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年初全国财政会议上透露出的一个信息引起了有关人士的关注,财政部部长项怀诚明确宣布,我国将在近几年内初步建立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这一在财政 理论 界争论颇久的 问题 被提上了实施议程。而对于更多的非专业人士对公共财政不甚明了,何为公共财政?我国为什么提出建立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为此,记者走访了多年来一直倡导构建公共财政体系的 中国 人民大学财政 金融 学院院长安体富教授。
建立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就是建立与社会 主义市场 经济 相适应的财政制度
安教授首先介绍了公共财政的基本含义。对于公共财政的含义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公共财政就是国家财政,和我们经常谈的财政没有什么区别,加上"公共"两个字主要是翻译的原因,后来约定俗成,把资本主义财政称为公共财政,而把社会主义财政称为国家财政。
另一方面,从公共经济和私人经济角度来区分,财政在西方是属于政府经济或叫作公共经济、公共部门经济,而政府部门以外经济主体的活动都叫私人经济。公共经济提供公共产品,私人经济提供私人产品,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但是,这样区分不是以所有制为标准,而是以经济活动的不同特性为标准。从公共财政到公共经济,这是西方财政 发展 经历的两个阶段。
由上可知,我国现在是借用公共财政这个词。以前我们实行的是计划经济,那时的财政是计划经济财政,现在我国转向实行市场经济,理应转向市场经济的财政。发达国家公共财政的理论、作法、框架都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通俗地说,公共财政也就是指市场经济财政,我国现在提出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提法的实质是指由计划经济财政向市场经济财政转变。
公共财政不是"吃饭财政"
当前对公共财政存在很多争论,归纳来讲,大体上有三条:第一认为公共财政是吃饭财政,是消费型的;第二是认为构建公共财政应该是我国财政的一部分,而不应该是全部,除了公共财政还应有经济建设财政;第三是担心向公共财政转变会不会 影响 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
安教授认为,从 历史 的进程来看,公共财政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对公共财政概念不能机械地理解,而应从发展的意义上去把握,不能一提公共财政就是消费型的。公共财政主要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一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存在的市场经济,可以称作早期自由市场经济。在早期自由市场经济基础上运行的财政可以称为早期的公共财政。从本质来看,早期的公共财政可以看成是消费型的。第二个阶段是 现代 资本主义时期,现代资本主义时期存在的市场经济可以称作现代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国家干预力很强。在现代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基础上运行的财政可以看作是现代公共财政。
现代公共财政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现代财政活动范围除了那些典型的政府支出,如行政、国防以外,主要增加了两个方面的支出:一个是社会保障和福利方面的支出,它大体上占到财政支出的30-50%,北欧福利国家大约占到一半。另一个是用于共同生产条件方面的支出,也就是经济方面的支出,主要是用于基础设施、环保、农业等方面。这些方面支出各国所占比重不一样,西方国家一般是20%左右。
我国财政的发展趋势正好相反,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财政逐渐由原来的生产建设性财政向现代公共财政转变。财政支出用于经济建设支出总体上比重还是高的,但变化很大。1978年财政支出用于经济建设支出占63.7%,1995年降到41.8%,这个数字和有些发展中国家差不多。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978年大约占85%左右,1995年下降到3.2%,几乎微不足道。
通过以上 分析 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构建,并不意味着财政要从再生产领域完全退出,而转向"吃饭财政"。恰恰相反,公共财政是应当且必需在再生产领域有所作为的。事实上,任何社会形态下的财政,都不可能完全不管再生产之事。另外,我国财政逐渐向公共财政转变,不会影响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道理很简单,现在我国国有经济已经达到相当规模,到1996年底国有资产为65894 亿元,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这么大的国有资产通过自己运营,不应该影响其主导地位。 目前 国有 企业 的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机制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政府投入再多也无济于事。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