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1 引言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感染引起的一种可累及全身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几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梅毒临床表现极为复杂。早期侵犯生殖器和皮肤,晚期侵犯全身各器官,并发多种多样的症状和体征,病变几乎能累及全身各个脏器。该病主要传播方式为性交接触传播,亦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引起流产、早产、死产及胎传梅毒,危及下一代。目前青霉素作为梅毒首选药物,治疗效果较好,,但由于青霉素存在药物过敏等问题,使其使用受限。青霉素过敏者临床上常选用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和第三代头孢菌素作为替代治疗法。
梅毒血清固定对机体产生的危害包括:①由于无临床症状,容易被患者所忽视,出现性伴侣之间的互相传播;②梅毒血清固定在未治疗的情况下可以重新发展成显性梅毒,亦可以向三期梅毒进展,对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产生破坏性影响;③临床所见梅毒血清固定患者有很大部分为女性,且生育期女性常见,易造成婴儿围产期死亡或先天梅毒患儿的出生。同时因为梅毒是一类有生殖器溃疡的疾病,一方面因生殖器粘膜部位的损伤增加了HIV感染的机会,以至对于艾滋病的传播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HIV感染可加速梅毒病情的发展使患者不易愈合。
梅毒血清固定现象日益增多,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危害己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但是梅毒发生血清固定的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有学者认为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种:①早期梅毒治疗量不足、治疗不规则;②梅毒的病期,类型,开始治疗的时间早晚;③曾有过复发或再感染,体内仍有潜在的病灶存在;④合并有其他疾病;⑤机体内细胞免疫受到抑制。也有学者认为梅毒患者发生血清固定的可能原因有三:①患者体内仍有潜在的活动性病变存在;②患者体内免疫力持久(反应素长久存在):③对抗梅药物有耐药性或剂量不足。新的观点认为血清固定的原因可能与机体免疫功能异常或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有关。
2 材料和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明确诊断梅毒血清学固定的住院患者30例为实验组,排除感染及合并HIV;对照组选取30例非梅毒血清学固定的神经梅毒患者。患者均接受过正规驱梅治疗> 1年,治疗前梅毒血清非特异性试验(RPR)、梅毒血清特异性试验 (TPPA )均呈阳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阴性;排除再感染的可能性及合并某些结缔组织病及自身抗体的疾病。对照组为30例确诊神经梅毒的非梅毒血清学固定的患者。
2.2 诊断标准
神经梅毒的诊断标准参考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2010年修正的神经梅毒实验室诊断标准[5]:1项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和脑脊液(CSF)-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阳性;若CSF-VDRL试验阴性,但有不明原因的CSF蛋白升高(>0.5g/L)或(和)白细胞升高(>5个/mm3),以及原因未明的神经梅毒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无症状型神经梅毒的诊断除CSF-VDRL试验阳性外,还包括CSF蛋白升高(>0.5g/L)或(和)白细胞升高(>5个/mm3)。
2.3 检测方法
2.4 材料与仪器
2.4.2 试验仪器
②VORTEX-GENIE2 振荡器(Scientific Industries, INC, USA);
2.5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l6.0统计软件包处理。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以P≤0.05则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实验组 30例梅毒血清学固定患者中,其中男性14例(46.7%),女性16例(53.3%),年龄分布为23-69岁,30岁以下构成比40%,30-39岁占40%,40-69岁占20%,平均(34.0±4.2)岁。有冶游史20例,配偶有冶游史5例,未提供明确原因5例。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8例,初中12例,高中及中专学历10例。职业为农民12例,商人8例,退休6例,职员4例。梅毒血清学:血TURST滴度固定在1:1患者5例,1:2患者10例,1:4患者8例,1:8患者7例。实验组30例血清学固定的患者中经过确诊为非神经梅毒的有26例,其中潜伏梅毒21例,二期梅毒1例,三期梅毒4例,脑脊液结果:白细胞计数升高2例,蛋白升高7例,脑脊液IgG升高15例。30例血清学固定的患者确诊神经梅毒4例,其中,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升高1例,蛋白升高1例,脑脊液IgG升高3例。
3.1 实验室检查结果
3.1.2 脑脊液各项指标分析
表1 梅毒血清学固定患者中非神经梅毒的26例脑脊液各项指标构成比
CSF异常情况 例数 百分比
8x106个/L) 2 7.7%
0.45g/L) 7 26.9%
CSF-TPPA阳性 0 0
CSF-VDRL阳性 0 0
表2 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各项指标构成比
CSF异常情况 例数 百分比
8x106个/L) 13 43.3%
0.45g/L) 19 63.3%
CSF-TPPA阳性 30 100%
CSF-VDRL阳性 10 33.3%
3.1.2.3对照组及实验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蛋白及IgG升高的χ²值及P值计算具体分析结果见表3
Tab.3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x ² value and the P value control
血清固定非神经梅毒 26 2 7 15
χ²值 9.02 7.42 3.27
χ²0.05(1)值 3.84 3.84 3.84
根据上面表格的结果可以看出, 26例梅毒血清学固定确诊非神经梅毒患者的脑脊液TPPA,RPR,VDRL均为阴性,而30例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TPPA阳性率100%,RPR阳性率43.3%,VDRL阳性率33.3%。梅毒血清学固定患者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升高、脑脊液蛋白计数升高与神经梅毒患者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IgG升高与神经梅毒患者IgG升高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4 讨论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的性传播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引起全身多个系统及组织的损害,也可长期处于潜伏状态。但对神经系统的危害最大,梅毒的发生和发展可加速艾滋病的传播。梅毒是世界三大慢性传染病之一。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能够取得很好疗效,而且能控制梅毒的蔓延,为了防止梅毒进一步的传播和扩散,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工作:加大力度进行宣传,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梅毒感染的危害性以及传播途径;加强对性活跃期人群安全性教育,大力推广避孕套的使用,加强对性病门诊、产检、婚检及高危人群梅毒血清学筛查。加强对性高危人群的监测,提高医疗诊断技术,并且对梅毒患者进行早期治疗,减少患者的痛苦,减少社会危害[7]。
5 结论
梅毒血清学固定患者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与蛋白升高发生率明显低于神经梅毒患者,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出现脑脊液IgG异常增高时,尚未有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以前,脑脊液已有受累并表现出免疫反应(IgG改变)发生,有进一步发展为神经梅毒可能,也即梅毒血清固定患者脑脊液检测存在异常,提示神经系统受累可能是梅毒血清固定的原因之一,应引起医生与患者高度重视。
责编:古斯琪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