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不论是古典学说的比较优势 理论 、新古典学说的资源禀赋理论(H-O模型)还是以规模 经济 为理论基础的新国际贸易理论都十分关注贸易对收入分配的 影响 。最早直接把国际贸易与国内收入分配关系联系起来进行单独 研究 的是斯托尔帕和萨缪尔森。1941年他们以H-O模型为基础提出了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Stolper-Samuelson The orem,SS定理)。SS定理在H-O模型的假设条件下证明了当一国实行自由贸易时,贸易使出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那种生产要素亦即国内供给相对充裕的生产要素价格上升;使出口产品生产中非密集使用的那种生产要素亦即国内供给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价格下降。1948年萨缪尔森在对H-O理论进一步研究时,得出一个新的命题:自由贸易不仅会使商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会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以致两国的所有工人都获得同样的工资率,所有的土地单位都能获得同样的地租报酬,而不管两国的生产要素供应量或需求模式如何。这就是著名的要素均等化理论(FPE)。自SS定理和FPE定理提出之后,国外学者又对贸易与国内收入分配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拟对国外有关贸易与收入分配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
还有一些学者从贸易要素含量模型(the factorcontent of trade model)出发,首先关注贸易对非熟练劳动者与熟练劳动者供给的影响进而分析贸易对其相对工资价格的影响。与发展中国家相比,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稀缺要素是非熟练劳动者,进口的是非熟练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这也就变相地进口了非熟练劳动者。这些国家的对外开放,提高了非熟练劳动者的相对供给因而对其工资有抑制作用。虽然大部分利用贸易要素含量模型分析的学者得出贸易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是很大,最多只占到25%,但也有学者如Wood认为贸易是主要因素。Wood(1994)在其南北贸易模型分析中认为,南北贸易对北方国家非熟练工人造成了损害,使他们的工资减少和工作流失,这是导致发达国家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1995年他还计算了发达国家出口品和进口品中熟练劳动者与非熟练劳动者的使用量,发现贸易导致发达国家对非熟练劳动者的需求降低了22%。Borjas,Freeman and Katz(1992)认为,80年代美国贸易的发展减少了对非熟练劳动者的需求,这种贸易的发展还伴随着相对于无贸易增长时非熟练劳动者的相对工资。他们还计算出1980-1988年美国非熟练劳动者相对每周工资降低了10%,贸易与劳动者的国际流动因素占到30%-50%。
尽管学者们对贸易与技术哪一个是导致国内收入差距增大的主要原因一直都存在激烈的争论,但是对贸易会影响收入分配这一点学者们的观点则是一致的。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贸易影响收入分配的机制进行了很好的理论探索。
二、贸易影响收入分配的机制
(一)商品价格变化机制
在H-O模型中,国际贸易会降低一国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价格而提高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价格。这种商品价格变化会直接影响到要素价格的变化,从而对国内收入分配产生影响。斯托尔帕和萨缪尔森(1941)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才提出了SS定理。大量有关贸易与收入分配关系的研究也都是从商品价格变化角度进行分析的,但由于选用的数据和处理 方法 不同,他们得出的结论也不同,有的认为贸易对收入差距拉大的作用不大,有的认为贸易的作用重大。Slaughter(1998)对贸易通过商品价格变化机制影响收入分配的文章进行了详细的 总结 和比较并且给出了点评。
(二)技术变化机制
1.外生性技术进步。Richardson(1995)用一般均衡模型分析指出,导致贸易扩张和经济增长的因素有许多,其中国内的因素有5个:(l)开放贸易后,经济沿着给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转移;(2)经济 自然 的(内生的)增长;(3)外生要素偏向的技术进步,比如资本存量相对于劳动力增加;(4)外生部门偏向的技术进步,如投资部门的技术比其他部门技术进步得快;(5)偏好或者需求改变。在这五种因素中,他认为只有第一和第四个原因与收入分配相关。贸易开放导致国内贸易品相对于其他部门产品的相对价格和其所雇用的劳动力转向贸易品部门,贸易品部门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相对增长(技术进步)会吸收被其他部门释放的劳动力,但要完全吸收所有剩余劳动力则劳动者的工资必须下降。所以贸易开放和部门的特定技术变化的联合作用就会导致收入不平衡加剧。Leamer(1996)也指出,在赫克谢尔-俄林-萨缪尔森(HOS)长期模型中,小国部门偏向的技术进步会影响工资率。但Krugman(2000)指出,要素偏向的技术进步也会导致收入差距拉大,部门偏向的技术进步只有在产品价格相对不变亦即贸易国是小国并且技术进步是单边,其他国家不存在同等程度的进步条件下才会导致国内收入差距拉大,而且要素偏向的技术进步影响收入分配则不受这些条件的限制。
而Zhu and Trefler(2005)则在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优势的基础上设立了一个南方国家经济赶超指数。在一般均衡且技术进步是希克斯中性的条件下,若南方国家的赶超指数大于零,则南北两国国内的收入差距都会拉大;若指数小于零,则两国的收入差距都会缩小。若存在技术偏向的技术进步而且技术进步在各国国内所有部门都相同,则北方国家的技术进步会使北方国家收入差距拉大而南方国家的收入差距会缩小;反之亦然。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