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目前 ,在国际 经济 动荡和调整中, 中国 经济的运行和 发展 一方面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不少隐忧,值得人们认真 研究 和冷静思索。这里仅就财政改革和财政政策的两个 问题 作一点讨论。
1、关于税收增收的问题
据报导,1998年,全国工商税收完成8551.74亿元,比上年增收1003.36亿元。为此,国家税务总局向国务院报喜,国务院也表示祝贺。单就税务工作来说,完成了保八百(亿)争一千(亿)的奋斗目标,且是在相当困难的情况下实现的,说明税务工作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作出了出色的成绩,的确是可喜可贺。但是,如果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不一定值得庆贺,也许还有很多值得忧虑之处。
大家知道,去年以来,为了阻止经济增长不断下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剌激经济的扩张政策,从中央3号文件,到三次降息,特别是8月份增发1000亿国债,同时银行配套1000亿,地方配套500亿,全部投入基础设施,其力度不可谓不大。随着大力度的财政启动和投资拉动,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长明显回升,保证了原定增长目标的基本实现。但是,由于单纯的投资启动,而消费增长乏力;特别是政府投资单兵独进,而民间投资仍不活跃;再加上集中投资的效应递减,因而,经济启动的实绩与决策者的预期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不能说与我们的政策操作全无关系。
首先,从 理论 上来看,财政扩张政策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实施:一是增加政府支出,包括通过增发国债和扩大财政赤字;二是减少税收收入;或者二者兼施。但是,去年的财政政策却出现了矛盾的情况。从支出看,是扩张性的,但从税收看,却是收缩性的。这一点,我们在第三季度的宏观 分析 报告(见《中国证券报》1998年10月24日)中已经有所揭示。实践证明,我们的担心并非多余。从这里也许可以为目前的政策用语找到某些依据,我们在发债和降息的同时,为什么宣布不改变原来适度从紧的政策?为什么不用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明确用语,而使用漠糊的"积极财政政策"一说,其奥妙就在这里。也许是鉴于1998年税收增收的不利效应,财政部已经公开发布,1999年计划的税收增长率为65%,赤字1053亿,应当说,这是一个积极可行的扩张性的政策选择。
其次,1998年的GDP的增长率为7.8%,其中, 工业 增加值的增长率为8.8%,而工商税收的增长率达到了13.3%.税收增长明显超过了经济增长。不仅如此, 经济增长是按不变价格 计算 的,而税收增长是按现行价格计算的,而同年的物价指数比上年下降了2%,如果再加上物价的 影响 ,二者的差距更大。虽然"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是构成税收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是,税源不足是十分明显的。在税源不足的情况下实现了税收的大幅度增长,有无横征暴敛、竭泽而渔的事情发生,我们不敢妄断,但是据笔者在基层了解,为了完成税收任务,由于亏损 企业 征不上来,加重盈利企业负担和提前收税的现象时有发生。其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则是不言自明的。
再次,也许最重要的一点是,税收的征缴是面向所有企业和纳税人的,也就是说,这增收的1000亿元是由国有和非国有部门的所有企业创造的,而政府增加的财政支出却是集中投向国有部门的。大家知道,由于体制的原因,国有部门的效率低于非国有部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用财政手段把资源从效率高的非国有部门集中起来,再投向效率较低的国有部门的作法,不仅不是一种帕累托改进,而且是无效率的。它使非国有部门面临着一个更紧的宏观环境。
应当特别指出的是,近20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因素很多,税收减免,藏富于民是一个重要原因。事实上, 历史 上太平盛世的出现大都与实行轻瑶薄赋的政策有关,而由盛转衰的原因中,官员的横征暴敛是一个重要方面。由此看来,对于税收超千亿,我们绝不可盲目乐观,就象对于居民储蓄存款的高速增长不可一味看好一样。应当将其放在整个经济运行的全局中,作出恰当的评价和权衡。
2、关于增加政府支出的方式和方向问题
自亚洲 金融 危机暴发以来,中国调整了经济发展的政策方向,实施了以启动国内需求的政策。增加政府投资,发展基础设施,成为主要的选择。这一举措对于中国经济在去年第四季度的回升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作用并不如预期的那样显著,回升能否持续仍然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