,实现劳动的自由与自觉,实现人的全面的发展。可以说,人的全面发展是由于人类实践的历史变革,形成的人对自然、人对社会以及人对人的真正占有。人成为历史的本质,这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必然要求。人作为一种生命存在物,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求决定了人的劳动实践的历史必然性。因而,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首先就是马克思实践哲学中的肯定人的主体创造性价值,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丰富和发展。因为马克思实践哲学讲求科学的发展观,认为人在积极改造自然、发展经济的实践过程中,应明确地认识到,人也是自然的一份子,破坏自然就是破坏人自身。只有发展与保护结合、改造与适应结合、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相统一、主体和客体发展相和谐,这才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发展观。内容摘要:本文首先从马克思实践哲学创立的过程出发马克思实践的基本内涵,包括实践是人的生存的基本方式,是人的对象性的客观活动,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等。其当代意义在于马克思实践哲学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即发扬实践哲学的主体论思想,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实践创新思想,和对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思想的重大意义,最终得出马克思实践哲学对于当代的马克思思想研究具有重要地位的结论。

关键词:马克思 实践哲学 意义

正文:

一•、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创立过程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实践思想的形成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不同的阶段他对实践有着不同的理解。马克思实践思想的萌芽是在1841年开始创作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马克思首次提及了"实践的观点",但此时他所讲的"实践"是脱离开客观物质的精神上的实践。后来马克思在《莱茵报》、《德法年鉴》工作时期对实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看到了生产实践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在创造《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马克思的实践观得到了深化,此时他看到了实践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对理论的决定作用,而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最终确定是在创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此时马克思明确了实践的内涵,从而确立了实践在马克主义哲学中的核心地位。

1、博士论文时期首次提出"实践的观点"

马克思"实践"概念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1841年开始创作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他说:"当意志从阿门塞斯的阴影王国走出来,转而面对着那世界的、并没有意志而呈现着的现实时,一个本身自由的理论的精神,将会变成实践的力量……哲学上的实践本身就是理论的。实践是一种批判,它在本质上来衡量个别存在,从理念上来衡量特殊的现实。"虽然当时的马克思还是一个青年黑格尔主义者,但他已经敏锐的将实践理解为主体与客体联系的中介,看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对应关系,把实践主要理解为理论批判活动,从而赋予实践以客观现实的意蕴。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时马克思说讲的"实践"是脱离开客观物质的精神上的实践。

2、《莱茵报》《德法年鉴》时期对实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马克思在《莱茵报》、《德法年鉴》工作时期对实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看到了生产实践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可以说在这一时期,马克思的思想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他逐渐认识到仅仅依靠理论的批判是不行的,必须通过现实的手段与现实世界相联系。在这一时期,马克思发表了许多著作,如《论犹太人问题》、《导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等。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把人的解放理解为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的历史过程,肯定了资产阶级政治解放的历史进步价值,同时也指出了政治解放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把政治解放推到人类解放的进程。另外,在这些著作中,马克思着重分析了理论批判和革命斗争的关系。其中,马克思论述了"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的关系。他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 460页 由此,马克思把实践看作是改造社会的物质活动,而不是思想上的活动。这是马克思在实践观上的一个重要转变,为马克思创立科学的实践观奠定了基础。

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向科学的世界观接近

马克思在1844年3月至8月写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在《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理解为改造外部自然界的对象性活动,即生产劳动,从而指明了实践的基本内容,并揭示了实践活动的客观性、主体性和创造性等特征。他吸取了英国国民经济学的劳动价值学说,从物质生产活动的角度对"劳动"这个概念作出了哲学理解。他认为,劳动不仅是生产的真正灵魂,而且是人的生命活动,是人们现实的、感性的物质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马克思主要在感性的物质劳动的意义上理解实践,他说:"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是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马克思指出,人和动物是有本质区别的:动物只能消极的适应自然,人类却能按照自己的目的能动地改造自然,不仅创造自己所需要的物质资料,也改造自然界本身,即使自然界人化。同时,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主体的对象性的活动,主体对象化必须通过对象性活动才能实现。

在《手稿》中,我们可以把马克思在探索科学实践观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可以概括如下。首先,马克思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即生产劳动,从而抓住了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内容,即生产实践。其次,通过对人的本质的分析,也分析了实践的基本特征,即客观性、主体性和创造性,并强调指出,人的改造世界的活动,人的对象化活动,离不开外部自然界,也就是说把主体的活动规定为对象性的活动。他说:"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 再次,马克思还初步论述了理论对实践的依赖性,认为"真正的实践……是现实的和证实的理论的条件";"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 这都表明,马克思正在向科学的实践观接近。

4、《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实践哲学形成的标志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中,马克思在1845年春写下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被看作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概括和总结,是《手稿》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我们知道,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把实践引入认识论,而且也把实践引入历史观,确立了实践在社会历史中的基础地位。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唯物史观发展中就具有重要的地位,恩格斯曾称这一《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首先是由于它以实践为中心,论述了新世界观的一系列基本原则,把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在《提纲》中把"实践"作为他的全部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

马克思在《提纲》的开篇,就深化和发展了以往的研究成果,第一次把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提了出来,从根本上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表明马克思不仅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而且也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并为制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奠定了基础。于是他从实践观点出发,揭示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可以说,马克思是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出发把实践规定为主体的对象性的活动,并划分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界线,"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马克思把这种唯物主义定义为"直观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因此,马克思在《提纲》中提出,应当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也就是说,如何理解主体的对象性的活动是区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的重要依据。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在《提纲》的最后,马克思在总结自己的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对立时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又在《提纲》的第11条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做了一个著名的科学论断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在这里,马克思指明了自己的哲学同旧哲学在理论立脚点和根本目的上的对立。就唯物主义不懂得人的实践性,因而也不了解人的社会性及其历史发展,它的立脚点是脱离社会关系的抽象的个人;而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们的实践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们之间的全部社会联系和关系,也即社会化了的人类。旧哲学家们不懂得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因而只是这样或那样地解释世界;新唯物主义者则认为根本问题在于只有通过社会实践去"改变世界",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后来研究者把他的"新唯物主义"规定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这被看作是马克思实践哲学形成的标志。

5、《德意志意识形态》实践观的成熟

如果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那么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则对实践哲学进行了发展。在《形态》中,马克思明确提出自己的新唯物主义路线,这就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或"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或"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 在《形态》中,马克思称自己为"实践唯物主义者"和"共产主义的唯物主义者。"如"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实践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从而再一次强调了其"实践的唯物主义"。这标志着马克思思想体系的确立,也标志着他的实践观的成熟。

二、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论内涵

实践是马克思哲学中最重要、最基础的概念,也是马克思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核心概念。马克思不仅把思维的客观真理性问题理解为实践问题,而且还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在批判黑格尔的"劳动"概念和费尔巴哈的感性对象存在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对对象、现实、感性的理解应当当作实践去理解等,这主要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著作中阐述了其科学的实践的概念。我们知道,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由于离开了人的生产劳动而去理解实践,所以大多数人把实践理解为具有创造性的精神活动,而没有把实践的能动性同物质性结合统一起来。但马克思却发现了生产劳动是人类的最为基本的实践活动,并且生产劳动既体现着人的能动的创造性本质,同时又属于感性的物质活动,从而确立了科学的实践概念。马克思哲学首先把实践看成是人类存在发展的基本形式,当作是人类特有的对象性感性活动,这其中就包括了满足自身生活需要,使用一定的工具,采取一定的方法而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动的物质活动。因此,马克思哲学的创立人把他们的哲学称之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但即使实践在马克思哲学中处于基础性最为重要的地位,翻看文献,马克思本人并没有给实践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我们只能通过马克思对于实践概念的使用,来大致分析实践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内涵,以及马克思对于实践概念的理解。

首先,实践作为人的生存发展的基本方式,是人的客观现实性的感性活动。马克思认为,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是人类生存的首要前提也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条件。因为只有衣、食、住以及其他的物质性生产工具人们才能生活,而人也只有在生活满足的前提下才能创造历史。所以,马克思指出,"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 可以说,生产实践不仅造就了人类,也成为人类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因而,实践在本质上是一种革命的、能动的力量,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整个生活世界的基础,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也正是物质生产的发展才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其次,实践是对象性的感性的客观的活动。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主体和客体互为对象性的现实性活动。没有互为对象性的关系,就不会产生和构成实践活动。"对象性的存在物对象性地活动着,而只要它的本质规定中没有包含着对象性的东西,那么它就不能对象性地活动。它所以能创造或创立对象,只是因为它本身是为对象所创立的,因为它本来就是自然界。因此,并不是它在创立活动中从自己的'纯粹的活动'转向对象之创造,而是它的对象性的产物仅仅证实了它的对象性的活动,证实了它的活动是对象性的、自然的存在物的活动"。 这就是说,在实践过程中,人以外物世界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同时外部世界也改造人。人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对象性的存在物,因此在《提纲》第1条,马克思就批判费尔巴哈没有把人的活动理解为"对象性活动"。

再次,实践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人和动物的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即实践。虽然动物的活动也具有"感性"的客观性,但它不是实践。这是因为,动物的活动是没有思想、目的指导的本能活动。这种本能活动只是顺从自然的活动,只是消极地适应外部环境而不能按照目的去改变环境。人则是有思想、有理性的动物,他能够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和自身内在的尺度要求来使客观世界按照人的意志和要求得到改造,从而使客观对象成为满足人的需要的"为我之物"。可以说,人在劳动中不仅使对象发生形式变化,同时还在对象中实现自己的目的。

最后,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活动。人的实践力量是历史地形成和发展的。每一时代的人都只能在继承前人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开始自己的活动。每代人把前人的实践力量纳入自己的活动之中,壮大了自己的实践能力。所以,实践尽管可以表现为单个人的个体活动,人却总是凭借人类的力量结成一定的历史发展着社会关系去同自然发生关系、从事实践活动的。这就是实践的社会性和历史性。

综上所述,实践作为人所特有的生存活动方式,既是把人同动物区分开来,建立人与自然之间新的更高统一和联系的基础与纽带,也是把人们结合起来,建立社会联系和形成社会整体的基础与纽带,更是把实现物质东西和观念东西的相互转化,联结和沟通主观与客观关系的基础与纽带。实践活动既体现着对象对人的制约性,又表现着人对对象的自主性和能动性。通过实践活动,人既改变了外部世界的客观对象,同时也改变了人自身。实践与自然、实践与社会或实践与历史形成了一种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自然、社会、历史、人的认识及人自身的存在,必须根据实践的观点来看待。这就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概括和阐述的实践观念。

三、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当代意义

1、马克思实践哲学对市场经济的主体性文化精神的影响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支持。那么如何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培养人的主体能动性,发挥人们的聪明才干,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难题。从经济体制的角度来说,我国现在的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虽然使广大劳动群众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但却不能真正的占有生产资料,不能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真正主体。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建国初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缺乏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的主动性,从而导致生产效率极其低下,物质生活资料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所以,在对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使企业或个人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的主体,引进市场竞争,提高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市场经济的主体性文化精神反映的就是马克思实践哲学对于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因此,要以马克思实践哲学为基础,立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主体性的思想状态、生活方式等,在结合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进而吸收西方优秀的技术和文明,加强实践创新,理论创新,从而带动政治、制度、科技、文化等一系列相关方面的创新和改革。

2、马克思实践哲学与改革的关系

中国的历史发展告诉我们,闭关锁国只能导致落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同样也离不开中国。马克思曾指出,如果没有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如果不借鉴和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社会主义是不可能真正巩固和发展的,也不会实现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也就是说,虽然东方国家可以在社会制度上跨域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但必须在社会革命后,大力发展生产力,积极吸收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才能不断的巩固社会制度。因此,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必由之路。可以说,我国改革开放过程的这一思想的体现,就是马克思实践哲学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个飞跃。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奠定了理论基础。

3、马克思实践哲学对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实践作为人的存在和活动方式,是确证以人为本的哲学基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马克思实践哲学从劳动这一基本实践观出发,提出了人类实践发展的终极意义就是关心人的生存,关怀人的发展,实现劳动的自由与自觉,实现人的全面的发展。可以说,人的全面发展是由于人类实践的历史变革,形成的人对自然、人对社会以及人对人的真正占有。人成为历史的本质,这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必然要求。人作为一种生命存在物,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求决定了人的劳动实践的历史必然性。因而,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首先就是马克思实践哲学中的肯定人的主体创造性价值,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丰富和发展。因为马克思实践哲学讲求科学的发展观,认为人在积极改造自然、发展经济的实践过程中,应明确地认识到,人也是自然的一份子,破坏自然就是破坏人自身。只有发展与保护结合、改造与适应结合、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相统一、主体和客体发展相和谐,这才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发展观。

责编:古斯琪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