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摘要:稳健财政政策是我国在投资过快和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的特定背景下采取的一种中性财政政策,其主要特征是规模适度、规避风险和分配的公平性。因此,要增强稳健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功能,必须遵循公共支出的基本原则,合理安排国债资金的投向,努力提高财政支出效率。
关键词:稳健财政政策;公共支出;国债
一、稳健财政政策的 理论 界定
(一)稳健财政政策的提出
中国 政府自1998年开始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以来,主要以增发长期建设国债和国债积极投资为基本 内容 。7年来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达9100亿元,平均每年拉动 经济 增长1.5~2个百分点,有效促进了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 发展。但在2004年初,中国经济出现了投资过快、局部过热和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的情况,财政赤字其占GDP比重接近国际公认的警戒线-3%。面对不断攀升的国债和财政赤字,考虑到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巩固宏观调控成果的要求,中共中央作出了实行稳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决定。这意味着积极财政政策退出 历史 舞台,稳健财政政策全新登场,标志着国家在经济政策调整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二)稳健财政政策的内涵
1.规模的适度性。具体表现在财政政策实施力度的适中性和财政政策转型的渐进性两个方面:适中性是指在保证经济增长、消费与投资需求的前提下适当减少财政支出、增加财政收入,合理缩减财政赤字;渐进性是指逐渐降低经济增长对财政赤字的依赖程度,将经济增长引向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来。
2.风险的规避性。稳健财政政策一方面通过减少财政支出避免通货膨胀风险的集中,另一方面通过缩减国债规模避免中国经济陷入高财政赤字风险,以保证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和安全性。
3.分配的公平性。从长期来看,稳健财政政策是趋向于财政收支平衡的,从而避免财富在代际间的不公平转移。因此, 目前 我们在实行稳健财政政策时,需要控制国债规模,避免将过多的债务积压给下一代。
二、合理界定公共财政支出原则
财政既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 政治 范畴,事关治国安邦、强国富民。财政政策的有效实施直接 影响 着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在实行稳健财政政策过程中,必须遵循公共财政支出原则,规范国债资金的投向,努力提高国债资金的支出效益,达到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目的。
(一)弥补市场失灵原则
公共财政是指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或经济行为,它的逻辑起点是假设完全竞争的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最有效方式。因此,只要是市场机制能正常发挥作用的领域,政府就不要介入。公共支出的活动领域应严格界定在市场失效的范围内,即根据市场失效原则确定政府的事权范围。
(二)比较效率原则
这一原则主要是针对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而言的。具体来说,对于界于纯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的准公共物品,选择由私人提供还是由国家提供完全是一个效率 问题 ,哪种提供方式的效率高亦即成本低就选用哪种。
(三)制度约束原则
公共支出的范围受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因此,在不同的国家,公共支出的范围并不一样。在我国这样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并且正处在初级阶段的 社会 主义国家,公共支出的范围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不会完全一致,应按照实际情况适时地、阶段性地予以调整。
(四)相对发展原则
市场失灵与政府职能的具体内容是历史的而非绝对的。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共支出的目标将逐步由提供社会基础设施转向大力发展农业、提供 教育 、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转变,公共支出的范围要适应实际情况变化的要求,切不可拘泥于固定的领域。因此,国债资金的安排也应更好地符合发展经济的客观要求。
三、稳健财政政策下国债资金投向的重点
在公共财政改革的现阶段,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时期,过小的财政支出总量必然限制我国公共财政职能的有效发挥。因此,财政支出无论是体制要求上还是实际需要上都要求增加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的总量。因此,在我国自有财力不足的现实情况下,进一步按照 科学 发展观和公共财政的要求,合理安排国债资金投向,努力提高国债资金的支出效益,促进公共支出结构的优化。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