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今年中央 经济 工作会议和朱镕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增强我国经济 发展 后劲。笔者认为,在继续增发国债的基础上,今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时,应充分发挥税收作用,在结构性调整税收的基础上,加强征管,堵塞漏洞,应收尽收,以确保有足够财力支持财政政策顺利实施。
税收政策是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针对经济增速放缓,社会 总需求不足而采取的一项"反周期经济调节"的主要政策手段,其目的是在短时期内通过大规模财政投入,迅速扩大社会有效需求,增加社会总购买力,使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相适应,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一般来说,积极财政政策启动经济的措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减税,增加居民和 企业 可支配收入,增强企业再投资能力和增加居民购买力;二是通过增发国债,实行赤字预算,以增加政府投资和增加公共消费,从而扩大企业产品销路,刺激消费需求。显然,其目的都是为了扩大社会总需求,使社会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对于增发国债,实行赤字预算,可把社会即期闲置资金集中到政府手中,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社会公共消费和鼓励帮助外贸出口来扩大即期支出,这一措施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 中国 家,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时,一般都会采用。但对减税这一手段,各国会根据财政承受能力和财政支出规模及当时的经济状况,对是否减税或确定多大减税规模和减税范围,则会有不同的选择。从 理论 和实践来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并不意味一定要大规模减税,而且,在增发国债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更不能靠减税,而应该充分发挥税收作用,有效地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税收是财政政策的最终财力保证
1.税收是国家财政收支的基本来源和保证,是政府执行社会政策的主要手段:首先,在各种财政收入形式中,只有税收能给政府带来稳定可靠的收入,并无偿地用于国家公共支出,税收这一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形式,与"公共财政"的支出格局相适应。其次,税收对政府执行经济社会政策具有重大作用。税收是政府参与GDP分配的最规范手段, 能有效地深入到社会经济活动的各领域,征税之处,就是调节之点。利用税收调节分配,可以对市场经济活动较少地干预,取得最优配置效果。再次,税收集经济和 法律 手段为一体,通过建立 科学 规范的税收法制体系,合理调整运用税收政策,能够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有效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最后,公平竞争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前提。合理的税制、统一的税法、公平的税负对于理顺国家与企业,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实现公平竞争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不断提高对税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大大提高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扩大财政支出规模,最终离不开税收支持。去年我国工商税收增收1003亿元,国家财政实力也因此大大增强,对全年积极财政政策的顺利实施和经济工作目标的实现作出了重要贡献。面对1999年的经济形势,为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出发,今年有许多非办不可的大事需要财政预算作出安排,这包括国家继续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加大农林水利和生态环境保护投资,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和继续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等等,这些都需要更大的财政支出,而更多的税收收入恰恰是确保财政支出的根本保障。因为 目前 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90%以上,如果没有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财政支出增长就会受到限制。
3.减轻国债对财政的压力,必须依靠税收的稳定增长。举债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措施,但举债规模必须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财政实力相适应。目前我国国债规模已对国家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构成一定压力。从财政发行国债的空间看,积极财政政策支持的政府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张的空间有限。从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和国债偿还率指标看,积极财政政策不能长以为继。债务依存度是指当年债务收入的依赖程度。根据各国的经验,这一指标应控制在15%-20%为宜。而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国际上公认的安全线为25-30%。我国1994年以来已经超过50%,1998年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已高达60.4%(=3891/6443);国债偿还率指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与当年财政收入的比重,国际上一般认为应控制在10%以内,而我国去年已经达到24.3%。解决 问题 的根本方式在于增加税收收入,提高两个比重。而且在既定的财政支出规模条件下,经常性财政收入形式的税收与国债是一种"此消彼长,你增我减"的相互替代关系,税收的稳定增长可直接缩小国债规模,从而最终减轻国债对中央财政的压力。
4.中长期财政要收支平衡离不开税收稳定增长。按照1999年的国家财政预算安排,中央财政赤字为1503亿元。考虑综合财政信贷平衡,我国潜在的财政赤字和债务融资规模已经比较大,增发国债只是我国在非常经济时期采取的短期微调措施。从根本上说,经济的增长要立足于社会投资和消费增长,并积极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从中长期看,我国必须坚持财政收支平衡的原则,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并逐步缩小和消灭财政赤字。要弥补积极财政政策的巨大支出缺口,达到财政收支平衡,只能依靠税收的增长。
我国目前不宜大规模减税
有人认为大规模减税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必然选择,于是对我国目前执行的政策取向提出异议,但笔者认为,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来看,减税的确是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措施,但减税规模和空间要视各种不同情况才能具体确定,从我国具体情况看,目前没有多大空间,如果进行大规模减税,既不现实,也不可能。
1.税收占GDP比重过低,国家财力不足。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财政基本上走的是一条减税让利的路子。财政占GDP 比重和中央财政占全部财政的比重不断下降。近年来,国家各项税收占GDP 的比重仅维持在11%左右。由于比重过低,导致国家财力严重不足,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国债规模持续增加,这不仅 影响 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增加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压力,也会削弱抵御 金融 危机的能力。
2.市场经济不发达,依法治税机制尚不完备。由于我国市场机制还不健全,企业的投资和经营行为尚不规范,企业特别是国有和集体企业对减税反应并不灵敏,特别是长期以来各地通过各种越权和乱减税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做法仍时有发生,地方保护主义又客观地助长了偷逃税,从而大大削弱了税收的杠杆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减税政策,不仅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而且可能扰乱税收秩序。
3.短期减税不至于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采用减税来刺激经济增长在各国都是短期做法。一个企业也不可能长期靠减税生存和发展。对投资决策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企业对市场的前景预期。在我国目前的"消费无热点,市场无热货,投资无热线"的情况下,仅靠减税难以起到刺激企业投资的作用。只有靠国家投资带动需求增长,通过需求增长扩大市场,并刺激生产和投资积极性,才能促进经济增长。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