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凭借外资大规模进入和加工贸易高速增长,广东 经济 率先崛起。但是,受资源和环境的约束,传统的产业体系对广东经济 发展 的制约性越来越明显。从构建 现代 产业体系的必要性出发,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思路,即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调整产业空间布局,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广东;现代产业体系;产业结构;空间布局
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必要性
(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广东省提高产业结构层次的需要
2006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构成调整为6.0∶51.3∶42.7;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2002年的47.0%降低至约40.0%,与同等收入水平国家或地区相比明显偏低;单位GDP能耗(0.771)低于世界平均水平(0.65),表明广东产业结构层次偏低、产业发展质量不高。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能有效提高三次产业的发展质量,形成高效农业、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联动的产业发展格局。
(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广东省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的需要
浙江、山东和江苏等省份迅速崛起,导致部分生产要素转移,广东原有的产业发展优势正在逐渐消失。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旧有的产业发展方式和路径已经不再适应新的发展环境,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取决于新的产业发展方式和路径。这表明,广东产业发展应该更加关注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新兴领域,通过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来消除要素禀赋缺乏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广东省有效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目前,为外商贴牌的加工贸易 企业 占广东制造业很大比重,虽大多拥有国际化的市场 网络 ,但缺乏自主的研发技术和完整的营销体系,不具国际竞争力,算不上真正的国际化发展。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恰恰针对广东产业发展中出现的产品创新、市场开拓和资本利用等方面的不足,从三次产业内部和产业区域布局这两个方面入手,提升广东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中研发、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的位置,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思路
(一)提升产业结构层次
当前,广东正处于推进产业体系从低级到高级,从结构存在偏差到基本合理的不断升级的重要时期,关键在于如何弄清三次产业的升级路径,推动产业结构整体升级。
1. 工业 :以自主创新为主导,通过集约式发展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2002年开始,广东调整了产业发展方向,推行适度重型化,成为重工业大省。重工业发展对能源、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高需求,与国际能源紧张、劳动力价格上升、土地资源匮乏等现实问题的矛盾开始显现,加之广东的劳动力和资本优势慢慢消失,集约发展就成为广东工业由大变强的必然选择。虽然,积极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在短时间内增加工业技术水平,但从长期来看,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是缩短与国际发达国家和城市工业发展水平的根本途径。
2.服务业:以生产服务业为重点,通过扩大服务输出促进服务业由小变大
服务业实现对外扩张,是要通过本地服务产品的输出,扩大服务业的对外影响力。得益于外向型经济和区位优势,广东已成为国际制造业基地,物流、 金融 、研发和咨询等生产服务业迅速兴起,广东已经具备实现服务业对外扩张的内、外在条件。通过CEPA平台,继续扩大具有比较优势的 旅游 、餐饮、金融和现代物流等领域的服务产品出口;通过"泛珠三角"合作协议,重点拓展以研发设计、软件服务和商务业等行业的服务输出,使广东成为服务输出大省。
3.农业:发挥农业比较优势,通过品牌化经营实现农业优质、高效发展
随着广东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农产品的竞争已经从数量竞争转向品牌竞争。广东农产品资源丰富,但却没有全国知名的农业品牌。推进农业品牌化经营需要抓好三个方面:首先,鼓励龙头企业成为创造农业品牌的主体。其次,突出比较优势,培育荔枝、龙眼和芒果等岭南特色的农业品牌。第三,推行农业标准化,提升农产品质量。通过龙头带动、特色品牌和农业标准化,促使广东农业从数量增长向优质、高效转变。
(二)调整产业空间布局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广东区域间的经济差异不断扩大。有必要调整区域产业空间布局,最大限度释放珠三角地区的经济能量,实现全省经济平衡发展。
1.由过度集中发展向均衡发展转变
2006年,珠三角、东翼、西翼和山区分别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82.5%,6.9%,7.8%和6.5%,珠三角地区占比超过80%,而其他三个区域不到1/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珠三角为49 153元,是东翼(11 325元)的4.3倍、西翼(13 637元)的3.6倍、山区(10 189元)的4.8倍。另外,珠三角地区的年末从业人员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出口总额等指标值都大大超过其他三个区域之和。
在这种过度集中的发展模式下,珠三角地区并没有有效带动东翼、西翼和山区的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相反地,却在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和发展环境方面与其他三区之间产生两极化趋势。目前,珠三角地区可供开发的土地所剩无几,土地资源已成为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而其他三区拥有大量可用的土地资源,发展空间巨大。保持广东高速的发展态势,必须将经济发展的重心扩散至全省,尤其是拓展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空间。
2.由点状经济向线状经济发展转变
2006年,广州、深圳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6 073.8亿元和5 813.6亿元,东莞、佛山的地区生产总值也明显超过其他城市接近3 000亿元,四个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之和占全省比重高达75.7%。经验表明,一个省的产业发展不能只依靠一个或几个经济强市,重点是将发展能量从点扩展到线,再由线扩展到面,实现共赢。
经过多年发展,广东已形成完善的 交通 网络,公路成为地区间产品、服务输出的主通道。以高速公路为纽带的经济带动模式极具操作性。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以东莞和佛山为次中心,带动高速路沿线地区发展,即分为广佛、深莞、中珠、潮汕和湛茂①这五大经济片区,从而有利于广州、深圳等较发达城市沿高速公路向落后城市作有针对的产业转移和经济辐射。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