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经济 全球化所催生的产业全球化,加速了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对 中国 而言,在全球化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下,立足于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有较大的 发展 空间,但其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处于全球化的劣势地位,且长期坚持必然使产业固化难以升级,也无法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获胜,最终将拉大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显然不能作为我国的产业调整方向;相反,放眼于发展战略的资本、技术密集的前景产业,虽然面临巨大的冲击,但它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有无限发展潜力和长久竞争优势,发展它们本身就是产业结构的提升,竞争力的提高,它不仅缩小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且有助于促进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
所谓"前景产业"是指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产生边际收益递增效果,代表经济未来发展方向,能促进经济稳定、健康、可持续增长,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产业,主要包括信息产业、环保产业、 教育 产业等。
一、全球化的国际分工与国际产业格局
国际分工 理论 是国际贸易理论和与之密切相关的产业理论的基础和核心。第一次产业革命促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使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形成了以 自然 资源差异为基础的国际分工,产生了以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以及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简称H-O定理)为代表的国际贸易理论,与之相适应,以第一、第二产业产品贸易为纽带的国际交换将世界各国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世界市场,形成了农业和 工业 的产业分工,以及先进的工业发达国与落后的原材料供应国的垂直分工。
二、前景产业:中国参与全球化的产业导向
经济全球化就其实质而言,是自然资源和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在这一分配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由于资金、技术、管理、法制、市场经济完善程度、国际规则制定权等的巨大反差,必然使全球化的"盈余"分配结果悬殊,发达国家处于优势地位,是最大的受益者;而发展中国家常常处于劣势地位,获益相对较少。匡正这种利益扭曲的重要途径,就是立足国情,审时度势,选择正确的产业导向,而"前景产业"导向则是中国参与全球化竞争的最佳选择。
(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困惑
目前 ,我国的产业结构呈现多层次、多水平,但总体上,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在经济全球化 时代 ,我们的产业结构该如何安排,学术界众说纷纭,其中有很多专家学者主张应当发挥我国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选择劳动密集型技术,并随经济不断增长、资本不断积累,要素的比较优势由劳动力相对丰富转化为资本相对丰富,进而主导产业由劳动密集型提升为资本、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即"小步快走",一步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会使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陷入两难选择:
首先,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也拉大了我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劳动力资源丰富既是我们的比较优势,同时又是我们诸多矛盾和 问题 的焦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确可以缓解日趋突显的就业压力,促进 社会 的稳定,满足近期利益的实现。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解决温饱和市场稳定,而是要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以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尽快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从经济全球化中取得超过其他国家的利益,否则,根本谈不上赶超。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一方面造成人均GDP增长的缓慢甚至减少,难以大幅度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另一方面,这类产业生产技术水平和附加值都低,不仅无法赶超发达国家,相反在别人的大幅前进和我们的"小步快走"中更加拉大了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抑制了长远目标的实现。
其次,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发挥自己比较优势的同时也加剧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竞争。经济全球化使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国际分工中去,大家都以自己的比较优势产业参与全球竞争。但发展中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趋同性--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廉,这种要素的趋同必然导致其比较优势产业的趋同--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一结果加剧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竞争。
最后,劳动密集型产业阻滞了产业结构的升级。长期发展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的产业,一方面使我们的科技开发能力呈惰性降低,另一方面,在国际贸易中会形成固定的分工,使我国的产业结构长期滞留在低水平上,强化了对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依赖,也阻滞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使我们处于更加不利的国际竞争环境中。
(二)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局限
以"比较成本学说"和"要素禀赋学说"为代表的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以其简洁深邃而成为经济学史上的伟大发明,也成为各国对外贸易和产业发展的理论依据。据此,我国的确应该大力发挥自己劳动力要素丰富的比较优势,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样可以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比较优势,既解决了国内就业问题,又使低廉的劳动力价格转化为较高的 企业 利润,从而为企业发展开拓了空间。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局限性不断暴露:
首先,这些理论是以市场经济相对发达国家为背景产生的,并没有从发展中国家的"视野"来看问题,所以大都存在着单纯追求短期的、狭隘的比较经济利益,而忽略了长期的、广泛的社会利益,特别是生态环境效益的重大缺陷。斯密、李嘉图仅考虑劳动生产率差异,赫克歇尔一俄林虽然将生产要素扩充为自然资源,但也没有把环境资源作为一种独立的要素禀赋加以考虑,以此为基础而建立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表面上是所有国家公平地利用国际分工取得了各自的比较经济利益,但从实质上,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发展中国家往往要为此付出巨大而难以弥补的环境代价,而且给全球带来可怕的环境灾难,这种不利于国际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不仅是目前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大气、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根源之一,而且容易造成国际产业分工的进一步扭曲。
其次,它们仅仅考虑了成本、价格因素在货物销售中的作用,却忽视了非价格因素的作用,如质量、包装、售后服务等。而且,其范围没有涉及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及知识产权贸易,这样,必然不适应全球时代的国际产业分工。
最后,比较优势概念是相对的。根据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 规律 ,当密集使用某个生产要素时,其边际收益最终会被由于对其密集使用而产生的边际收益递减趋势所削弱或抵消。所以,过分密集的使用劳动力要素,会使其边际收益递减,进而导致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空间逐渐缩小,客观上容易导致我国产业结构的单一畸型和低水平徘徊。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